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1918年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设立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为配合日本政府推行对东南亚的"经济南进"政策,扶持东南亚日侨企业,帮助日本经济势力向东南亚渗透,台湾总督府以总督官房调查课为中心,对东南亚日侨展开了全面调查活动。本文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藏总督府相关调查报告的分析研究,考察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对东南亚日侨的调查活动,揭示总督府对日侨调查活动的动因、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该项调查在日本"南进"东南亚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8年1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应台湾统合研究会会长龚鹏程教授的邀请访问台湾.我随团出访,先后到台北、嘉义、高雄等地,访问了“中央研究院”、佛光大学、中正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同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作为东南亚研究人员,我深感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值得重视.长期以来,东南亚研究在台湾一直是较为冷清的.台湾学者陈国栋先生(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在去年发表的《关于发展东南亚历史研究之浅见》一文中认为,台湾使用中文写作的学者在20世纪下半叶“几乎放弃了东南亚研究这个范围.”这话虽不无夸大,但也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台湾东南亚研究贫乏的状况.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台湾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大致上有两类人,一类是个别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的现状、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给我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将发展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放到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这个三边关系中来加以考察,分析三个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几点想法。 新的视角及原因 所谓从新的视角看加强我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就是指把我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放到由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组成的三边格局中来加以考察,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三者之间已呈现一种三边互动的经贸格局。形成上述格局的背景是:  相似文献   

4.
过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中存在着共产党、华人、台湾等三大问题.现在,这三大问题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但其中的台湾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东南亚10国都宣布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与我国的关系已全面改善并逐渐密切;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与台湾的不少往来已超出了民间的范围,台湾在东南亚的经济与政治影响有所扩大。这种势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3年台湾当局抛出“南向政策”,企图通过“以经促政”和“政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稳固的政经关系,来增强与大陆抗衡的筹码,这对大陆吸引台资及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投资、贸易、援助三个方面概述90年代以来台湾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并对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政策措施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南向”政策即是以经贸搭桥,与东南亚国家建立起新的“睦邻关系”,希望打破其在国际上的孤立,是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向”相对于“西进”而言,“西进”是指由于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商人近年来到大陆投资的趋势。台湾“南向”战略正式始于1994年。从去年底今年初,台湾当局借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启“南向”政策。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金融危机而遭受严重打击,对台湾的经援也表示兴趣,希望借台湾的援助来化解本国的经济危机,有靠近台湾的倾向。这值得我们关注。一、台湾实施的第一次南向政策从1994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两岸通婚多困扰 大陆配偶苦难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省“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秘书长刘献文指出,现今两岸婚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台湾对大陆新娘赴台的配额限制,以及大陆新娘未能获享应有的工作权和保健权,好像是“二等公民”,比外籍新娘还不如.“政府口口声声说大陆人民是我们的同胞”,但当事者向有关单位陈情时,那些单位总是互踢皮球.一位官员甚至说:“你活该!谁教你要娶大陆老婆.”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台湾作为研究与调查东南亚资源和华侨问题的重要据点.<利用本岛人执行华侨工作之具体方案>就是台湾总督府为配合日本南侵的需要而提出的"研究成果".它既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长期统治的一项经验总结,也是大日本帝国在"南方圈"利用台湾"本岛人"协助推行华侨政策的蓝图与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9.
前言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从,至少正在从环大西洋地区转移到环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相当显著。在亚太地区的这一角落,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更广泛一些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国大陆外中国人、华裔(以下将两者统称为大陆外中国人)的经济也取得了发展,一个新的中国经济圈正在形成、发展,至少已经开始萌芽。这种情况正在引起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以及更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2,(2)
东南亚国家由于多数国家在政治制度等方面与台湾属于同一体系,再加上他们在吸引台资上早就有一套系统的政策措施,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因此在吸引台资方面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下面简要介绍这些东南亚国家吸引台资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台湾所推动的“南向政策”为观察点,探讨近20年来台湾与菲律宾的经贸活动。认为无论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前或之后,赴菲律宾均非台商南向投资的首选,台商赴菲投资的意愿一向较其他东南亚各国低。  相似文献   

12.
曾被归纳为东亚模式的东南亚三国与东北亚的台湾、韩国的工业化道路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异,本文试图从历史条件、人力资源、政体与产业政策、外国直接投资与技术发展模式四个方面揭示这些不同类型的工业化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轨迹,并讨论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ains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 the product of two sets of negotiations. The first negotiation is between East Asia on the one hand and global forces and structures on the other. The second negotiation is intra-regional and includes a critical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Southeast Asia and East/Northeast Asia,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details ASEAN's extensions into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 part of interdependent efforts to adapt transitioning global and regional systems. Conceiving these regional negotiations to be not just economic and utilitarian but first and foremost normative,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opportunities and dilemmas represented by ‘East Asia’ for ASEAN, ASEAN-South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as a meaningful organizing principle. Dilemmas associated with the ASEAN Plus Three process, an East Asia free-trade area and the ASEAN Charter provide illustrations of East Asia's understood challenges for Southeast Asia in addition to the ways that Southeast Asian agencies have been shaping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recent East Asian efforts and also how regional-global and intra-ASEAN negotiations continue to provide key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课程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文从笔者现代汉语教学的经验出发,选取东南亚留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策略等角度对东南亚留学生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反恐等问题上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合作。作为与东南亚国家相邻的中国,就更需要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东南亚国家进行沟通与合作。显然,这就需要很多既通晓东南亚国家语言,又了解其国情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在全国得到高度重视,“小语种”热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政府中小企业政策为主线,通过新加坡政府中小企业政策来透视1997~2008年期间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对新加坡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但由于新加坡政府多举措的大力支持,新加坡中小企业在这10年中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加坡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崛起的中国而言,采取系统性战略安抚,树立自我克制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助于赢得周边国家信任。然而,在二十多年睦邻外交实践中,东南亚国家始终对崛起的中国的意图感到焦虑,这种担忧因地理邻近性与实力不对称而变得更加敏感。2008年以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话语、逐步增多的外交制裁以及多边倡议给予了较大关注。面对东南亚国家上升的安全忧虑,中国外交主动释放安抚信号增信释疑。与强制策略不同,安抚策略关注如何从正面激励换取他国的信任。立足于对现有文献的批判性整合,重新梳理善意信号的呈现形式(情感-物质)与成本来源(内生-外生)两大维度,可以从逻辑上生成四种睦邻安抚信号的表达路径:睦邻话语、相互依赖、无私援助与制度约束。面对中国的吸引与安抚,东南亚国家也会主动进行试探与甄别,以讨价还价、社会化、对冲试探和制度牵制四种方式,对中国释放的安抚信号进行评估。由于安抚信号的可信度评估具有主观性,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安抚信号存在不同理解,中国外交需换位思考并理解东南亚国家的试探心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的这一行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WTO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各国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面对这种形势,东南亚各国对本国的保险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南亚保险业改革的经验在许多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的青铜时代文化与古代铜鼓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铜时代是继石器时代之后,人类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东南亚地区考古发掘资料的丰富,出土的青铜器物日渐增多,许多学者认识到,东南亚地区确实存在一个时间持续相当长、年代也较早的青铜文化时代。古代铜鼓代表着东南亚青铜时代繁荣的顶峰,至今在东南亚社会仍可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