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点是东盟,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美国综合利用政治、外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非政府组织等不同手段来影响东盟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安全环境,引发中国在东盟经济投资的风险。本文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为背景,对美国介入中国在东盟经济投资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干预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复杂多样、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呈现多层次多渠道的背景下,中国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最适合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从中国和越南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来分析,越南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应当结合这些环境优势,加大对越南的国际直接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3.
投资法律环境是投资成功极其重要的一环,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投资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针对外来投资商贸活动所制定的有关法律规范、政策和采取的相关措施,它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各个环节与状态构成。接受外来投资不仅要求东道国有良好的交通、能源、供电、供水等基础建设和基础原材料的供应等硬环境,更需要能够规范投资和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的法律环境。当前,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呈加速增长趋势,但也遭遇到一些问题,使一些投资项目难以获得预期效果,甚至遭受重大影响。因而,对越南投资法律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越南对以《投资法》为代表的投资法律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这些体现了越南政府改善本国商业环境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但是这些新的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困难和障碍。中国投资者到越南从事直接投资活动应注重对当地现行法规政策的了解、加强对项目的风险评估,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描绘越南与中国经济关系的景况,以及中国对越南经济的启动作用并由此提出越南与中国建立经济战略关系的设想。一、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虽然增长慢,但较扎实,可以肯定地说对越南经济基础的贡献是不小的。其中香港和台湾对越南的投资最大,1988——1996年.它们占外国对越直接投资总额的22.6%。在越南经济革新的最初年份,香港绕过美国的禁运令并冒着越南投资环境尚未完善的风险积极参与对越南的投资。至1988——1989年越南《外国投资法》颁布之时,香港在越南已有6个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越南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TCL集团对越南的投资相对比较成功。文章分析TCL集团在越南投资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分析TCL集团相应的投资策略,进一步分析TCL集团在越南投资的未来挑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拉美投资正在成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拉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建业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应特别从拉美政治生态、市场环境调研入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规章和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创建多元合作方式,签署国家层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保障投资利益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越南投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在越南投资现状自1987年颁发《外国投资法》至2005年2月,越南有效的外国投资项目约5100个,注册资金超过468亿美元,已到位资金约262.6亿美元。其中,工业—建筑业占总项目的67%和注册资金的约60%,服务业占总项目的19%和注册资金的35%,其余是农林渔业。2001~2004年,有200多个项目因没有运作或运作无效而被解体,占总项目的3%。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至2004年底,中国(不含中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在越南直接投资项目由1个增至315个,注册投资资金由20万美元增至6.26亿美元,居66个在越南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第15位。2004年,中国加大了对越南…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21日,越南第13届国会第3次会议以495票赞成通过酝酿已久的《越南海洋法》。该法由越南国会主席阮生雄于6月29日签署后正式对外公布,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体现了越南《至2020年海洋战略》的主要精神,是越南海洋意识增强的重要标志。同时,该法企图使越南对南海岛屿的非法控制"合法"化,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利,它的出台贻害无穷。一《越南海洋法》共七章,分别是:"总则"、"越南海域"、"在越南海域的活动"、"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0.
1986年越共“六大”以来,越南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致力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1988年1月颁布《外国在越南投资法》(以下简称(外资法》)以来,吸引了大量外商来投资,对越南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世人瞩目。本文试图从近年来越南投资环境的状况论及外商投资的取向及最终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China now holds the world's larges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ainly thanks to dynamic expor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nvest and manage th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announced the constitution of a new State Foreign Exchange Investment Company (SFEIC) aimed at improving the yield on them. This new investment vehicle will face multiple challenges ranging from showing solid financial gains to establishing effective rule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at guarantee transparency in company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legal aspects, numerou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will arise from this new government-controlled tool.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与东盟正在积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好时机。现在,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2025.5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已达4541乙美元。  相似文献   

13.
蒙古国政府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其投资环境较好。随着中蒙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蒙古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黑龙江省对蒙古矿业投资合作项目的稳步发展,黑龙江省对蒙投资出现良好势头。如何巩固成果,规避风险,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推进黑龙江省以矿兴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经过长期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到越南,被越南人吸收、融化、形成汉越词汇库,与越南民族文化联系密切。越南语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各国外语词汇,特别是汉语的一部分词汇已经被越化。大约60%的越语外来词汇有汉语的根源,其中25%的汉语词汇已经完全越化。在越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越词,汉越词汇变化发展涉及面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15.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正式启动。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正式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投资协议》谈判工作,并有望在年内签署正式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地区投资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联邦远东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经济发展较俄联邦的其他地区滞后。为了改变远东现状,俄罗斯联邦政府一方面在酝酿制定投资开发远东地区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积极吸引外资以推动和促进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投资合作是发展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IT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source of rul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yet these treaties vary significantly in at least one important respect: whether they allow investment disputes to be settled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and careful coding of the text of nearly 1,500 treaties, we identify systematic variation in "legal delegation" to ICSID across BITs and explain this important variation by drawing upon a bargaining framework. Home governments prefer and typically obtain ICSID clauses in their BITs, particularly when internal forces push strongly for such provisions and when they have significantly greater bargaining power than the other signatory. Yet some home governments are less likely to insist upon ICSID clauses if they have historical or military ties with the other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host governments are often hostile toward ICSID clauses, particularly when sovereignty costs are high,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consent to such clauses when they are heavily constrained by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global economy. Our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FDI, legalizati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terstate bargaining.  相似文献   

18.
郑达 《东南亚纵横》2009,(12):87-91
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的原因诸多,本文研究表明,在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中,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投资环境与两国经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起了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而华商网络、华人文化的优势也是影响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缅甸政府特别注重利用外资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立法理念也有了很大变化,外资立法不断体系化。目前,外商在缅甸投资的法律环境有很大好转,投资优惠政策明显增多,纠纷解决机制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柬埔寨政局的日趋稳定,它也逐渐成为了境外企业家眼中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投资国家。中国与柬埔寨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几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柬埔寨承建水电站、开采矿石、路桥建设、开采石油等大型项目;中国私营企业则主要投资于制衣加工、光纤铺设、电子信息、农林渔、商贸进出口等行业,两国在各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经贸合作连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