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繁荣促进小说的兴盛。清代,扬州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扬州的小说,文言小说《扬州梦》则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它详细记载了晚清扬州的山水园林、市井百态、民间风俗、逸闻琐事,融入史学及梦意识,真实展现了当时生活在这个特定城市中的那一大群妓女、落魄文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城市繁华面纱下的种种败落景象,堪称是一幅晚清扬州社会风俗画。  相似文献   

2.
正"绿杨城郭是扬州"是人们对扬州的印象,瘦西湖、何园、个园等园林便是其写照。如今,"绿杨城郭"的内涵又有了新延伸,扬州不仅有"高大上"的古典园林,还在城市黄金地块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中心、体育休闲公园,甚至在老城区见缝插针地布局了一批"口袋公园"。这些公园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实现了城市与公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潜移默化地培育着百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传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2,(4):F0002-F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扬州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战略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以“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为代表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以上海大众整车项目和信息产业基地为形象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张娥 《淮海论坛》2013,(2):26-27
扬州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它是扬州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扬州民营企业在工商业行为进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重义尚德的价值观念.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开明包容的处世态度,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是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扬州民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对弘扬扬州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起着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从扬州民营企业文化的社会价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扬州市现有保安服务公司11家,自行招用保安员的单位514家,保安员达3万人。自2011年以来,扬州市公安局坚持以“两定两抓”(定目标、定措施;抓达标、抓提升)为主线,紧紧抓住信息警务大发展、大跨越的有利时机,以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安监管工作为主线,以保安监管信息系统为依托,扎实推进保安监管工作创新创优,努力打造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保安市场,努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建设“三个扬州”(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6.
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寺观名刹,遍布城乡;文物古迹,交相辉映。加以文人墨客题咏铭记,作画书联,更使之名扬中外  相似文献   

7.
园林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造园活动,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风格,诸如中国的传统园林,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园林,英国的自然风景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等。其中,以中、法两国园林最为典型,可分别作为东西方园林流派的代表。中国的传统园林,以自由、多变和曲折的手法,将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地相结合,创造出中国老庄文化所弘扬的自然、适意、清净、淡泊、“天人合一”的境域。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深受16—17世纪霍布士唯物主义经验论、笛卡儿唯理论经及西方美学…  相似文献   

8.
陈光  孙博 《台声》2005,(9):50-51
对于扬州的印象源于杜牧的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季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处玉人教吹萧。于是提及扬州总觉得应该是浅夜无雨.钟磐清圆,荣汤半凉时的思绪。到过扬州的人.对扬州的水、扬州的桥、扬州的文化总会念念不忘。詹境福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扬州生活多年,甚至把家从台湾迁到了扬州。终于有机会.我们去拜访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台商——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扬州久鑫渔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境福先生。  相似文献   

9.
王燕文 《群众》2008,(4):6-7
在城市现代化风起云涌的进程中,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城市扩容与个性打造、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矛盾,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经济活力与城市个性的互促互进?关键是坚持走精致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经济充满活力、文化富有特色、人居环境最佳的新扬州,使名城扬州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统计资料表明,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800美元,社会发展就进入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期。目前,我国已经达到和超过这个水平。旅游业的利润、税收和从业人员,都已超过石油、汽车、化工等高效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如何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本文试以扬州为例进行一些思考,提出综合开发、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确定主题,树立整体形象。旅游形象是旅游的“卖点”,鲜明的整体形象需要彰显独特的个性,同时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资源优势,扬州应当以个性独特的园林为依托,以“古(古迹…  相似文献   

11.
梁志敏 《当代广西》2012,(15):57-58
所谓园林,即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与建筑工程技术,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地域与环境上的特点,对地形地貌进行适当的改造,采用筑山置石、水面处理、建亭盖阁、植被绿化、道路布局等途径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环境,以供人休闲、观赏、娱乐的游憩境域。中国历史上的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等几种。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相似文献   

12.
传、学习、争做“扬州好人”的活动,全市涌现出400多位“扬州好人”,他们可敬可亲,闪耀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为了用好人好事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大手牵小手,文明路上一起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下,2010年起由扬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扬州好人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展开,以此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有机组成。制定下发了《扬州好人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校园网、报刊、橱窗、板报,举办“扬州好人事迹图片展”网上展览等大力宣传扬州好人的事迹,让学生知晓扬州好人。  相似文献   

13.
夏伟 《中国人大》2011,(10):46-47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高毅进看待玉雕站在了一个比旁人更高的高度上。他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玉器工艺方面,更关注着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和田玉、扬州工”无人不晓。高毅进就是“扬州工”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是扬州最年轻的中国美术大师,其作品以玉器器皿见长,传承了扬派玉雕“精巧,灵秀,儒雅,圆润,浑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袁秋年 《群众》2009,(6):68-69
近年来,扬州市推出了50多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一批凡人善举.树起了一批“扬州好人”群像。一群“扬州好人”,形成了“满城新风”,为扬州竖起了一面面学习的旗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扬州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制胜法宝和动力源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走进新时代,扬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全面提升"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水平,精心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推动扬州发展迈向新辉煌。守正创新,挺立跨越发展之脊薪火相传,鼓棹扬帆。扬州是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 《群众》2011,(10):19-20
记者: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进入新世纪扬州提出了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名城”,近年来又提出了建设“精致扬州”。请问王书记,何谓“精致扬州”,提出建设“精致扬州”是基于何种考虑?  相似文献   

17.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召开6000人城市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季建业亲自作动员,提出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突破口,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号召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改掉不文明陋习,营造文明环境,让扬州成为令人羡慕的城市,让扬州市民成为令人羡慕的市民。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扬州人性格兼具南北,北人的坚毅,南人的细腻。扬州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曾经富商云集。因而也形成了享受之风,扬州人很少外出打工,而在外云游四方的扬州人在赚足了一笔钱之后也忙不迭地回到这里,尽情享受平淡却有滋有味的生活。 享受扬州菜 吃在扬州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初冬之际,笔到古城扬州采访,一下车就感受到扬州这座历史化名城的氛围,车站大厅里那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在采访中,人们谈论最多、引以自豪、骄傲的古今人物,除了江泽民主席外,就是名的散家、诗人、学、民主斗士朱自清先生了。  相似文献   

20.
季建业 《群众》2006,(4):4-5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是昆山、华西经验的核心。当前,扬州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扬州实际,研究、学习、放大昆山和华西经验,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昆山、华西经验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