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全面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走规范化、制度化道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构建从立法层面作出了顶层设计,但是应当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应当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保护维度为框架构建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以国家监护责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前置性赋权保护为构建基底。当前六个维度的保护各有进展又有不足,家庭保护初成体系任重道远、学校保护内容庞杂需要清晰定位、社会保护要形成社会共识、网络保护亟待细化、政府保护要做好行政支持、司法保护应做好法律衔接,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构建路径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搭建内部链接机制、做好未成年人素养培育、构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是全国第一部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它的施行,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障未成年人的台法权益,促进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末成年人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昌盛的希望。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断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991年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法津保护等多方面。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今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是继《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重要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对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品行和操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世…  相似文献   

4.
当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持续加强,而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和运行规制滞后,让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规制成为一个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保障未成年人平等、充分、合理地使用网络,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信息违法侵害,避免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上个人信息,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对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规制的基本现状、保护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建议,致力推动建立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规制体系,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成长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5.
(渝府发[2012]33号2012年3月5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近年来,我市各级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和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助推未成年人保护事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针对外来因素对青少年的伤害,忽略了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家庭暴力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示范作用,造成未成年人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个性成长和行为方式,应该高度重视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面对家庭暴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存在事后处罚措施乏力、立法缺乏未成年人视角、强制报告制度缺失、刑事自诉制度的限制等法律困境。因此,应该努力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司法解释中完善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法条、构建完善的事后处罚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的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能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保护的需要,有利于增强这部法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问题提供法治保障。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故意犯罪较多、犯罪呈现出团伙化特征、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再犯率较高、罪犯的文化程度偏低等。未成年人犯罪既有个人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原因。为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有必要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增强自觉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优化家庭教育,营造积极、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围;注重学校教育,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预防;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陕西省民政部门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试点,推进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同时也遇到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工作的调查研究,提出完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一、陕西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基本情况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工作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制构架和组织体系。目前,陕西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作为“危险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原因,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正确教育引导。由于未成年人人格不健全等主观因素与社会环境不良的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严峻的形势。为此,必须探求预防、减少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途径,有效保护、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对是非等问题缺乏识别和掌控能力,故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坠入犯罪的泥坑。为了减少和尽量杜绝犯罪,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力求帮助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一切合法的社会组织都是未成年人的保护组织,在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中,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各组织自身性质差异很大,功能不一,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明确各个组织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能和权限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目前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的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都要坚决地防止和依法打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后,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和相关的心理问题.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地震灾区未成年人的保护。本文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谈几点看法。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因为与他人建立关联才具有了社会身份,并建立起有关“我群”或“我们”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的时代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时立法所依据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青政办[2021]3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函[2021]41号)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成立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京政办发[2012]1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系,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和改进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川办函[2021]3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不再保留四川省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现就成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林 《前沿》2012,(8):70-71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他们的各项基本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关系到他们自身和家庭的幸福以及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未来。然而侵犯未成年人基本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及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缺失和不完备。故改革教育体制和完善相关法制,已凸显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维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宁党办[2021]53号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各单位,各大型企业:《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6月12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