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选择新加坡的主流华文和英文媒体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结构理论框架和互动概念为支撑,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方法,对《联合早报》网站和The Strait Times网站上关于中国的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进行了比较。本文发现,《联合早报》与The Strait Times在报道中国时有相似的议题和倾向性,但是《联合早报》的报道内容具有更高的原创性,而The Strait Times多依赖西方通讯社来报道中国。另外,在报道中国的方式方面,《联合早报》更侧重于人机互动,而The Strait Times更侧重于人际互动。但是,《联合早报》与The Strait Times都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融合传播优势。本文讨论了华文媒体相对于主流媒体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是海外华文传媒的发源地,也是最重要的海外华文传媒中心。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既经历了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热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和战后初期的鼎盛,也经历了日占时期的近乎绝迹和六七十年代的衰退。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东南亚各国局势的变化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东南亚华文传媒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一、东南亚华文传媒的起源东南亚早期的华文传媒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1807年,为了适应对外扩张和殖民统治的需要,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派罗伯特·马礼逊来…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21—26日,李鹏总理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同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发表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马、新两国政府和舆论高度重视李鹏总理的访问。现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华文报纸8月22—28日的有关评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4.
越南华文报纸经历了华人自办、华人自办和官办同时存在和完全官办3个时期。目前越南有3家华文媒体:《西贡解放日报》(华文版)、《越共电子报》中文版和《平阳日报》中文电子版.由于种种原因,越南华文媒体的发展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前,新加坡的教育施行单语教育。当时华校和英校的界限划分得很清楚,楚河汉界,互不相关。英校不教华文,华校不教英文;由于华校的教学媒介语是华语,因此当时的华校生,华文程度远比目前的一般学生高出许多。1956年,新加坡《各党派教育报告书》中规定:每间学校至少必须开设两门语文课,如:华文和英文、英文和马来文,或英文和其他语文。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从此掀开序幕。华校以华文作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英校以英文作为第一语文,华文或马来文或淡米尔文为第二语文;马来学校以马来文作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当时…  相似文献   

6.
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上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与中国关系密切,旅居印支的华侨亦有其悠久的历史。印支华文报业1918年创刊迄今也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但是,随着印支政局的变幻,华文报业也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自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由于越南当局在苏联的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大批迫害和驱赶华侨华人,印支地区的华文报刊,除存新创之《西贡解放报》中文版外,被强令全部停刊。华文报人也不得不流亡海外,有的还到了台湾,继续从事报业活动。本文仅就印支华文报业的历史与现状作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华文文学自开始的移民文学到侨民文学,从侨民文学到马华文学,一直发展到如今在新加坡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杂志中,新加坡文艺协会和《新加坡文艺》杂志算是相当长命的了。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新加坡文艺杂志》阶段、1980年新加坡文艺研究会阶段及1990年改为“新加坡文艺协会”到目前的阶段。在1975年,由几名志同道合的文艺爱好者:骆明、烈浦、杨松年、杜城、谢克和王润华等,创办了一份同人大型纯文艺季刊《新加坡文艺》,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以《新加坡文的新华文…  相似文献   

8.
周聿峨 《东南亚》2000,(2):55-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为数不少的华文学校 ,但战后的几十年中 ,各国华文教育严重衰落 ,包括华人占人口比例 70 %的新加坡。惟有马来西亚是个例外 ,目前 ,全马有以华语为教育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 12 82间 ,华文独立中学 6 0间 ,华文大专3间 ,建立起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在于 :马来西亚华人把维护民族母语教育提高到维护民族文化高度。一再强调 ,我们的文化 ,便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这崇高的、圣洁的灵魂 ,必须受到极神圣的尊重。而我们文化的传递与发扬 ,必然寄托在华文教育的继续存在及发展的上面。①…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语言文化的国家。而多语言源流并存的教育体系是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殖民统治时期的遗产。马来西亚教育体系中的主流学校是马来学校,以国语(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华文小学(华小)属于非主流学校,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虽然华文小学是非主流学校,但是约90%的华裔学生却在华小就读,而且华文不仅仅是一个科目,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既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祥地,也是当今世界海外华文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1815-1995年累计的华文报刊总数,还是目前华文报的发行总量,均名列世界第一。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本文将散见于对"东南亚"或更大范围的"海外"华文媒介、"世界"新闻传播的研究文献中关于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媒体被赋予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作为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东南亚华文报纸如何发挥其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四国华文报纸为例,运用传播学的某些理论对它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并指出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华文媒体在马来西亚的出现是跟随着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如今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载体、多平台、多手段、多途径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已蓬勃发展。本文简述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浅析华文媒体在服务华人社会、发挥媒体中介桥梁作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为例,论述了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所面对的冲击以及所作出的应对措施。文章指出,海外华文媒体可借鉴星洲媒体集团成功实现媒体融合的经验,紧紧抓住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契机,加快朝媒体融合的方向发展,以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继续承传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居住着特殊的华人群体,他们历经坎坷,传承着中华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习俗.美斯乐因自然条件优越、泰国政府扶持等原因使经济发展呈良好趋势.经济以种植业、旅游业、合作社为主要特征,存在旅游业发展遭遇瓶颈、人口结构性缺陷威胁村庄可持续发展等迫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Jeroen Joly 《政治交往》2013,30(4):584-603
Bureaucrats are considered to play a determining role in how much media signals influence the allocation of foreign aid. As foreign aid decision-making is assumed to be a predominantly bureaucratic matter, 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to media has often been concluded from the observation that foreign aid responds to media attention. Yet, studying this 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directly has proven to be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quantitatively measuring bureaucratic activiti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t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aid in Belgium from 1995–2008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to media directly by isolating aid that is exclusively decided by the bureaucracy.  相似文献   

16.
传媒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准确的信息来源渠道,畅通信息流动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了解,推动双方关系不断积卡反发展,进而全面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传媒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中介,1980年代以来,香港更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造成了大冲击,但是大多数华人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泰国华人信息媒介从私人书信到华人报刊,从电讯媒体再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探讨泰国华人网络媒介的现状,从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现、国家形象的反思与解构以及国家关系的积极建构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对国家关系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投资东盟现状分析 (一)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基本特征 1.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自从中国政府批准对东盟投资以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5—2006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由1.52亿美元增长到9.37亿美元,占东盟吸收境外直接投资的比重相应从0.76%提高到1.79%。实际投资额应比这一统计数字大,因为这一数据未包括许多在东盟国家投资而未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未在中国商务部备案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开始,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海外投资迅速发展。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华人企业集团的海外企业受到严重波及。此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海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以摆脱经营困境,重振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