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手术摘除犬阴道肿瘤一例1992年4月15日,资某的1只狮子狗顺产1仔后,阴门脱出一包囊,该包囊前小后大呈梨形,小头直径2.5cm,大头直径5cm、长8.2cm、质地较硬。笔者试图将包囊送回阴道用手加以控制,让腹中胎儿产出,但随着母犬努责,包囊又先腹中...  相似文献   

2.
用图钉疗法治疗马骡结症作者自1986~1993年共收治马骡结症167例,用图钉疗法治愈162例,治愈率97%,因肠变位死亡5例。材料图钉2个,宽1cm长3~4cm的医用胶布2块,碘酒或酒精棉球。部位耳内侧总耳褶分叉处上方,神门穴下方1~1.5cm处,...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猫肝脓肿一例一本地种杂色公猫,体重约4kg,精神沉郁、消瘦,被毛零乱,不食已5d,喜饮水,不爱运动,体温40.2℃。触诊左肋弓下有4cm×2cm的肿瘤物,决定手术切除。术前静脉注射糖盐水40mL,安钠咖0.1mL,50g/L碳酸氢钠1mL。手...  相似文献   

4.
黑熊胆囊结石电镜扫描观察王强华张翊华马新武李明(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陕西杨凌712100)徐振武任文凯(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站)宝鸡市人民公园在给一黑熊做第4次手术中,从胆囊取出长2.5cm、直径1.35cm、重2.5g游离而完整的胆囊结石,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治疗牛乳头皮肤疣一例兰州市东岗镇个体养牛户丁某1头干奶期乳牛,乳头皮肤上长一疣求诊。症状一直径约2cm、高约1.5cm的皮肤疣,长在右前乳头中、下部偏前外侧,表皮呈灰黄色,顶端干枯硬化呈菜花状。患病乳头比其它乳头粗,手捏乳头感觉乳管已成一条硬索状。治...  相似文献   

6.
用自家血和封闭针治疗驴结膜炎治疗方法用注射用水10ml,2%盐酸普鲁卡因2ml,稀释青霉素钾80万IU,吸取自家血5~8ml。保定好病畜,在患眼的上下眼睑皮下围眼球做菱形封闭,每点注射3~5ml。注射完毕后轻压针孔以防药液流出。典型病例1994年7月...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广西某规模化猪场有8窝断奶仔猪相继发病,前后死亡60多头,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水肿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1998年9月初,该场断奶1周左右的仔猪发病,主要症状为拉白色和淡黄色稀粪,大部分病猪眼睑水肿,体温一般为38.0~39.5℃,个别的为40.5℃。病程短的数小时内死亡,部分病程为1~2d,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该场兽医对发病猪用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2 病理变化病死猪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整个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  相似文献   

8.
马鹿眼球摘除术三例雄性成年马鹿3只,因患严重角膜炎治疗无效,患眼视力消失,眼球肿大突出而脱出眼眶,角膜溃烂、疼痛,精神较差,食欲废绝。为防止感染和影响对侧视力而采用眼球摘除手术。计有右眼患鹿1例、左眼患鹿2例,均无不良影响,获得成功。化学保定按马鹿体...  相似文献   

9.
犬疝在临床上较多见,但犬双侧腹股沟疝较少,笔者1997年经手术治愈1例。病史 普兰店市墨盘乡中山村李某从外地购一家犬,饲养近2周后发现不爱运动,精神不振,被毛无光泽,采食量减少,日渐消瘦。临床症状 犬体重28kg,虚弱、消瘦,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腹部增大,有时见呕吐。站立保定检查疝囊鹅蛋大,仰卧保定检查双侧腹股沟孔有2.5cm,皮肤及疝囊柔软,囊内且有食物。手术治疗 肌肉注射氯胺酮2mL行全身麻醉后再肌肉注射200g/L安钠咖3mL,同时用葡萄糖液200mL、维生素C5mL静脉滴注。仰卧保定…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6月 2 7日 ,江苏省丹阳市鱼药厂某职工携自养的 2岁马士提夫犬来站就诊。主诉 :该犬 5 0d前曾发情配种 ,以后食欲减退 ,阴道流血。经查病犬体温 3 9℃ ,阴户不肿胀 ,阴门开张 ,见内有异物。外翻阴道 ,在阴道内腹侧距阴门 2cm处发现一直径 3cm无包膜的花椰菜状突起物 ,较硬 ,颜色如肝 ,挤压时易碎。初步诊断为阴道恶性肿瘤。遂决定手术切除。手术方法 肌肉注射速眠新 2 .4mL ,约 3 0min麻醉显效 ,在肿瘤基底部用缝线贯穿结扎止血 ,切除肿瘤。于术部撒 10 0万IU硫酸链霉素 ,肌肉注射 2 40万IU青霉素钾。切除的肿瘤切…  相似文献   

11.
猫乳腺肿瘤临床发生较多 ,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发病情况  2 0 0 2年 1月 7日 ,海南省畜牧兽医管理站门诊部对 1例雌猫乳腺肿瘤施行了摘除术 ,病猫 11岁 ,体重 5 .2kg ,精神良好 ,体格较大 ,毛质顺滑。经检查 ,在其右侧第 5乳房底部有一表面不平、呈椭圆形的游离性肿块 ,肿块纵长约 3 .5cm、宽约 3cm、厚约 2cm ,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 ,局部有呈灰绿色色素沉着小块 ,质地较硬 ,触诊病猫无痛觉。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结合病史 ,确诊为右侧腹股沟乳腺肿瘤。手术摘除 将病猫全身麻醉、仰卧保定后 ,距乳头右侧1cm左右处作一长 3c…  相似文献   

12.
自制小母猪管式阉割刀笔者采用金属管或用竹管制做管式阉割刀,用于母猪小挑术,效果良好。制做方法取直径约1cm,长15cm的金属管或竹管,将管的一端磨成约5cm长的斜面。术式猪的保定及术部处理同小挑法,但手术位置应稍靠外侧,以右手握住管身,管的斜面朝向猪...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2月,汕头某公司从东非引进红颈鸵鸟104只(公鸟35只,母鸟69只),空运途中死亡32只(公鸟4只,母鸟28只),隔离检疫期间又死亡12只(公鸟5只,母鸟7只)。根据运输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运输不当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鸵鸟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1 运输情况104只鸵鸟被分装于13个用带皮木板钉制的木栏内,木栏收稿日期:1999-07-30作者简介:许如苏(1964~),女,广东省潮阳市人,高级兽医师,硕士,从事动物检疫工作。大小为3.00m×2.15m×1.20~1.80m,每个栏…  相似文献   

14.
将自然感染牛皮蝇第三期幼虫的杂交牛分成5组,每组10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0.2,0.4和0.5mg/kg体重剂量皮肤浇注给药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第5组为不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第7,15,30和45d连续检查结果,在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和0.4mg/kg剂量组各发现1头牛皮下有1个第三期幼虫存活,两组的驱杀率和治愈率都分别为99.4%和90.0%;阿维菌素浇注剂0.5mg/kg剂量组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剂量组牛没有发现存活的第三期幼虫,驱杀率和治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某小动物门诊接诊一雌性、7月龄、体重2.5kg的京巴宠物犬。据畜主说,为治疗该犬的疥癣,给犬喂服驱虫药阿维菌素1片(5mg/片),2h后发现其双目失明,随即送诊;犬主提供的阿维菌素瓶签上说明犬用剂量为0.2mg/kg体重,按该犬体重需用0.5mg,实...  相似文献   

16.
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幼虫寄生于双峰驼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其成蝇出现于5~9月,在7~8月达到高峰。对被感染骆驼的剖检表明,寄生于骆驼体内的幼虫在当年6月到来年3月主要以Ⅰ期幼虫为主;3月下旬以Ⅱ期幼虫为主;4月下旬则以Ⅲ期幼虫为主,并开始排出体外进行蛹化,然后进一步羽化为成蝇。幼虫于5~6月在土深为5~10cm,平均地温为29℃,地表湿度为24%~28%的条件下,羽化成蝇的时间为19~21d。该蝇的整个生活史以1a为一个繁衍周期,幼虫在骆驼体内寄生9~10个月。雌性成蝇一次产幼虫50~80个,一生共产800~900个,其寿命为2周左右,雄蝇的寿命更短。  相似文献   

17.
一条畸形扩展莫尼茨绦虫王道地(西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学院重庆630716)1995年9月,在四川达县剖检1只山羊,发现十二指肠内有2条绦虫,链体均在70cm以上,有大量脱落孕节,其中1条稍宽。镜检2条绦虫头节时,见链体稍宽的绦虫头节有6个吸盘,制成染色...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缓释剂制备技术研制了咪唑苯脲(Imidocarb)缓释注射液,该制剂药物包裹量大,析出量少,粒度均匀,3000r/min离心15min不分层,且粘度小,便于肌肉注射使用。用该制剂对2头试验发病牛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对实验牛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的预防试验表明,缓释剂的有效预防期至少为4个月,而咪唑苯脲水剂的有效预防期仅为3个月。在湖北省、江苏省进行了小规模区域试验,药物预防牛的发病率由原来的3.5%和13.2%降至0。  相似文献   

19.
1992~1994年对上海地区5个鸡场、2个鸭场分别检查粪样700份和450份,隐孢子虫阳性率鸡为27%,鸭为58%;不同日龄和不同季节其感染率存在着明显差异。经观察和测定,隐孢子虫卵囊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囊壁光滑,无微孔和极粒;内有4个月牙形子孢子,呈纵向排列;残体呈圆形且大小不等;其卵囊大小鸡的为5.48μm×4.34μm,鸭的为5.47μm×4.50μm。人工感染试验中,鸡在感染后第3d排出卵囊,第6~13d达到高峰,第40d排出停止;鸭在感染后第2d排出卵囊,第8~12d达到高峰,第20d排出停止,经鉴定该虫体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们在开展鸭病毒性肝炎(DH)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在江阴市青阳镇、郊区扬名乡发现两起临床症状和DH相似,但用特异性抗血清治疗无效的病例,后经病原分离、鉴定,诊断为鸭嗜水气单胞菌病。1 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1997年5月,郊区扬名养鸭场一群23日龄的雏鸭(共496只)发病,第1d死亡26只,即用DH超免疫血清治疗,第2d死亡14只,以后每天死亡5~20只。经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疫情得到控制。至40日龄共死亡鸭184只,死亡率为37.1%。1997年9月江阴市青阳镇某养鸭专业户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