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有旬名言,“百行孝为先”。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代不少伦理学家反孝敬父母看作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会芹 《工会博览》2012,(36):53-54
我是首汽四分公司女子班的班长.作为一名女同志,尤其是一位有了丈夫和孩子的女人,真要把心扑在车上,把心思放在乘客的身上,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除了事业,我们还要兼顾家庭;除了社会责任,我们还有相夫教子的义务.油盐酱醋,鸡毛蒜皮,男人可以不闻不问,而我们女人却不能不斤斤计较.都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而我感觉,做"的哥"难,做"的姐"更难.只有用我们女人特有的诚心、细心、爱心和将心比心,方能换回我们广大"的姐"职业尊严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我一直认为,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做人.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文化知识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4.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学中界定的现代博物馆的四大基本功能为:典藏维护、研究、展示和教育推广.教育是博物馆社会职能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博物馆的教育主要是为广大观众提高文化素养服务,为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为成人的继续教育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闲服务.因而做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核心就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其根本问题则是我们要从观念上改变,即博物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教",而是帮助观众"学".博物馆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其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家长和学校的教师往往是一想到成才,就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教育,就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则忽略不管,或只是走个形式。事实上,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像生离死别.每逢幼儿新入托,"呜呜呜,我要妈妈,我要奶奶.""让我出去,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这种不谋而合的"大合唱"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孩子没哭,旁边的妈妈、奶奶先忍不住哭了起来.其实,大多数孩子被送进幼儿园初期,都会有哭闹的现象,而且接下来,他们还将面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上课、游戏交友等行为习惯,乃至生病等种种不适应的新情况.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够减少孩子哭闹现象发生,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入园新环境呢?孩子哭闹有四种类型,家长和老师可以据此"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小往大来     
《周易》的"泰卦",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做人道理:"小往大来". 撇开阴阳往来的卦理不说,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四字就是说明"要付出少少,得到多多".有人认为这是功利主义,教人处处算计,是一种要不得的权术手段,但是,《周易》向来是以宇宙之道导人向善之书,又怎会倡导如此小家子气的低级概念?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他过去教我们怎样做人,现在教我们怎样做父亲。不久前的一天,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庭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宣判,判决对象是十八名小演员  相似文献   

11.
南书房     
《南风窗》2014,(16)
<正>《讲学札记》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年7月版1949年至1964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期间,所开课程计有"论语"、"孟子"、"中国通史"、"中国经济史"等十余种。1970年代,叶龙先生将其整理编写,经钱穆先生删改润饰,所计百余条讲学札记,分为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等五大类。  相似文献   

12.
陈曦 《工会博览》2013,(4):16-17
16岁练习武术、30岁办武术学校、40岁到国外表演,王爱兵一直执着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与龙狮文化,时刻保持着习武人的本色,以习武人的精神,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被人们誉为"京东狮王". 功夫不负有心人 王爱兵走上习武之路缘于电影《少林寺》.受此影响,16岁的他便有了习武的想法.他想习武,但却苦于找不到老师.后来,他听说平谷区体委有一位姓张的武术教练,每天早晨教人习武.王爱兵说,自己是个老实孩子,虽然有了学习的想法,却不敢开口,只是每天早晨仍旧到体委外面扒栏杆看.一段时间之后,张教练发现,每天早晨总有一个孩子看着他教徒弟习武,那孩子的眼里还闪烁着一种渴望的光芒.于是,张教练主动询问,王爱兵马上高兴地表明了自己想学习武术的心愿.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权利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开始,付雁像是刚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连话都不敢说,甚至见到孩子还往后躲。等到敢说了,却又说不好。她带孩子们做游戏,讲完要求,孩子们都没听懂;换师傅来救场,只用三言两语,孩子们就明白了。"那时我也纳闷,明明是按照学校里教的做,怎么就不管用呢。"付雁是个爱反思的人,她把焦虑转化为耐心,观察同事,特别是老教师与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地位高的人驾驭社会地位低的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夸奖,二是恐吓.而社会地位低的人要驾驭社会地位高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恭维,俗称拍马屁. 哲学家杜威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除了这个愿望之外,对于大多数人,人类其他的需求其实都不难达到.那么满足他人感觉自己"重要"的这个愿望,就可以成为驱使驾驭他人,尤其是比自己的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的唯一选择.马屁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几乎每一个80后小时候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长大后最想做什么?"在众多的答案中,一定会有很多人的回答是"医生"!如今,这些曾经拥有医生梦想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不少人圆了"医生梦".只是,老天与他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他们干上了朝思暮想的职业,不过是在社区医院.  相似文献   

17.
职场中有这样一类人:平时行动独来独往,在工作场合总是很闷,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说话,这是"职场自闭症"的表现.有调查显示,职场中有将近60%的人,因环境、压力等原因,而产生"职场自闭症". 感觉跟他们不是"一拨的"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了."小林在广告公司做策划,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不太习惯与别人打交道.小林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了.  相似文献   

18.
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可能百病缠身,自减寿数.假如日常生活中可能尽量摒弃"五难",就有可能登上长寿之巅.名利不去为一难 老子曾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是这样,为了名利而千方百计,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日拙,导致百病丛生,丧志折寿.但愿每一个人都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做人要戒贪欲邪念,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茶淡饭乐陶然".  相似文献   

19.
又到一年开学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在梦想的学府里继续深造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这件事却只能称之为"梦想".家庭的困难阻挡了他们迈进学校的脚步.然而,作为各级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送温暖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金秋助学"活动为他们送去了希望.从此,学子们迈进校门的脚步不再沉重,通往梦想的道路变得顺畅.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因人而发展,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企业发展的一切问题.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合力方面的作用.企业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关注人的需要,适应人的心理,尊重人的差异,注重人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