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一类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快速私有化原则的推进下,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是"逐个地出售"。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产权改革是在私有化作为主导思想下进行的。俄私有化不只包括产权从国有转向私有,而是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它的私有化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问题,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由于现实结果与其初衷相差甚远,私有化成为苏联解体20年来俄罗斯社会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普京执政前8年,对私有化政策进行了调整。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地大物博,曾一度是世界最大农业出口国,然而从苏联时期到现今却始终未能解决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俄罗斯虽然完成了私有化产权改革,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能迅速改观,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资本外逃,主要指国内资本出于投机动机或者其他目的,逃避正常的监管制度,以各种非正常的方式将财富转移到国外。俄罗斯私有化十几年,被侵吞的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方式大量流失到国外。俄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米哈伊尔·杰利亚金透露,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自1994年俄官方开始统计资本外逃量以来,共有1639亿美元从俄非法流失。而根据该所学者的计算,15年来俄资本外逃总量约为400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表示,在俄罗斯,通过私有化攫取了大  相似文献   

6.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张养志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以来,各国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激进方式(即“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2年选择了“休克疗法”,并在这一改革方式的指导下,大规模急速推进私有化,并...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情况崔启明所有制改造是近年来俄罗斯体制转型的一项根本任务。其根本目标是形成“私有制、国家所有制、地方所有制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多层所有制体系。①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对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它是俄一项重要经济改革政策。但私有化在俄...  相似文献   

8.
当代俄罗斯的政党制度是一种"无执政党的多党政治制度",在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的党没有组阁权,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由国家杜马同意后履职。俄罗斯存在"政权党"也就是支持总统和政府的党,但没有执政党。"政权党"在当代俄罗斯的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俄罗斯的超级总统制和没有执政党决定了俄罗斯"政权党"的形成,从"政权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在俄罗斯的国家治理中还需要时间。针对这一俄罗斯国家治理过程中政党建设的独特现象,本文对当代俄罗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政权党"现象的本质、产生的原因、未来与前景进行初步探讨。2 012年前后的"倒普"平息后,作为"政权党"的"优势党"政治垄断不再被完全接受,但是"政权党"当前的形式在最低限度将会被保留着。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12,(7):52
统一俄罗斯党议会第一大党。2008年5月7日,普京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该党是普京一系列政策的支持者,强调强大的总统政权是政治稳定的保障和法制建设的牢固基石。由于许多官员都是统俄党党员,因此该党又被称作"政权党"。俄罗斯共产党议会第二大党。俄共属于左翼政党,在经济、社会政策上,该党反对强行私有化,赞成不同形式所有制的最佳结合。党的战略目标是通过议会斗争和宪法手段获得政权。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私有化”变了颜色]苏联人民经过74年的艰苦奋斗,使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跃身为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1990年,国家所有制经济占90%以上。1992年1月俄罗斯开始实行大规模快速私有化,俄的私有化,实质是对全体人民70多年劳动积累的巨额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从1992年~1996年基本完成了国有经济的私有化。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纲领与计划出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其私有化受挫的原因是违反经济规律、盲目照搬西方的经济模式,结果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贫富悬殊加剧、权钱交易泛滥、暴力犯罪猛增,其教训是值得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我国警醒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朝鲜等东方移民早在19世纪中期开始就因生活所迫移民俄罗斯远东,20世纪初,两国的政治移民剧增。俄罗斯远东政府对中、朝移民的态度和认知有所不同,认为中国人野蛮,难于管制,而朝鲜人本分,便于管理。尽管如此,中朝等东方移民都为俄罗斯远东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东方移民潮开始,中国"人口扩张论"甚嚣尘上。现实并非重复历史,这次移民的主体成分、移民动机和数量都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劳务输出、商贸、求学和文化交流,以中国移民居多,并且中、韩、日在此展开新的博弈。正确的认识是,俄罗斯远东的真正开发离不开东方移民的鼎力参与,而东方移民的利益诉求也需借助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与解放日报等召开讨论会,分析俄罗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叶利钦执政后,按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旨意,实行“休克疗法”,大规模实行私有化,其目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要铲除共产主义再生的基础。至今,私有化程度已占俄罗斯经济成分的70%以上。少数高层官僚乘私有化之机大规模聚敛财富,使俄罗斯60%以上的社会财富汇集到占俄罗斯人口不到2%的人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指出,没有农村经济的复兴,就不可能有俄罗斯的复兴。俄罗斯政府正在对农业实施国家扶持、国家调控与农村改革和土地所有制改革有机结合的政策,力图帮助农业部门尽快扭亏为盈。2000年10月底,终于通过了《俄罗斯土地法典》,给土地市场化铺平了道路。与土地私有化绑在一起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愈来愈引起俄罗斯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致力于评介俄罗斯土地所有制变迁与土地法典出台历程,剖析其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考察俄罗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大部制改革及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从2003年至2008年进行了一场以联邦权力执行机构大部制和行政三分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改革运动,这是俄罗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转轨以来在政治和行政管理领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本文运用中外最新的资料和数据全面、细致地描述了俄罗斯俄罗斯大部制改革的过程和制度安排,深入分析了改革的效果及其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大部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已20年,俄罗斯这个在苏联的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国家,历经20年的转型,从动荡、衰退和低迷中走了出来,有了今天的增长和稳定。上世纪的十年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面十年的一些标志性场景:1991年苏联解体的那个秋天,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老百姓为面包、肉、盐、糖和火柴排起长队。1992年,在"休克疗法"之下全年消费价格上涨25.1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4.5%。1992—1994年大规模私有化缔造了私有者阶层,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铸造了成百上千的亿万富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存在差异,才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长期受意识形态影响,惯常用"东方-西方""欧洲-非欧洲"的公式解释。这一解释是欧洲的"东方-西方"神话而已。就俄罗斯历史理论遗产,建立完整的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探索,只是知识精英的财富,没有渗入大众意识。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到一致性和共同性,但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内部不存在离心倾向。"民族主义"部分内容被放大,成为俄罗斯政治领导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进入第二个10年,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的有力推动下,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全面交流,使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要判断当代俄罗斯对斯大林的评价到底是肯定占主流,还是否定占主流,我们不能取其一点就下结论,必须看整个社会的全貌,观察其社会的主流思想和心理.把社会非主流的思想和心理说成是主流思想和心理,是极其片面的.从俄罗斯领导人、普通民众、各政党对斯大林的整体评价来看,绝对看不出俄罗斯出现了什么"斯大林热"、重评斯大林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在俄罗斯被称作“私有化之父”的安纳托利·丘拜斯,是一个在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都广为人知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为“私有化之父”,或许是因为他的大刀阔斧对前苏联多年建成的社会主义手下毫不留情,或许是因为他要把从前积累下的所有家底都统统分卖个一干二净的坚定决心,或许是因为他要用西方的私有制彻底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魄力和雄心。总之,完全可以说,没有丘拜斯也就谈不上私有化。继盖达尔之后,是丘拜斯执掌了整个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生杀大权。在俄罗斯,丘拜斯自始至终一直是一个争议极多的人物,他的几起几落折射出处在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