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滇西抗战,较集中地反映出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的诸多特点,为全面认识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抗战提供了事实依据。本文拟就此略述拙见。 一 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是相持阶段国民党继续抗战的决定因素。武汉失守后,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大片国土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面对百分之四十的日军猖狂地进攻和对中国内地不断加强的空中攻击,国民党军队不得不进行“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对日本侵略军的这种“攻势与反击”仍不失主动顽强抗敌之举。  相似文献   

2.
《时事》2015,(1):2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全国人民推动下实行抗战。国民党拥有数百万军队,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90%以上,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构成正面战场。正面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时,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国民党政府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各方面的资源。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中国不可能取得反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扩大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全国人民一起,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党抗战。  相似文献   

4.
段毅 《传承》2013,(5):24-25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希望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在美国的援助下,于1946年6月悍然发动了全面战争,疯狂地向解放区进攻,和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成果。我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5.
李瑗 《两岸关系》2005,(10):18-19
9月3日,在首都召开的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对抗日战争两大战场的评价,特别是对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的评价,符合历史、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客观公正,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宽广的胸襟和宏大的气魄。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第一次正式向国人高度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对于团结全世界华侨华人和台湾同胞,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3,(3):24-25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希望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在美国的援助下,于1946年6月悍然发动了全面战争,疯狂地向解放区进攻,和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成果。我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准备横渡长江进军江南,党中央决定从北方老解放区抽调五万三千名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瑗 《两岸关系》2005,(8):8-1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战争中,既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既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有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往的研究对后者关注较少。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我们通过回顾当年国民党高级将领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主义壮举,分析其特点、原因,对激发海峡两岸人民的爱国热情,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共同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努力,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民党初期抗战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民党初期抗战几个问题的再探讨陈先初自1937年开始的长达8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国国民党紧密相联;而抗战初期的头15个月,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关于这一阶段的国民党,学术界曾经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近年随着抗战史研究的逐步深...  相似文献   

9.
高峻 《政协天地》2011,(5):43-4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试图恢复其一党执政的训政体制,整编中共领导的军队。但国民党军队所处的军事态势不佳,主力集中在西南地区,需争取时间调兵遣将,来接收广大的沦陷区,抢占城市和铁路交通线。加之战后美、英、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进行全面的民族战争。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它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基本路线。抗战时期,中共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大力开展了争取国民党进行全面抗战的活动。1938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公然宣称“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加紧了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同时以主要兵力投入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蒋介  相似文献   

11.
七七工作团在桐柏桐柏县委统战部提起七七工作团,老辈的桐柏人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支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于桐柏老区的红色劲旅。“七·七事变”后,在芦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九师扩编为军级建制,为纪念七七抗战,定名为七十七军。这是一支正义...  相似文献   

12.
国共两党敌后抗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担负正面战场主要抗敌任务的同时,与我党一道在敌后共同抗战。国共两党的敌后抗战,对配合正面战场、坚持持久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两党敌后抗战的指导思想、两党所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使得两党敌后抗战所起的作用迥异,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同国民党的妥协、分裂、倒退方针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充分表现了他的坚定立场.远大眼光、革命气魄和机智灵活的斗争艺术。国民党对于我们的主张,不管是抗日...  相似文献   

14.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陆玉敏1937年“六六”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即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以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火很快扩...  相似文献   

15.
“我非常激动,真没想到还能和抗战老兵们聚在一起——有当年的共产党军队老兵,也有国民党军队老兵。”65年前在浙江金华与日军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的周良柏说。9月2日,84岁的周良柏应中共中央邀请作为现在台湾的国民党抗战将领和老兵之一,前来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抗战时期周恩来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历史地位与作用高正礼白建民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包括有地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两种力量”,[1]是中间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共同抗日,在抗战爆发前后和整个抗战时期,周恩来...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和解放区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抗日战争胜利指日可待,国民党政权准备独吞抗战胜利果实,反共反人民之心也昭然若揭。1943年3月10日,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国统区广为散发,竭力宣扬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业绩”,论证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合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最广泛的政治动员,形成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党报,《新华日报》积极宣传抗战主张,发动群众团结起来抗战,充分发挥了抗战政治动员的号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7,(1)
抗日战争后期,黔南事变对黔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黔南事变中,国民党的消极避战使得黔南事变极具突发性,贵州损失巨大。民众激于爱国情怀和求生意志,毫不畏惧,奋起反抗,与国民党军队形成强烈的对比。日军占领数县之后,在国民党军队不追击的情况下撤出了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