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吉林省在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就业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促进了就业岗位平稳增加。城乡就业规模的扩大,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但是,全省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特别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使本已十分繁重的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恩平  牛冲槐  郭伟军 《前进》2009,(11):36-38,55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又一重大就业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研究,大多数学者分别从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进行,大体上有三方面的归因:从需求角度看,是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和结构偏差;从供给角度看,是就业观念、就业偏好影响与就业能力不足,核心问题是就业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3.
刘静  陈涛 《长白学刊》2006,(3):111-111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点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超越平均增长水平的具有潜力或现实较高经济增长率,并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经济支撑点。吉林省经济要快速发展,应该把汽车产业作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吉林省的汽车产业优与劣、强与弱不仅关系到其“工业省”建设的成败,而且主导着吉林省经济的未来。面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的新形势,同时结合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加快发展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对策建议。1.抓住机会,用好政策,合资合作,占领先机。吉林省汽车相关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政策,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机遇,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卸掉企业办社会、债务、人员包袱,增强对国外大集团、大企业的吸引力。利用国外汽车生产和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有力时机,把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纳入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中,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有利条件,有目标、有重点地选择知识产权、生产体系相近的德国、美国、日本等企业和集团,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同时,把握住东北亚投资博览会这一机遇,促成吉林省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使整车制造进入最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全球化分工和资产重组体系,汽车零部件产业进入全球零部件制造商跨国联盟,使吉林省汽车产业在全国汽车市场饱和之前获得快速发展。2.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正面临着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转移和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兴起。要“下地学走路”,奋发图强,精益求精,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共建技术平台,共担风险、共事成果、同步开发、同步发展,结成长期稳定、相互信赖、互惠互利的研发伙伴关系。零部件企业要逐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要由现在的不足1%提高到5%以上。鼓励和支持核心企业及优势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消化吸收,走模仿创新之路,在核心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突破,步人“引进——消化吸收——完善提高”的良性循环。3.采取企业集群化战略,创造吉林省汽车产业优势。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四平、白城等地都有汽车企业,数量近几百家,却没有形成企业集群。远离汽车市场中心和汽车零部件供给中心的“一汽”,物流成本特别是采购成本在中国几大汽车厂中最高,由于孤悬东北,“一汽”的创新研发成本也必然比较高,获得同样的信息技术和市场信息,也要比那些处在汽车产业集聚区或接近汽车产业集聚区的企业高一些。加速发展吉林省汽车产业,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聚,这是吉林省中小汽车企业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4.加快零部件企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步伐,按系统和模块形成金字塔型的三级配套体系。积极参与一汽汽车零部件的系统整合,面向国内外市场,推动零部件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步伐,采取企业集团或虚拟企业的形式,形成按系统和模块划分的三级零部件组织体系。一是以一汽富奥、一汽四环等企业集团为龙头,以华众车门、旭阳座椅、长春滤清器三户企业为重点,形成一级模块配套体系。二是对技术相对先进、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电线束、盘式制动器、保险杠、发动机变速箱控制单元、车灯总成等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整合,重点培育30户左右专业性强的“小巨人”企业,组成二级部件层配套体系。三是其他各类企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系统内跟踪一二级模块产品,形成三级专业化零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人才就业不足的总体特征是短期内人才就业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长期则表现为人才总量性失业。本文从分工的角度给出了一个人才就业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认为人才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循环累积的互动机制 ,其核心是分工及其演进。我国现有经济增长与人才就业增长“一高一低”的格局以及人才就业不足的问题是由当前我国低水平分工和低人才资本积累造成的。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分工 ,消解人才就业制度约束 ,重视人才资本的积累 ,鼓励创业与非公制经济的发展 ,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与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人才就业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于开红 《求索》2012,(3):34-36
本文根据1998-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数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特别是高校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为就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越发重要,从而使得作为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载体的高校学生群体具显著就业优势,所以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就业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就业促进会主办的“2008年吉林省就业十件大事”推荐评选活动已经圆满结束。经过吉林省劳动保障系统推荐、筛选、评审,最终从70余项候选事件中评选出2008年吉林省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三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国目前总的现状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发展的指标GDP大约排在世界第73位。而社会发展指标HDI则大约排住第96位。两者之间的落差足以说明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落后于GDP增长。就业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社会教育福利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GDP增长……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在上海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梁贵红 《求索》2013,(1):222-224
鉴于传统经济理论主要强调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95-2011年宏观统计数据对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显示: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区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就业率相对较高的结论。据此,应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产业配置效率,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并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以激发人才潜能,服务社会就业与社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省里正在加快制定《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和配套规章,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行就业政策与《就业促进法》的衔接工作。”日前,在吉林省就业工作会议上,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局长李公达表示。  相似文献   

10.
“八五”期间.广西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八五”期间。广西经济迅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翻了一番多,1990钎449亿元,1995年为1606亿元,全区GDP年均增长16.7%,高于全国GDP增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1990年广西人均GDP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5.3%,处于低收入组.排名全国第29位。而1995年,广西GDP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73.9%,在低收入组的省区中率先跨入下中等收入组.在全国排名迅速跃升到17位。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个翻番,用了10年时间.落后于全国。而第.一个翻番用了5年时间.与全国同步。广西是在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