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台阶论”俞芳林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观──"台阶论"。"台阶论"贯穿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始终,并占有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转移价值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转移价值论”质疑安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锐利武器。但是,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提出一种所谓“劳动转移价值论”,用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所谓“劳动转移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陈华山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引起了世界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研究这一理论的人很多,论著不可胜数。本文在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原则设想的基...  相似文献   

4.
金志远 《前沿》2010,(19):128-133
国家认同的形成是国家和谐稳定和统一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此进程中也存在一种要求尊重、维护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的观点。因此国家和谐稳定和统一发展需要处理国家认同和现有的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冲突论"、"替代论"、"共生论"和"辩证统一论"等观点。本文通过对各种关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分析认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是不同的,但同时也存在联系,因此,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共生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 1.所谓意识形态,在中国一向蒙着高级诡秘甚至吊诡的面纱;其实,无非便是社会的时代的意识之形态而已。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彼"意识形态"是针对政治意识形态而言的,即主宰国家之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及军事的主体思想。这诸方面的理念所构成的思想体系,是决定一个国家现实状况和发展方向的舵盘,故曰"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6.
伍绍芳 《传承》2013,(5):46-47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陈独秀主张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级,即在民主革命胜利后经过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种理论就被称之为"二次革命论"。将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薛涌 《同舟共进》2012,(4):7-10
2012年美国再次迎来了它的大选年,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在美国大选主题中重新浮现。未来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主宰世界?以美国为主宰的世界秩序是否必然与中国发生冲突?文章指出,真正值得世界忧虑的并非所谓"中国威胁",而是可能出现的"主宰真空"。  相似文献   

8.
走出“富饶的贫困”──兼论云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施本植,钱红编者按:云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却始终未能摆脱"富饶的贫困"这一阴影。怎样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是需要从上到下的云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输出通缩论”的由来及依据当前“中国威胁论”又有新版本,“中国输出通缩论”悄然兴起并开始蔓延。“中国输出通缩论”源于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2002年10月所作的一份题为《中国因素》的分析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商品出口,将自身的通货紧缩转向全球,中国是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来源之一。此论一出,令各界震惊,并引发了一些对中国的抨击。对此,我们需要认真辨析,以明是非。所谓的“中国输出通缩论”的主要论据是:首先,出口输出通缩。该报告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疲软,亚洲通货紧缩尤其令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综述晓放年初,广东省党校系统经济管理教学研究会在珠海召开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与会代表认为,虽然真正的管理理论形成在西方,但将之引用于中国的实践并取得成功的却是邓小平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当前毒品"合法化"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毒品"合法化"实质上是主张使非医疗和科研用途的毒品成为合法商品,通过合法经营和买卖,降低其暴利,减少禁毒成本,实现滥用毒品非罪化,从而试图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把禁毒的希望寄托在公众自我的约束和觉醒上.此观点主要流行、蔓延在美洲、欧洲等主要的毒品消费国以及部分经济主要依靠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国家和地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禁毒无效论和减少危害论.毒品"合法化"不仅是一个危险的论调,更是一种现实的威胁.我国禁毒决策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其现实危害性,切实采取措施,避免其对禁毒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2.
谈谈“短期行为”对年轻干部成长的危害谭爱蘋曾几何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所谓"生存哲学",即"只有傻子方考虑半年以后的计划。"一时间,"短期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蔓延起来: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有的商业经营中的"一锤子"买卖,只顾眼前利益,违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大月刊》2008,(7):35-35
阶段论,是指中国的民主政治只能稳步推进,而不能跑步急进,否则就会脱;离国情,欲速而不达。所谓发展论,就是要反对“停步缓行”的观点,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和深化政治民主化的保障措施。强调阶段论与发展论的统一,客观上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和深化政治民主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基本脉络的观点存在颇多分歧。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判断大致可区分为发展论、起伏论与衰退论,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基本判断可区分为发展论与衰退论。若将这些有关传统农业和近代农业变迁趋势的基本观点加以比照,可以发现在中国农业经济变迁的基本判断背后潜藏着一些引人思考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是对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论述原著的误读。"读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起源"累进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以美国国会众议员考克斯为首的一个委员会炮制了一份所谓调查报告,诬蔑中国叨年来通过中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窃取”美国高级军事机密。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对此进行连篇累陵地报道,大加渲染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他们称,80年代以来,中国有关研究机构通过与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的交流与往来,“窃取”了美国中子弹、W88小型核弹头和模拟核爆炸技术等等。他们诬蔑中美经济科技交流与往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中国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要求美国政府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新三论”的理论价值田青华,李晋邓小平理论现在已如浩荡东风,吹拂着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地,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迅猛发展。但是,最初作为"东风第一枝"撞击中国人民的心田,打破万马齐暗局面的,却是大家熟知的"猫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的义利观及其时代意义李海荣,张培炎,梁宗常一、义利观:邓小平价值观的特殊形式义利观是伦理层面的价值观,其实质是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人的个体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义利观是传统文化中用以体现价值观念的特殊形式。所谓"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输出通缩论” 的由来及依据 当前“中国威胁论”又有新版本,“中国输出通缩论”悄然兴起并开始蔓延。“中国输出通缩论”源于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2002年10月所作的一份题为《中国因素》的分析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商品出口,将自身的通货紧缩转向全球,中国是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来源之一。此论一出,令各界震惊,并引发了一些对中国的抨击。对此,我们需要认真辨析,以明是非。所谓的“中国输出通缩论”的主要论据是:  相似文献   

20.
黄吟珂 《求索》2010,(10):208-209
对《金瓶梅》中孟玉楼的人物批评,历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真正美人""高人"论,一是"老奸辣货""深人"论。其实孟玉楼既非"高人",也不应被认定为"老奸辣货",她是文本叙事的映衬者,是文本理想——传统儒家道德理想的诉求者,她的立身处世恰恰又传递出传统儒家道德在晚明新思潮冲击下处境的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