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菜”,是云南大理州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家人举行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隆重仪式。它是彝家人一种粗扩、原始的舞蹈艺术,也是彝家人底蕴深厚的一种饮食文化。彝族许久以来都是逐山而居。他们受日月精华的滋养,山林幽静的浸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性格中喜“动”的基因。正如野鹿在岩石上跳跃,泉水在山谷中奔流一样,久居山林的彝家人,天性异常的坦荡、活泼、快乐。彝民一般都非常喜欢“跳跳”。在且舞且蹈的“跳跳”中融入了挑担、取水、劳动、合作等生活内容。四川、云南一带的彝家山寨中,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跳…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筹备组委托,云大中文系部分师生于今年寒假期间到通海县调查云南蒙古族文学。云南蒙古族约四千多人,居住在通海县杞麓湖西凤凰山下。他们的口头文学是丰富优美的。诗歌主要保留在“跳乐”这一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娱乐形式之中。故事传说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舞蹈是永恒的  有一种爱情是不朽的 如果把这种舞蹈和爱情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个世界会有多么的动人。 刀美兰,傣族公主,傣族名字楠蝶蒂娜。早在60年代就以《孔雀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享誉中外,堪称我国民族舞蹈的一代大师。 2000年金秋的一个下午,在玉溪烟厂采访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节目时,我有幸成厂刀美兰.另一部份真实生活的听众。由此,才听到了她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50年代初. 15岁的刀美兰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澜沧江清澈的江水和热带雨林造就了她特有的气质。尽管公主的光彩只是“小…  相似文献   

4.
王洪伟 《今日民族》2005,(7):i003-i004,F003
烟盒舞,是石屏县彝族的民间舞蹈,早年间流传于个旧、建水、石屏、通海、元江等地,因跳舞时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制的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人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而跳烟盒舞必须要用四弦琴(月琴)伴奏,便有着“听见四弦琴,脚杆就发痒”的民谚。跳烟盒舞时原拍掌伴舞,后来用的烟盒是彝族民间用牛皮做的烟盒。男人们在抽烟筒时用来盛刀烟丝。据说在烟草未传入云南之前,当地彝族同胞的烟草是一种野生植物火草叶。火草叶为草本植物、叶片密布白色纤维绒毛,开黄色小  相似文献   

5.
张媛 《今日民族》2016,(8):24-27
正说起云南,不得不提起的人有很多,杨丽萍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舞蹈家,她演绎的孔雀舞让观众久久难忘;作为一名云南人,她演绎的《云南映象》让观众憧憬云南。杨丽萍——一名怀揣着艺术梦想的舞者,将自己热爱的舞蹈跳出了剧场之外。2014年10月23日,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批文,核定了该公司的证券简称为"云南文化",证券代码为"831239",并已完成"新三板"挂牌。这标志着,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结出又一硕果。  相似文献   

6.
家明:你喜欢玩什么?吉瑞:我的爱好很多,比如游泳啦、打球啦、攀岩啦,我都喜欢。家明:喜欢运动好啊,我最迷足球。吉瑞:我觉得足球运动员都很帅。家明:我觉得也是。现在的天气真好,公园里人真多。吉瑞:是啊。你看这些老人跳的是什么舞?家明:那叫扭秧歌,是地道的中国舞。吉瑞:你跳  相似文献   

7.
刀美兰,一位从西双版纳小竹楼飞向世界大舞台的少数民族杰出舞蹈艺术家,有着许多美丽的昵称:“孔雀公主”、“舞蹈女神”“、金孔雀”。在去云南代表团的路上,这些美丽的名字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在人群中,我一眼就发现了她,她的脸上荡漾着笑容,优雅迷人。我们的谈话就从正在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谈起了。她说:“温总理的报告非常实事求是,是一个难得的好报告,代表们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在报告中总理强调,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民族文化艺术,促进新农村建设。云南是个少数民族大…  相似文献   

8.
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在喀什艾提尕广场上有成千上万名维吾尔族群众参加跳萨玛舞,这是喀什等地维吾尔族群众表达自己欢乐心情的一种独特方式。节日清晨,人们到艾提尕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清真寺屋顶上有乐师便开始敲起纳合拉鼓和吹起唢呐,随着乐鼓的声音,大家纷纷跳起了萨玛舞。跳萨玛舞的都是男性,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甚至一些银须垂胸的老人也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起跳。从上午一直到下午七八  相似文献   

9.
一线记事     
元江彝族烟盒舞跳上了电视荧屏今年6月,由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彝族文学艺术协会策划、组织、表演的《多姿多彩的元江彝族烟盒舞》拍摄结束。这部舞蹈电视片,历经了半年时间的排练、修改、加工,最终跳上了电视荧屏,成为协会献给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的彩礼。为了使搬上荧屏的“烟盒舞”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服饰头饰均采用彝族各支系的着装。拍摄地点选在山青水秀、风光秀丽的芦荟基地、茉莉花基地、香蕉基地、白塔等十个风景点。(杨玉芝宋自华)罗平县交通局采取措施扶持民族村寨为加快罗平县民族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牟定咕嗻歌舞(彝语咕:脚及其移动方位,嗻:跳。咕嗻舞即“左脚舞”)是牟定彝族间广泛流传和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它最具群众基础,最能代表牟定彝族的地域性文化。咕嗻歌舞具有悠久的艺术发展史,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修的《定远县  相似文献   

11.
哑女宋咏     
第一次见到宋咏是在武汉的一次文艺会演中。那次合演给我印象最深的节目是聋哑学校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春江花月夜》,一群如花的少女在优美的乐曲中翩翩起舞,长袖飘柔,身姿切娜,展示着春江水暖、明月当空的诗情画意。领舞者特别光彩照人,她就是宋咏。这个节目以其感人的胜力荣获会演特等奖。宋咏不仅能跳古典舞,也能跳现代舞;不仅能跳中国舞,还能跳拉丁舞、泰国舞、印度舞。她很喜欢沈培艺的舞蹈,并借到一盘沈培艺舞蹈专辑像带,在老师指导下,她正在排练其中的《丽人行人从外表很难看出眉清目秀的宋咏是哑女,她的表演深深感动了我…  相似文献   

12.
<正>金锣舞对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梅林小学的学生韦彩祥来说是一支"幸运之舞",瑶乡的金锣舞带着11岁的她第一次走出大山,看清了山外的世界。韦彩祥喜欢山外的世界,心里萌生一个愿望,作为梅林小学金锣舞队一员的她希望通过外出参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带上金锣舞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瑶乡金锣舞的独特魅力。"让民族艺术进入课堂,让欢乐的歌舞在校园中飞扬,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艺术教育的正能量",是我区发扬民族特色,推行  相似文献   

13.
他喜欢打篮球,她喜欢跳肚皮舞,但“90后”的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一大学生村官。 其实村官并非“官”,是基层的特设岗位,更多地需要年轻人默默地奉献。他们在最富有朝气的岁月年华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用青春谱写出当代青年的“村官style”。  相似文献   

14.
中国独创的《定位法舞谱》唱歌有歌谱,弹琴有乐谱,跳舞有舞谱吗?最近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武秀梅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高春林创造了《定位法舞谱》.在此之前,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已发明了一百多种舞谱,但还没有一个人能用舞谱记录下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舞蹈.而新创的《定位法舞谱》经过近半年的推广,由武秀梅记录了傣族舞蹈《孔雀舞》,舞蹈家资华筠记录了戴爱莲创作的《飞天》.今年一月,在舞协举办的《定位法舞谱》发表会上,瑶族演员赵湘又表演了自己视谱学跳的新疆舞《摘葡萄》的片段. 据数学工作者统计,《定位法舞谱》能记录四百九十五万亿个舞姿造型,并且还能记录武术、体操、杂技等任何人体动作,其方法既合理又简单,且便于电子计算机储存. 在《定位法舞谱》中,每一种动作只有一种记录方法,定量化的动作语汇也便于电子计算机储存.每一个动作也能和舞曲的每一个音符对应记录,通过谱面即可分析舞姿造型、舞蹈运动线及舞曲的创作规律,便于舞蹈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类遥远的影子——非洲艺术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鼓 非洲人与鼓的关系极为密切,每逢节日、婚丧、祭祀,人们总要击鼓,并且载歌载舞,鼓已经成为非洲人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非洲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刻也离不开鼓,因为有舞便有鼓,而非洲人是跳着舞来到这个世界,跳着舞生活劳作,又跳着舞离开人世的。 在非洲,制鼓是一个专门的行当,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制鼓工匠。掏空一节树干,然后蒙上兽皮,下端再安上三条木腿,一面鼓便制成了;也有用椰壳或葫芦制作的小鼓。非洲鼓中最大的要几个人才能抬动,最小的只要一个小手指就能拎起来。有一种鼓,约有1米多高,被誉为会说话的…  相似文献   

16.
毛迪 《创造》2008,(4):68-97
拍摄制作云南当代青年艺术家专题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心愿了。作为昆明或者说云南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三个据点——创库、麻园、翠湖,正如和丽斌所言:“他们像一颗颗明珠,点缀着昆明的东西南北,代表着昆明文化不同的倾向和方向,构成了昆明丰富多元的艺术生态,串接着昆明艺术发展历史的文脉。”因此,用心记录他们,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而我的突破点,就是我熟悉的麻园。  相似文献   

17.
汪洋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4):138-142
孔雀舞是中国和缅甸的傣族边民所共享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起源于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傣族孔雀舞在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取得的重大发展和该文化事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有关。傣族孔雀舞在中、缅两国境内的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存在的差异与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有重要的关系。孔雀舞在中国境内的发展为缅甸边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同时,缅甸境内更加传统的架子孔雀舞为中国架子孔雀舞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境交流所产生的耦合效应对于边境地区的和平跨居、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月会”里跳“左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定古称茅阳,被誉为“左脚舞之乡”。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会”既是“左脚舞之乡”的重要标志,又把牟定彝族同胞一年的快乐推到了极致。 康熙41年(1702 年) 修的《定远县志》载:“三月二十八日,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彝曲……环围跳左脚至更余方散。”算得上是三月会最早的文字记载。 “三月会”为什么要跳左脚舞?关于这个问题民间传说甚多,流传甚广的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牟定坝子芦苇丛生,人烟稀少,坝子中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引发洪水危害百姓。彝族小伙阿里和彝族姑娘阿罗是…  相似文献   

19.
跳红灯     
布依歌会表演里,自然有红灯舞,又叫“跳红灯”。  相似文献   

20.
刘鲁闽 《今日民族》2012,(11):28-28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基诺族村寨,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