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明 《瞭望》1988,(33)
戴园晨认为: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惯性通货膨胀。 慣性通货膨胀是由以下几种因素推动的:一、工资的不断上涨;二、产品成本的相继上升;三、汇率和物价的轮番变动。解决物价问题,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近几年的通货膨胀?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承认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而且还比较严重。所谓社会主义无通货膨胀的理论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的确,在产品经济管理体制下不易发生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因为即使供求缺口过大、经济短缺也不会在物价上表现出来,只会引起有价无货、凭票计划供应、或者排队争购。然而,按照较多经济学家的说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即隐形通货膨胀。改革以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宏观失控,货币超量发行,物价较大幅度地上升(1985年至1987年零售物价指数平均每年递增7.3%,1987年1至9月全国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已达18%,大中城市更为严重),显然,通货膨胀已成为主观上不希望出现,但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如果认为近几年的物价上涨完  相似文献   

3.
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一控再控,一压再压,但都没有奏效.这就不得不使人们思考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和控制物价上涨的根本方法.我们认为引起物价水平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而引起的通货膨  相似文献   

4.
物价上涨过高,尤其在连续两年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的基础上,现在部分产品价格仍呈上升趋势。对此,群众叫苦,政府着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价上涨这么快、这么猛?怎样才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部分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全年物价很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不低的局面,未来几个月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还将继续加大,一些中长期因素的存在,使得温和通货膨胀将成为长期趋势。当前,有效管理通胀预期、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是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要以一揽子的政策组合继续强化反通胀力度,不可松懈。一、增加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6.
葛俊忠 《学理论》2012,(17):143-144
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由于受货币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需求过度和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11年我国价格消费指数上涨5.4%,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此,我国要进一步优化货币市场结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还要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综合治理,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首先是货币现象,预示着投入流通的货币量太多。但是在中西方经济学界,却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理通货膨胀与控制物价上涨需要采取基本不同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由于导致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及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等是避免双重价格冲击的最根本举措。对当前物价增长形势的认识我们对今年以来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 1997年底以来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型的通货紧缩 ,经济景气度明显下降 ,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总体上说 ,多数人是从总量矛盾、结构矛盾或外部影响的角度加以分析的。但笔者认为 ,外部冲击与体制约束是造成当前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其中前者为诱因 ,后者是关键。一、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形势判断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而通货紧缩则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现象 ,形成的原因或为重大技术进步致使生产成本全面下降 ,或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价格不断下降。就全球已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物价较快上涨是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供求关系的小幅正常调整,不会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尽管5月份CPI同比上涨3.4%, 1~5月CPI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上涨了2.9%,但从经济整体分析可知,当前价格涨幅提高,是我国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正常表现。未来物价持续较快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自2006年出现局部产能过剩以后,  相似文献   

11.
杨东方 《求知》2011,(10):33-3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及其治理的回顾 1.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此次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的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逆差。1979年至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经济形势分析(一)物价上涨是部分食品涨价导致的物价结构性上涨2007年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9%,其中8月份当月同比上涨6.5%,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不是供  相似文献   

13.
新年四祝     
《瞭望》1995,(1)
新年四祝本刊评论员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借新年首期刊物面世的机会,向广大读者,向全国各族同胞,向我们伟大祖国,献上我们真诚的祝福。一祝抑制物价上涨、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成效。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治理通货膨胀是今年经济。作中的一件大事,涉及千...  相似文献   

14.
说到1988年的中国经济,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通货膨胀。 这一年的经济生活,是在通货膨胀的浓重阴影下渡过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一年与物价的“摸爬滚打”中开始认识通货膨胀。 基本判断 前几年,我国也出现过通货膨胀,但物价  相似文献   

15.
防止通货膨胀发生,不仅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老百姓关心的焦点。国家要严防通货膨胀,原因是通货膨胀“祸国殃民”,经济和社会危害极大。老百姓害怕通货膨胀,是由于通货膨胀会使他们的所得收入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然而,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不能简单地认为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进而陶醉于物价控制所带来的低物价。如果由于行政干预而使得价格不能反映商品和资源的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真实价值,那么这种价格将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结构优化,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经济必须高度警惕滞胀风险1、通胀显著上行,风险加大从物价指数上看,从2009年3月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从目前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成本增加推动物价上涨,如果需求并未增加,高物价低需求必然导致滞胀。  相似文献   

17.
治理整顿与价格改革第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改革与治理整顿相悖.治理通货膨胀,把过高的物价上涨率压下来,而价格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物价上涨,这与控制物价总水平的治理整顿要求是矛盾的.因此,在治理整顿期间,价格改革应基本停步. 第二种观点认为,治理整顿有赖于价格改革.治理整顿与价格改革从本质上看有不可割的内在联系,治理整顿的对象在许多方面恰恰是价格不合理的表现,价格不合理是导致治理整顿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治理整顿所要着力解决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只有通过价格改革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价格改革是搞好治理整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夏斌 《求知》2008,(8):16-18
近半年多来,全球石油、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物价出现了持续、快速的上涨,有50个国家的物价出现两位数的上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一轮“全球化红利”的高回报和世界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重大转折。因此,要搞清楚当前全球性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需从“全球化红利”和世界经济周期说起。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4,(37)
8月中下旬,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市长办公室内电话响个不停,会议开个不停:大米、面粉、蔬菜、猪肉、鸡蛋等主要食品、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物价牵人心.老百姓着急,市领导更着急.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8月下旬安排有出国访问任务,临行前他给市委办公厅留下的一句话是:我回来要看的第一份文件就是咱们天津平抑物价的情况汇编.8月的物价形势有多严重?这一次大城市物价上涨的形势有多严重,请看新华社8月23日播发的  相似文献   

20.
(一) 建国前后,我国曾有过4次较大的通货膨胀,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造成的。随着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国家逐步垄断了金融、外贸、商业和生产,价格的市场性波动很小。1953—1978年25年中物价平均波动幅度为0.85个百分点,基本上不动。主要是在1964年以后基本冻结了物价。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是隐形的,表现在计划定价、凭票供应、供应匮乏,排队购买上。 改革开放以来,物价表现为连续上升:1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