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我国工业产权法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和该法的实施条例第43条的规定,合资经营企业的一方合营者可以将其工业产权作为出资的方式,也可以向合资企业转让其工业产权;(2)合营企业对在合营期间所获得的技术成果和取用的新商标可以在我国申请专利、商标注册,受到工业产权法律的保护。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一方合营者可以将其工业产权作为出资方式,也可以向合资企业转让其工业产权。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1993年11月4日,烟台橡胶厂以其全部固定资产作价2940万元人民币,香港中国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060万元人民币,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共同设立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烟台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中策公...  相似文献   

3.
闫卫军 《河北法学》2004,22(11):107-111
通过分析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地使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所使用的“场地使用权”概念与 1988年《土地管理法》修改后形成的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概念不同 ,场地使用权不宜作为出资物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由于其不能自由流通和转让 ,亦不宜用作注册资本 ;根据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 ,一旦中方出资者以房屋所有权出资 ,它便有义务向合资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沐浴下,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了起来。由于合营企业的产生和不断增加,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合同期间,合营的一方因某种动机而转让出资的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因转让出资引起的纠纷甚至诉讼事件也开始发生。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形式为有限公司”。现我国的合营企业实质上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合营者共同出资,合营各方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合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有  相似文献   

5.
(1997年9月2日国务院批准1997年9月29日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 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含收购国内企业资产或股权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出资加强管理,现就《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对通过收购国内企业资产或股权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全部购买金。对特殊情况需延长支付(?)6个月内支付购买总金额的60%  相似文献   

6.
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机构张保芬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实现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企业的权力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两大部分。同时,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因其类别的不同,其组织机构也有所差别。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1、中外合资经营...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ZS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就此,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供建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时参考。一、经营目的要明确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贯彻、落实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途径,我国不仅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地位,而且还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应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施条例》第三条)为保证目的实现,法律对开设合营企业行业作了限制性规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在与外商谈判直至参订合资经营合同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途径,中外合资企业设立中的外方出资问题一直是我国相关法律的关注焦点之一。然而,当外国投资者拟以知识产权出资时,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以及同位法之间存在的冲突,会在知识产权出资的客体范围、知识产权出资的比例、知识产权出资的评估作价、知识产权出资的方式等方面遇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下称合作企业)是我国目前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随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合资企业的模式已法律化。然而合作企业尚无相应法律规定,且这一模式又具灵活多样的特点,故实践中,人们对之认识模糊,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有位美国律师曾提出,他们对这两类合作形式不甚了解,因而很难就某一具体投资项目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向美国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鉴此,本文拟对这两类模式作一比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三、多项治择国。在下列各场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选项,并且将相应的字母白人括号内,多活或少还均不得分。(每四1分,共20分)1.区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正确方法是()()()()。A、前者为股权式合营,后者为契约式合营B、前者均取得法人资格,后者不一定取得法人资格以前者按比例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后者按累进税交纳企业所得税D、前者均设立董事会,后者可以采取量理会以外的其他管理方式2.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中外双方均可选择使用的出资方式包括()()()()。A、非专利技术B、…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审计监督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法律问题。它不仅涉及国家和合资各方的经济利益,并且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和决断。因此,对合资企业的审计监督持慎重态度,并对其中疑难问题深入探索、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近年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涉外经济法规尚不健全,管理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合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企业注册资本制度"双轨制"之现状1、外商投资企业对注册资本制度的初步尝试与运用我国早在1979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4条就明确提出了"注册资本"的概念,随后1983年该法的《实施条例》第21条对注册资本下了一个定义:"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同时,该《实施条例》还进一步规定了注册资本变更、转让的一般程序。1987年3月五日,我国公布了《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以规范在实践中出现的合营各方不实际出资…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有限责任公司比作一个家庭,公司成立是各股东“结婚”的过程,公司解散则是各股东“离婚”的过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注重的是公司的设立,“结婚”已有章可循,“离婚”如何办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法院如何主持“离婚”尚处于基本无法可依的状态。前几年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型联营企业(从本质上说它们都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因经营亏损或出资各方发生纠纷等原因,有  相似文献   

14.
外商投资企业的期限、解散与清算王瑞洲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期限外商投资企业的期限,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可以经营的年限。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期限,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2条规定:“合营企业的合...  相似文献   

15.
设备投资是常见的一种实物投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中外合资企业法的中明确规定:“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进行投资.”在实践轨外方以设备投资,既便于我方获得先进技术设备,又可以促进外资的引进,所以中外双方往往都乐意采用设备作价出资这种形式.本文将针对中外合资企业中设备作价出资的具体实施情况,就有关的法律问题予以论述.一、当前设备作价出资中出现的问题(一)外方以设备作为投资主体:出现“物多款少”、“以物代款”的问题.成立合营企业,应该具有机器设备及其他实…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06,(6):63-63
法官: 某市工商局决定吊销某中外合资企业的营业执照,该中外合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黄某是中方甲企业的董事长.他认为市工商局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他正想终止与外方的合作,及早清算,另外投资其他项目。于是黄某决定不对市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外方乙企业的投资则还未收回,不愿意终止经营,打算自行提起行政诉讼。因为经咨询,有人说乙企业不能以自己名义起诉.因为市工商局吊销的是中外合资企业而非乙企业的营业执照.乙企业不是处罚行为的直接相对人。请问,乙企业能否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市工商局?  相似文献   

17.
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伍治良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商企业)帐面上表现为零利润或负利润,而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却不断扩大。其实,这些企业实...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扩大利用外资,增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方投资人融资能力,促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及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所称的“合营企业”是指设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包括设在中国境外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资法”是指1979年7月8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相似文献   

20.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分析陈筱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来华投资热潮方兴未艾,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下称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下称外资企业)这三种外商投资企业日益增多。外商投资企业为我国吸收外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