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求索》2010,(12):215-216,186
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方式的生成和发展。徐訏、无名氏的小说创作,在上海这一"传奇"时空的映照下,自觉适应大众消费的通俗文学需求,努力采用通俗而传统的传奇写作和叙事策略,在超越日常的"浪漫想像"中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欲望化叙说",以其对传奇叙事传统的成功承袭,形成了具有深刻"中国经验"的现代都市传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胡适以其在诸多学科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和卓越成就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胡适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胡适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他在自己那近乎传奇的学术生涯中,竟始终存在着一种对...  相似文献   

3.
一从中国文化历史来看,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重官抑商”,读书做官这是几千年来不论是史书还是民间文学、戏曲,其主题总是离不开它。因此,民族文化意识的顽固性和延续性曾世世代代地左右着中国人的择业观,从而决定了地区性经营文化的盛衰。一般说来,商品经济萌芽以至初具规模较早的地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形成得较早,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江  沈少波 《求索》2010,(5):27-28,18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形态,其与实体经济经常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然而,从最近几年股票价格和经济增长的走势情况,我国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存在着"背离"的状况。为此,本文拟采用趋势分析、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是否存在背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背离关系。因此,必须通过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有效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背离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哲学底蕴的内在根据。在文化哲学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文化张力的显性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深厚底蕴,它集中体现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点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精神是个很大的问题,它与现代艺术有着错综复杂一时难以说清的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包括现代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谁从属于谁,谁统治着谁的主从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相异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作用的亲密关系。从民族文化精神这一方面来看,任何民族的文化精神皆是该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结晶,是该民族文化和意识中的主流和精华,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和体现该民族文化意向和精神风貌的那种特性。因之在民族文化精神中,必然内在地包  相似文献   

7.
论"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和”文化规定着中国外交始终把“和平”作为基本国策,它不仅铸造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东方和平主义,其精神的发扬光大和现代运用也为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指导。“和”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传播,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规范和国际行为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8.
如果从价值哲学和文化哲学的高度统观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形势及其格局,就会发现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三足鼎立局面.这三种文化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它们也在此消彼长的复杂关系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面对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中、西、马”三足鼎立、彼此矛盾而又互补的局势,无论是在中、西、马三种文化之间的选择,还是对其中某一种文化价值的自信,都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心理纠结.可以说,纠结与自信,现实与理想,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我们时代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黔珍 《湖湘论坛》2001,14(5):19-20
做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考察中国共产党80年的伟大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是它的一面伟大旗帜,始终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航向及党的自身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实践与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相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人民拥戴的党,就是因为它从登上历史舞台起,就与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她是在“五四…  相似文献   

10.
在如何看待和理解人与文化的属性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普遍主义的观点,一种是特殊主义的观点。一个注重普遍性的寻求,一个注重特性的发掘。这两种思想倾向对比较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法研究的意义,究竟是为了最终建立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法律,还是仅仅为本国法的完善提供参考。这两种近乎背离的倾向深刻地影响着比较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梁晓霞  朱易安 《求索》2013,(9):132-134
中晚唐以来,寄赠酬答之作显著增加。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发现。艺赏业已成为许多诗人日常生活之重要部分,赋闲赏艺已起着填补诗人空闲生活和疗治其日常孤独之功用。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现象的生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和具体的文化机缘。中晚唐以来,赋闲赏艺的这种艺术表现力,正是各种艺术交融于诗人日常生活并不断影响其诗歌创作之结果。从文化心理的层面看,中晚唐文人的赋闲赏艺乃为其苦难现实条件下力求超越生活而又被现实所羁縻之心理状态的真实流露。较之宋代文人.中晚唐文人对以赋闲赏艺为伴的诗歌创作生活还渗透着深深的无奈,这离真正的创作艺享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12.
余霞  夏菁 《求索》2011,(9):209-211
自《玉台新咏》后,中晚唐诗成为解读晋代名妓苏小小的早期资料。中晚唐诗中的苏小小形象既具娇关之特质,又具坚毅之性情。该形象以一种悲情的格调,成为江南文化的典型符号。中晚唐诗人开始大量吟咏苏小小,形成一股引人注目的“苏小小热”。江南文化的浸染、齐梁诗风的复兴以及咏史风气的盛行等多重复杂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小华 《学习与实践》2007,(11):158-160
"中和"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对中国茶道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庸之道","中和"哲学或"中"的境界上。儒家茶人及其文化也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则应归之于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就是"和"的思想境界,实际上也就是儒家哲学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出现了"中、西、马"三种文化系统鼎足而立的新格局。追寻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走势的主线。这一过程虽然有曲折,有起伏,有波澜,甚至有惊涛骇浪,但是,它总是向着交流、融合的方向前进。这个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曾经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也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这条巨龙的腾飞。马克思主义引发的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  相似文献   

15.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它始终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向前迈进。在历史上,精湛的中国陶瓷通过各种途径,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始终是双向进行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同样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本文拟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一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宗教世界观是宗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统治着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反映。但是,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样,宗教意识就不能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虚构。依其崇拜偶像的性质,它虽然有拜物教和拜神教之分,但并不改变观念背离现实这一唯心主义特点。哲学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唯心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哲学互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是由于错误地回答了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桂海论丛》2003,19(3):88-9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向。在这种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着边缘化状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这一背景入手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酒·诗·广告     
如果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最能包涵深厚的文化传统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商品,恐怕只能是酒了。 酒与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渊源。自古以来,它就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酒的历史是一种文化——它积淀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展现着酒文化的深远韵味;饮酒的心境是一种文化——它流露着饮者的个性、特征、感悟和体验,涂抹着人生绚丽的色彩;酒的故事是一种文化——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酒为题,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相似文献   

19.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成龙 《岭南学刊》2006,1(5):33-37
海外对江泽民思想的评价有“背离否定论”与继承发展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背离否定论”在思维方式、现实掌握、理论逻辑等方面都存在着对江泽民思想和实践的误解。继承发展论在内容上尚缺深刻性和系统性。江泽民依据时代发展和中国现实的要求,从六个新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