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原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过去我们对此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实行对外开放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原理,弄清楚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观的同时,也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开放观。他从理论上和方针政策上广泛地阐述了社会的开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开放问题。把开放提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提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的开放观的基本精神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开放政策是“大开放”政策。“大开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实行开放政策,从事开放实践的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必须继续放宽政政,按照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实行统一对外的原则改革外贸体制,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规模,……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这就从战略高度深刻地阐明了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意义。认真地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实行对外开  相似文献   

4.
许群 《瞭望》1984,(37)
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实,在国内,对一个省、市、自治区来说,也不能“闭关自守”,而需要引进先进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来发展经济。近几年来,拉萨、内蒙古、江西等地,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开放政策,使经济越搞越活,也使外地的人才、技术、资金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值得那些至今仍然紧闭门户的地区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要提出“社会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试作一些探讨,以祈同行方家指正。一、提出“社会政治文明”概念的依据 (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文明,理应包含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进步状态即社会政治文明的内容。“文明”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其含意虽不统一,却存在着一个共同倾向,这就是把它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理解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我国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这个概括是对的,但它又  相似文献   

6.
我们面临一个不小的任务:了解社会主义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预言的,更指实际发展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它是在与那些最初的理论论述非常不同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是这样一种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这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不发达,因而社会化劳动不是已经存在,而是必须发展。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不是民有的,  相似文献   

7.
四、采取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和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这一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发展战略转变的根本标志之一,这个转变是建立在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这一观点之上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是搞不成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新的转折时期,由过去闭关自守,改变为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所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揭示了经济生活,以及它所决定的整个社会生活,都有从闭塞到开放.从民族走向世界的不可抗拒的趋势,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左”的指导思想和对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使我们未能看到人类社会当今所处的时代已发生重大变化,以致对内对外政策都有很大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路线,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十年来的对外开放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和视野,逐步认清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时代的转折,即从旧时代转变到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在讨论金融体制改革、确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构建新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方针时,国内学术界和政策决策界就形成了要迅速稳妥地推进对外金融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充分可兑换的目标。199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放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对外交换,向世界显示了朝着这一既定政策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1997年夏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许多人不无理由地表示出对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的怀疑和担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自身的协调,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社会协调作为历史唯物论的范畴,所反映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特定的适当方式,即一定社会有机体中,和谐贯通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不管在一定形态的相对稳定过程,还是两种形态的更替过程,都必然遵循社会协调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它发展中的社会协调问题,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历史辩证法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理论界,过去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即剥削阶级国家只有对内对外的镇压职能,而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专政职能外,还有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对此,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质疑,认为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和管理职能。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但它仍未准确地把握住国家职能的本质特征,不利于正确地总结我国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指导我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认为,国家职能的本质特征就是社会管理,即国家政权机构对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目的的约束和控制、引导和调节,以保证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还不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人类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反思而做出的一种清醒、聪明和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云杉 《瞭望》1985,(16)
在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和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经济审判逐渐成为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城乡专业户和各类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现,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新突破刘晓强实行对外开放,把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衔接起来,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很有创造性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外开放理论的重大贡献。一、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开放是个长期政策的...  相似文献   

16.
岛国爱尔兰传统上是一个以 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素有 “欧洲乡村”之称。近年来,由于不断调整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资,注重开发“人力资本”,使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被誉为“绿宝石之虎”。  相似文献   

17.
论转型社会的价值主体导向冯文凡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我国,由传统社会主义即由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在各...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一个基本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由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等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我国对外关系、经济结构、管理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新时期的中学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学生思想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协商对话是近年来我围人民群众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规定,要在我国设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并把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项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特点和要求。首先,社会协商对话具有主体的广泛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全体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公仆。社会公仆的活动,应当让社会主人知道;作为社会主人的人民,也完全有权了解、检查和监督社会公仆的工作。社会协商对话,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参加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刊发表这篇文章,目的在于引起讨论,希望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个问题上得到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以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