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14,(10):6-7
“捐献声音,你试过吗?用微信语音功能,为盲人朋友捐献声音。”最近很多朋友都看到过这样一条微公益信息。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破解问题,必是一场“硬仗”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国家战略,河北省政协迎难而上,走出了一条协商民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前两日,看到一个朋友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今天才星期二,想想《中国好声音》要到周五才播,顿觉这几日好生无聊!”  相似文献   

4.
广告人:设置消费「圈套」的幕后英雄■孙雅君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甚至当我们随意走在任何一条街上,都会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文字、这样的画面所包围:“三株口服液关心你的胃”;愁眉苦脸的“东宝”,一见“双汇”火腿肠,就忘了“葛玲”是谁;要么就是优雅的小提琴手...  相似文献   

5.
“不留作业”、“不举行考试”、“取消百分制”……又是一年开学季,教育部下发《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让小学生“减负”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数十年来,中国各级教育部门曾数次推出各种减负政令,却难见实效。然而耐人寻味的足,近年来在欧美,却出现了反思自身基础教育薄弱环节,主张向东方模式学习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另一种声音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多种声音的共存是必要的,特别是一种“另类”的声音:批评的、挑刺的、指责的甚至反对的声音。所谓兼听则明,政策制定者其实不必介意、惧怕甚至担忧“另一种声音”。这样一种声音的公开存在,不仅只是象征意义上的需要,更是政策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等各个环节中所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7.
路之变迁     
我的家乡是一个只有在商丘市地图上才能找到的村庄。童年时代,在村里从没有听过自行车铃声,也没听过拖拉机的突突声,更没听过汽车的嘀嘀声,至于火车那“呜呜”的声音,就在甜蜜的睡梦中也未曾梦到过。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根本没有见过像现在一样一条条平坦的路,都是一条条的泥巴小路,弯弯曲曲。在晴天时,路面被晒得十分干燥,汽车呼啸而过,后面会扬起好大一片尘土。如果遇上风天,人们就仿佛置身于“土海”之中,颇有黄土高原的味道。一到下雨天,那就更糟了,路面上冲出一道道的小水沟,有的地方泥水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歌唱选秀电视节目红遍中国,引发了一股K歌热潮。最近KTV的点歌排行榜的前几页都是“中国好声音”中的爆棚曲目。事实上,高手总是在民间,不如去上海最有人气的几家KTV吼一把,下一个“上海好声音”没准就会是你。  相似文献   

9.
口是心非     
《深圳商报》上刊载一篇短文,题目是《听到自己的声音》。文章从“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说起,寻找原因说:“任何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不完全是通过耳膜的震动,还同时通过耳后一块骨骼的震动,传达到脑部的中枢神经听觉的部位,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一种通过空气和固体传播混合的声音。但通过录音设备听到的,则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也就是自己真正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09,(10):29-29
来到石家庄,如果问起“爱心热线”,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总能为你说上两句。这个河北省第一条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热线,从开办以来就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关注与支持。来自河北省甚至京、津地区的朋友们都会在这里倾诉心声,寻求帮助,咨询法律,结交朋友。“爱心热线”里那个稳重而坚定的声音每每给求助的残疾人朋友带来信心与希望,而这个声音的主人便是冯惠杰。  相似文献   

11.
【声音】岁末年初,正是企业招工的好时机。可是从以往的现实看,很多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依然没有破解招工难题。企业因为“用工荒”而不敢接订单,致使生产经营大受限制。造成窘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缺少“先为员工算”的理念。他们始终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认为企业是我的,用人我说了算;  相似文献   

12.
陈安娜 《广东民政》2011,(10):28-29,45
广州市推行综合服务已经一年了,然而对20条试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存在却传来质疑的声音,由此,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面临着迫切需要解决的“责信危机”。笔者认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以系统理论下的社会资本为理论依据的,理解社会资本理论是解决责信危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穆希 《创造》2015,(3):26-27
直面新常态,云南如何借势突围书写“新答卷”?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团的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持续奏响时代“好声音”,积极为新常态下的云南新发展献计献策.一条条意见建议,承载着公众的期盼,凝聚着社会的共识,让人感受到云南发展的潮涌脉动.  相似文献   

14.
姜龙飞 《人民公安》2009,(14):62-62
听到“噗嗤”一笑从五公里之外轻轻传来,我就猜到手里握着的是谁的声音了,疲沓的大脑不觉漾起了一丝亢奋。可声音依然懒洋洋地不愿承认。“你是谁呀?你找谁呀?”  相似文献   

15.
崔释予 《求索》2013,(10):161-163
复调叙事理论来自著名文论家巴赫金,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系统,它是一种附有意识形态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作用则构成“复调”。因此,复调是一种“语言在各个社会阶层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混合物。”每一种表达话语都被社会阶层语言影响,并独立地存在于艺术的对白之中。更进一步地,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还认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小说能彻底吸收这种复调多声性,这种复调多声性使得作品人物与作品受众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两者呈现出互为对话之关系。不仅如此,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也为小说艺术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在众多批评家放弃对小说研究之时,巴氏对话理论对于揭示小说话语构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一条小溪流到了一片广阔的沙漠边。正在它举步不前的时候,它听见有个声音对它说:“前进吧,尽管向前流。”可是,小溪却惧怕眼前这个新奇而陌生的景象。它害怕发生变化。虽然它也想汇集更多的水,开始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它不愿意改变自己,也不愿作任何的冒险。  相似文献   

17.
“传播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传播是一种力量,亲,今天你传播了吗?”近期,众多网友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各网站的论坛、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空间热情传播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故事和作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有网友说:“正面声音就应该广而告之。发出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这就是一名好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9.
那枚圆圆的国徽闻方星如豆,月如钩,昏黄的路灯像哭肿了的眼。一条碎石铺成的斜径,树影斑驳。整齐密实的铁栅栏圈着黑土山,还有这一湖粼粼的清光。快下班的时候,有人电话找我。拿起电话便传来这样一句“晚8点我在八一湖西侧等你。”声音柔柔的,颇令人回味。莫非是她...  相似文献   

20.
雕花的马鞍     
“挫折、焦虑、失望曾从我身上掠过,无论怎样,却不能伤害我或使我厌倦!”女人的声音像一只羽毛很好看的鸟儿平静地掠过天空,落在我心中长满叶子的树枝上。那个声音带着女人骨子里的清香弥漫在我浑沌的生命里。说这句话的叫宋晓青。在这个11月的冬夜里,月光泻在窗前的干枝梅上,月光像一条青色的河流,漫过韶华。“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副雕花的马鞍。”童年是那首婉约的歌,是带着香味的梦想,宋晓青剪着短发男孩子一般站在童年的风里。在她八岁那年,她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她要去天安门,然后她在兜里揣上五分钱扒着一列货车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