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埔情     
曹立德 《黄埔》2006,(3):62-62
那是1996年,北京的黄埔十八期同队同学刘子杰,邀我去首都旅游。我偕老伴同往。初到北京,人地生疏,刘同学恐我俩迷路,特到火车站迎接。分别五十载,今朝重逢相会,欢乐心情难以言表。子杰热情款待,夜间让出自己床位,让我夫妇好好休息。翌日,子杰亲自导游,浏览天安门、故宫及其他名胜古迹。告别之时,依依不舍。他送我夫妇上火车,一直站在车窗边,寸步不离。我多次催他回去,待火车慢慢起动,我伸出头,再次紧握着他的手告别,他鹤立原地,高举起手左右摇动,直至不见人影。这一幕深情似海的剪影,距今已有十年,每每记忆犹新。别后电话不断,尺素频通,互告近况,  相似文献   

2.
吴昌华 《黄埔》2006,(3):42-45
第七章虎落华阳 陈赓冒死救校长 蒋介石借“廖案”替汪精卫清除“代帅”胡汉民,又得到汪默许,礼送许崇智出境,汪蒋之间关系更加密切。1925年9月14日,由汪精卫继廖仲恺出任黄埔军校党代表。从此汪蒋在党、政、军方面进入最高权力决策阶层,他俩的话一言九鼎,连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张继也不得不让三分。  相似文献   

3.
孙虎山 《黄埔》2008,(3):24-24
当《黄埔》创刊号捧在手中,首先进入我双目的是“黄埔”两个大字,心底随之涌出了一股热流。我立即被带回到当年的黄埔生活,带回到当年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那场战争,抗日学子投笔从戎,为国为民凛然尽忠……  相似文献   

4.
黎原 《黄埔》2010,(1):46-49
军校的伙食比我上中学时好多了,每餐四菜一汤。不过,吃饭速度要快,否则就吃不饱。吃饭时大家要排队进饭堂入座,值日官第一声哨响开始吃饭,15分钟后第二声哨响吃饭完毕,无论是否吃完必须离席,一日三餐都是如此。最初,我很不习惯这种方式,紧吃慢吃,才吃个半饱或大半饱。  相似文献   

5.
张新声  褚猛 《黄埔》2007,(4):60-60
胡强,山东滕州人,1960年出生,现任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接待处主任、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其父胡一新,现年93岁,黄埔军校贵州都匀分校第十七期二十五总队学员,参加过济南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1949年9月参加绥远起义,后入朝作战,现为山东黄埔同学会滕州联络组组长,民革滕州支部党员。作为黄埔后代,胡强2006年6月担任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亲友联谊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6.
曹景滇 《黄埔》2008,(2):21-23
我的父亲曹艺(黄埔六期生)于2000年8月21日去世,享年92岁。  相似文献   

7.
陈家驹 《黄埔》2008,(3):19-19
《黄埔》杂志的宗旨是“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这也贯穿着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内涵。《黄埔》杂志的出版发行,不仅使黄埔同学和亲属,更使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了解黄埔的历史真实面貌。我们亲切地称《黄埔》杂志是我们自己的刊物。  相似文献   

8.
论黄埔精神     
李忠诚 《黄埔》2006,(4):12-16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俊平 《黄埔》2006,(1):42-44
黄埔老前辈坎坷一生,我知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努力工作,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期望。  相似文献   

10.
季世华 《黄埔》2008,(3):22-23
“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黄埔》杂志走过了漫长的20个春秋。她内涵丰富,编排新颖,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鲜明的报道风格,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服务。特别自改版扩版以来,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焕然一新。值此20华诞之际,向我们的良师益友——《黄埔》杂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耕耘的园丁们致以真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市鹿城区群众眼里有一家非常和谐的“大家庭”,她就是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瞧瞧他们为什么如此和谐?仔细观察后得知:原来该公司成立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相似文献   

12.
13.
北京市政协是“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大家庭,这尤其在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的活动中有显著体现,突出地展现了我国“宗教和谐”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4.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5.
情洒黄埔     
谭玉莲 《黄埔》2006,(4):17-19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我在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 1990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被调到宁夏黄埔同学会。此后,黄埔精神、黄埔情结以及黄埔同学的示范作用不断地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我把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挚爱,化在自尊、自强、自重、自信中,化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激情中。  相似文献   

16.
高峰 《黄埔》2012,(3):75-77
黄埔精神孕育于黄埔军校这个摇篮,形成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体现在黄埔师生为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奋斗中。今天,尽管我们只能看到静静的黄埔军校旧址,也早已闻不到浓浓的炮火硝烟,但黄埔精神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仍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廖有为 《黄埔》2013,(4):7-7
我国自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从1895年起,就逼迫我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掠夺走。1937年7月7日,又藉寻找一个"失踪"的士兵为名挑起卢沟桥事变,狂言"三个月灭亡中国"。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鬼子杀害我无辜老百姓  相似文献   

18.
社会要和谐,社区要和谐,单位要和谐,家庭要和谐,最基础是人际要和谐,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当然,要做到人际和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于丹说《论语》主要是论述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和谐了,社会就太平了。  相似文献   

19.
刘燕 《黄埔》2013,(1):97-F0003
2012年12月6日.《黄埔》杂志重要作者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统战部、《人民日报》、军事科学院、中央编泽局、中国社科院台研所、《人民政协报》、《团结报》等相关单位的17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黄埔军校同学会副秘书长郝一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樊雄 《黄埔》2006,(3):36-39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先后出版的报刊杂志有十多种,这些刊物围绕着反帝反封建主题,生动而真实地谱写了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的历史篇章。其中,《黄埔日刊》发行的历史最为悠久、区域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成为黄埔军校机关报。迁校南京后,该报继续发行。由于现存资料的局限性,目前对《黄埔日刊》的研究十分有限。可幸的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征集到《黄埔日刊》(原件)八十三期。这些沉寂了几十年的原始资料,经文物专家核定,认为“极其珍贵,价值极高”,正式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成为国内外研究黄埔军校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