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廉”     
说“廉”张述华为政之要,廉洁为本。不贪为廉,不污曰洁。既是为官者的官德,也是做人的品格和德行。廉的原意,比喻有棱角、锋利。引申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含义。《周礼·天官篆宰·小宰》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  相似文献   

2.
《论语》“素以为绚”、“绘事后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儒 《理论学刊》2003,(4):139-141
一《论语·八佾》记载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本章记述的是弟子子夏向孔子求教《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几句诗的诗意及孔子的答复与感喟。《硕人》是卫人为赞美卫庄公的妻子庄姜而作 ,《论语》中所引部分正是描写庄姜的佳人贞淑 ,天生丽质。“巧笑倩兮”———《毛诗传》曰 :“倩 ,好口辅。”《毛诗正义》曰 :“以言巧笑之状 ,故知好口辅也。《左传》曰 :‘辅车相依。’服虔云 :‘辅 ,上颔车也 ,与牙相依。’则是牙…  相似文献   

3.
正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出,自他住进来以后,从没装修与翻新过房屋及庭院。虽然西花厅不错,但房子里面比较潮湿,地上铺的都是方砖。因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有不少清廉官吏,曾赋诗拒贿,取信于民,传为美谈。包拯60岁寿辰时,他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不料第一个送来寿礼的,竟是皇帝。皇宫派来送礼的太监听包拯的家人说寿礼一概不收,便索来红纸一张,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包拯看后,挥笔回道:“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看后,为包拯的人格所感动,就带着礼回宫去了。明代李汰到福建任主考,有人暗中送他黄金以通关节,李汰断然拒绝,并当场答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诚信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范畴,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其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在我国传统伦理中,诚与信原是两个分立的德目。诚始见于《左传》和《周易》。《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明允笃诚”。疏云:“诚,实也”。《易·文言》曰:“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思孟学派始创诚学。《孟子·离娄》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而把诚提到了哲学本体的高度。按照思孟学派的思想,“不诚无物”,诚乃世界本原及其真实…  相似文献   

6.
廉政名言     
至廉而威。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今译〕真正廉洁,方有权威可言。   或问“何以治国 ?”曰:“立政。”曰:“何以立政 ?”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   汉 杨雄《杨子法言·先知篇》   〔今译〕有人问,“怎么样才能治理国家 ?”回答说:“建立各种政治制度。”又问“怎样建立政治制度呢 ?”回答说:“建立政治制度的根本在于执政者本身的表现,如果自己树立的榜样良好,那就是良好政治的开始。”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明 曹端《…  相似文献   

7.
陈胜,字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史记·陈涉世家》中对他有两段精彩的描写。一段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相似文献   

8.
[原文]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录自《史记·循吏列传》)[译文]有个来访的客人送上几条鱼给鲁国的丞相.但丞相不肯收下.客人问:“听说相爷您是特爱好吃鱼的,现在我送鱼给您,您却为何不肯收下呢?”丞相答道:“正因为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不能接受.我现在是丞相,有经济能力买鱼吃;可一旦因为接受了别人赠送的鱼而被免职,那又有谁还会送鱼给我呢?因此我不能收你的鱼.”  相似文献   

9.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玉示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各有其宝。’”为官之道,重在清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子罕官居春秋时宋国大夫,能“以不贪为宝”,可诚可贵!很值得当今为官从政者效法。大量事实说明,许多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都是从收受礼物开始的。一次次“笑纳”,便会一发而不可收。胡长清开始受贿时尚有所顾忌,但后来竟发展到日平均收受贿赂4万元,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10.
廉政名言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今译︺讲礼仪讲道义讲廉洁讲荣辱这是立国的四种理念如果这四种理念在生活中得不到恰如其分地运用那么国家就会走向灭亡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吏有五失一曰夸以二曰贵以泰三曰擅亵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赋士而贵货贝︽睡虎地秦墓竹简︾︹今译︺官吏有五种美德值得推崇其一是忠诚信义尊敬上级其二是廉洁正直慎言不谤其三是处事严明公正其四是乐于助…  相似文献   

11.
说“去囿”     
《吕氏春秋·去囿》篇,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引用南宋诗人吕本中《官箴》原句,“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即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清廉、谨慎、勤勉。“清、慎、勤”被后人称为“千古不可易”之道。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文中引用此话并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一要清,公正廉洁,两袖清风;二要慎,周密考虑,谨言慎行;三要勤,勤奋好学,刻苦上进。”并进而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3.
“高薪养廉”,这是个既新又老的话题,至今人们仍在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每一次调资增薪,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怀疑者亦有之。《白氏长庆集·使官吏清廉》中说:“臣闻为国者,皆患吏之贪,而不知其贪之道也;皆欲吏之清,而不知清之由也。臣以为去贪致清者,在乎厚其禄,均其俸而已。”白居易认为治国者,都以官吏贪污为患,但却不清楚官吏贪污的根源“在于禄不均而俸不足”,以致官长侵吞下吏,下吏侵吞百姓,尽管日用刑罚也不可能惩贪劝清。我认为,“厚其禄”有助于官员廉洁,但“均其俸”更重要,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文试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商讨。其一,…  相似文献   

14.
7月18日,由省作协和思南县委、县政府共同创建的我省惟一文学专项奖“乌江文学奖”首次在贵阳颁奖。该奖每两年一届,首次评选共收到全国各地78部送评作品。8部作品获“乌江文学奖”,排名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桥溪庄》(长篇小说·王华)、《行吟乌江》(散文集·安元奎)、《车坠安江》(长篇小说·宋渤)《、散淡之吟》(诗集·李发模)《、为你流泪是我的欢笑》(诗集·陈春琼)《、乌江上的太阳》(长篇小说·赵朝龙)《、爱别离》(长篇小说·谢挺)、《独走乌江》(长篇纪实散文·魏荣钊);获“乌江文学刊物奖”的有2部作品《燃烧的乌江》(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5.
张为民 《理论学刊》2001,(3):110-111
中和哲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提出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和由“中”与“和”两个词构成 ,这两个词各有多种含义。先看“中”。中有多种意义 ,与中和有关的含义有四 :一是中间、内里 ,如居中、国中、城中等。《尸子》卷下 :“荣辱由中出 ,敬侮由外生。”二是中央。《书·召诰》:“王来绍上帝 ,自服于土中。”三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如适中、折中。《旧五代史·选举志》:“务在酌中 ,以为定制”。四是正、中正。《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 ,而教之中。”贾公彦疏 :“使得中正也。”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外国友人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作为一代旷世伟人的毛泽东.无疑是可以登上现代杰出诗人殿堂的.他不但有《沁园春·雪》这样气吞山河的长调.也有《虞美人·枕上》这样缠绵悱恻的小令,更有《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现实主义和浪漫评论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一代词宗柳亚子称誉他“才华信美多娇,使千古词人共折腰.”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诗词恋”.使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窥见了这一对伉俪的隐秘王国里的绵绵情愫…  相似文献   

17.
今人所言“与时俱进” ,在古代《易传》一书中叫“与时偕行” ,如 :“损刚益柔有时 ,损益盈虚 ,与时偕行。” (《彖传·损卦》)“天施地生 ,其益无方。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彖传·益卦》)“‘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 (《文言·乾卦》)《庄子》书中的《则阳》篇也有“与世偕行而不替 (废 )”的说法。后世不少思想家均有所发挥 ,如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在其《周易内传》一书中说 :“既损既益而时因以变迁 ,则损益行而时因以偕行也。” (卷三 )古之“偕行” ,即今之“俱进”之意。欲了解古代之“与时俱进”观 ,须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 ,趋时…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七律·长征》中的“三军”指什么毛泽东于1958年12月21日自注曰:“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那么,诗中“三军”到底是不是红军的三个方面军呢?  相似文献   

19.
重视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是一种颇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可以称为机遇思维。什么是机遇?机遇就是对于主体从事某种实践活动很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古代哲人和政治家已懂得抓机遇。孟子说:“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纵是聪明,还得趁着形势;纵有锄头,还得抓住农时。武王伐纣时对诸侯说:“时哉,勿不失!”(《尚书·泰誓上》)现在是讨伐纣王的大好时机,不可失去呵!荀子认为仕途升降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清廉一直是对官员们的基本要求。《史记·滑嵇列传》上有。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在仕途上谋了一官半职的绝大多数文人志士,也大都能坚守清廉这一道防线,做到品行端正,守法不矢,执法不移,尽职尽责,廉洁自守。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