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措施,使公民在年老、患病、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也是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通过制定各种措施 ,使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物质帮助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社会优抚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社会 ,各国都是通过立法使社会保障成为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 ,并使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如德国就是通过制定《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等 ,在世界首先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各种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 ,…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低保条例》)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保障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城市低保制度的法律支持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运用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等来界定、明确、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宪法》为建立城市低保制度提供了根本的法律支持 《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据此《低保条例》第2条规…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辉煌成果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妇女权益的实现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社会保障”一词系由英文中“SocialSe-curity”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等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6.
周勇 《创造》2001,(10):34-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足够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援助制度。我国“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要适应对内搞活经济,对外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情况,从我国当前的国力出发,按照有利生产、保障生活的原则,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雏形。”这些年来,在各级党委及政府的领导下,在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领域,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不少成就和成功的经验。但,必须同时承认,在农村基层,特别是象黔西南州这样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基层,社会  相似文献   

9.
赵殿国 《政策》2002,(9):20-22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系由英语中"SocialSe-curity"一词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社会保障的项目广泛繁杂,各有差异,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法>第一次把宪法规定的"国家建立健全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宪法中关于"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的法律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充满了对翁生存权、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尊重和关爱.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对血液的管理步入法制轨道。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心和重视。献血法确立了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禁止血液买卖,为保障公民安全输血和用血提供了法律依据。一、制定献血法的必要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国家和政府通过以完善的立法为依据,对于社会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生活来源终止或中断(如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维系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促进和保障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安全制度。  相似文献   

15.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构建湖北保险市场韦陆聪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须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保证。我国《宪法》第十五条第十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2.任何公民,非经定或者受逮捕。决定,并由批准或者决 执行,不耳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和通信 受法律的保护。 4.劳动是一切有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家提倡公民从事劳动。 5.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和的保障。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或者丧失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帮助的权利。 7.国家和社会保障军人的生活,抚恤 家属,优待家属。 8.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和其他有—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9.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 等方面全面发展。 10.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  相似文献   

17.
李荣珍  李鑫 《新东方》2010,(4):7-13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和完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据 7月 2 1日《羊城晚报》报道 :广东有政协委员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案建议 :应对无可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安乐死”。近日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否决了该提案 ,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立法实行“安乐死”有违《宪法》。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生存权是《宪法》直接保护的权利 ,不管实行“安乐死”自愿与否 ,实际上是对生存权的剥夺 ,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是关于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实行社会保障和特别照顾的规定。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系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  相似文献   

20.
侯东德 《传承》2011,(6):69-69
建立以养老权为核心的养老法律体系一般来说,养老权是公民在年老时要求家庭和子女提供赡养与扶助,以及要求国家和社会提供基本养老社会保障的权利。从权利的属性而言,首先,养老权是一项法定的权利。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