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城·家     
《工会博览》2013,(15):1-1
5月18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永定河畔开幕了. 生态修复无疑成为本届园博会最大的亮点,行走在这片涵盖着北京曾经最大垃圾填埋坑的园博会展区,环保、低碳的理念处处可见.更促使着北京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思考,城市园林是什么?我们究竟要过怎样的生活? 自从有了城市,人便逐渐与大自然拉开了距离.然而,人类离不开自然,城市越发展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就越强烈,所以开始在城市进行植树等营造自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垃圾管理已成为影响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北京市建成小区的生活垃圾平均日清运量逐年增加。多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但垃圾快速增长带来的处理压力仍将长期存在。用专业精神解决垃圾问题"蓝色光标"试水"办公场所"垃圾分类回收新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区总工会  相似文献   

3.
李盛 《工会博览》2024,(11):14-16
<正>从距今70万年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到3000年前的“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再到见证870年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遗址……探访山水之间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一山一河,覆盖了大兴、房山、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海淀、昌平、延庆8个区的全部或局部,沉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释放新活力。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依然在塑造着北京这座城市未来的模样。  相似文献   

4.
彭载南 《法制博览》2013,(2):283-284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生态文明引领城市转型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却日趋恶化,甚至出现了一批"癌症村、污染村、垃圾村"。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城乡环境不公为起点,分析城乡环境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构建当代城乡环境公平。  相似文献   

5.
"王头,车间有紧急情况需要处理,请您快过来".对讲机里正在焦急地催促着王新民.王新民是北京环卫集团四清分公司大屯转运站维修车间的一名技术主管,只要有他在,多艰巨的技术难题都能最终攻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王头"."王头"和他的技术小组所负责的工作就是对转运车辆进行日常保养及维修改造,这项工作看似平常却责任重大,因为这些转运车负责大半个北京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的垃圾运输任务,可以说是垃圾从产生到消纳的重要传送带.  相似文献   

6.
田磊 《南风窗》2008,(6):30-34
策划人语与部分西方国家乐于将奥运政治化不同,中国公众显然抱有更为切实的想法——希望奥运会带给北京乃至中国的不止是17天的变化。其实,每个奥运问题背后都是中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奥运会只不过把这些集中呈现在17天而已。绿色奥运的背后,难道不是如何建设一个绿色中国的更艰巨的挑战吗?据专家预计,奥运会期问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垃圾处理是绿色奥运的重要一环,北京曾庄严承诺:"到2008年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奥运会垃圾全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达50%"然而,这17天的垃圾总量,也不过与偌大一个北京城的垃圾日产量相当。而中国2006年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亿吨,2/3的城市被垃圾环带包围。政府在解决垃圾问题上不可谓没有教训。在民众中开展环保教育、推广垃圾分类,结果人们却找不到分类垃圾箱,而运输车更是把所有垃圾一股脑装进车厢,原来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系统全靠外地拾荒者支撑。再者,城市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垃圾处理的环保需要,置环保部门的意见于不顾。循环经济说到底是一门技术活,不但要求科技实力,更要求精细管理。而中国一旦要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首先被民众感受到的改变,仍然是收费增税。作为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的一揽子计划与未来资金流向,民众仍未知情。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倡导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传统的垃圾填埋场相比,地方政府更有动力建设垃圾发电厂。目前该行业在全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相关的统一标准却付之阙如。希望北京绿色奥运关于垃圾处理承诺的践行,能够为中国更广大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范例,无论在系统处理、标准制定还是与居民的平等协商谈判上。  相似文献   

7.
来信     
左凤荣 《南风窗》2013,(1):12-12
公众之所以对十八大报告关于"美丽中国"的论述产生了如此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共和国的土地正在失去昔日的魅力、健康与安全。垃圾尤其是电子垃圾可以说集中代表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世界)的反生态性质和社会非正义性。正因为如此,电子垃圾及其处置是我们开启"建设生态文明"讨论的一个合适入口。这是一场"绿色的革命":从执政党的发展理念与意识形态到每一个共和国公  相似文献   

8.
阳敏 《南风窗》2008,(6):35-37
英国政府去年拟征收"垃圾税"遭遇公众抵制而失败。中国,有关税费方案正在积极酝酿之中。有人问: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罢工?答案是:环卫工人罢工。如果城市无人清扫。人们将生活在垃圾城堡之中,情状不难设想。人们随处制造着垃圾,却常不以"垃圾"为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曾打出"绿色奥运"的旗号,承诺届时"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如此庄严的承诺。让公众开始关心"垃圾"话题。实际上,不论2008年之前,还是2008年之后,垃圾问题都是困扰中国城市生活的重大难题。那么,北京垃圾处理的现状如何?"垃圾减量"的根本出路,是否在于征收传说中的"垃圾税"呢?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言,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北京环卫集团18家京内分、子公司职工代表和职工家属共1000余人,汇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与第三届"城市因我更美丽"——垃圾分类我带头、我践行、我示范徒步走活动,号召市民树立垃圾分类理念,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应有贡献。活动启动仪式上,集团工会副主席王京平表示,北京环卫集团作为我国环卫产业业务链最完整、规模与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正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笑起来憨憨的王少勇,是北京固废物流有限公司马家楼转运站的一名普通司机。今年54岁的他,从事驾驶员工作30余年,并连续5年被集团聘为首席员工。外表平凡的王少勇怎样成为了众人瞩目的首席员工?带着疑问,笔者进行了一番探访。"技术精湛,大家都服他!"马家楼转运站车队调度郜瑞章与王少勇是20多年的老同事,谈到王少勇,他说道:"少勇技术精湛,当上首席员工,大家都服他!"郜瑞章接着讲了这样一件事。不久前,转运站来了一名新司机,开着奔驰挂车到安定填埋场转运垃圾,因为对道路不熟悉,把体积庞大的奔驰挂车开进了一条狭小的死胡同儿里。司机左打一下方向盘,右打一下方向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环境保护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垃圾约有500亿吨,其中,有70%以上的垃圾产生于世界各大城市。据悉,垃圾最多的是美国,每年可达25亿吨;世界人均之最的是德国,每年人均达850公斤。 如何处理垃圾,特别是处理城市垃圾,成为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环保专家们共同热衷研究的课题。现将一些国家处理垃圾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乔勇带领职工致富的全国劳模 2015年,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乔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记者采访时得知,这个项目部因为效益好,几乎每位职工的家里都有房、车. 2015年6月初,北京细雨蒙蒙,空气清新.记者来到乔勇项目部的一个新工地.如果没有标有“博大建设”字样的围挡,很难看出这是一处正在进行内部全面改造装修的工地,连日好天气加上小雨适度的降尘作用,这里的空气清爽得让人误以为到了北京某处环城郊野公园.这让记者立刻想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在其下属建筑企业连续进行了多年的“美丽工地”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维平 《南风窗》2008,(6):38-39
把垃圾当成资源来对待时,我们就应该用"管理"这个词,而不是"处理"。可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垃圾管理思想体系和实际操作经验。人类历史与垃圾同行垃圾始终伴随着人类,见证了社会的兴衰发展,据《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3年,就有了环卫工人。但同时,垃圾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迈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美国人从1924年开始填埋城市垃圾,到了1980年代,到了无处可埋的地步。1972年以前,城市垃圾大部分都被运往农村做肥料,那时候的垃圾里极少金  相似文献   

14.
王珩 《当代世界》2021,(11):22-27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国际交流对话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成为中非合作的新向度.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的《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指出,要继续支持"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和发展,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展开科研合作.近年来,中非建立了环境合作中心,促进环境技术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机遇,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当前正是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中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新兴领域的合作,既能够进一步丰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又可以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十几年里,王学毅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专业功底、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要求自己。天道酬勤,努力拼搏的工作取得了一项项业界领先的成果,不仅在电信增值领域实现了多个第一,他个人以及所在的团队也连续多年荣获中国联通、北京联通、北京市国资委等部门授予的多项荣誉,2011年被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相似文献   

16.
"今天能来到这里,为北京播种绿色,我感到很高兴."北京市劳动模范周建这样表达激动的心情.3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永定河畔的大兴区北臧村镇六合庄林场采访,见到北京市劳动模范正在为这里的劳模世纪林再添新绿.劳模们个个争先,抬树苗、填土、踩实、打水浇灌,在一个多小时里,大家栽下了榆树、油松、梧桐等.  相似文献   

17.
戴玉 《南风窗》2012,(25):38-39
电子垃圾国际流通链条的确立,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欧美日已基本建立了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却没有足够能力来处理日渐庞大的电子垃圾,于是中国的浙江台州和广东汕头的贵屿镇,先后迎来了电子垃圾拆解业的"黄金期"。就在1990年,中国加入了世界各国刚缔结不久的《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并于10年后明令禁止进口电子垃圾,而这已无法阻止台州在2007年被相关国际报告称为"发达国家倾倒有毒电子废料的新地点"。在发达国家,电子垃圾可经由指定的  相似文献   

18.
"全球治理"的置疑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学术领域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全球治理"的理念源于西方,是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并试图使其"普世化".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大量引进了"全球治理"的有关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19.
刘雯  崔欣 《工会博览》2013,(31):37-37
在丰台区的永定河边,曾有一块面积达140多公顷,最深处有30多米的废弃地。随着建筑垃圾的不断填埋,到2039年时,这块地的中间成了一个20多公顷的大土坑。如今,园博园内繁花堆叠的锦绣谷就建在这里。谁也想不到,它当年居然如此寒伧。改变这一面貌的,是无数辛勤的建设者。而时任园博会丰台筹备办公室建设管理部部长的高世国,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唐凯 《法制博览》2022,(12):148-15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被纳入"五位一体",司法上也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想建设良好的县域生态文明环境,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规则法律的建立与执行可以约束人的行为,生态环境治理也可以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去约束.法律法规建立看似容易,但要真正落实、立法立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