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保管机构众多、收藏分散、库房条件不足、立法不健全、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也长期存在。针对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分散性、宗教性、国际性特点,边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应上升到边疆治理的高度。在治理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各收藏机构、企业及民间收藏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治理对象上,改善收藏条件、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开展整理出版、缩微和数字化建设,综合运用财政投入、法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宣传推广等治理手段。少数民族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因此可以成为边疆治理的手段。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也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助推边疆地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07,(3):23-24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抢救、保护我国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  相似文献   

5.
民间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间散落湮藏着大量民族古籍。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五峰土家族的古籍文献资料主要有民间家谱、金石铭刻、文书及讲唱等四大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这些古籍文献长期散落于民间,加上当地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其古籍文献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抢救、整理和保护五峰土家族珍贵的古籍资料。  相似文献   

6.
以纳西族、藏族、彝族古籍为例,总结了历史上我国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的特点,介绍和分析了近现代学者对民族古籍的分类方法,并提出建立适用而完善的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粗略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除汉文古籍外 ,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和借用其他文字书写少数民族内容的古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古籍是中国古籍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特殊部分。目前 ,有关民族古籍图书的分类和馆藏 ,未形成规范统一。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 :民族古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概念 ;《中图法》没有具有的类目。为此 ,本文就民族古籍馆藏概况和民族古籍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讨论 ,意在解决民族古籍馆藏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8.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古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近年来,在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09,(21):33-3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加强对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管理,提高古籍保护工作水平,促进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开展,根据我省《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审暂行办法》、《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规定,经山西省古籍保护专家组评审,并通过30天公示,现将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西省第一批省级珍贵古籍名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0.
《四川政报》2020,(3):26-27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第二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个)和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12个)名单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公布。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我省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政报》2008,(10):38-39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古籍资源丰富。这些重要的文明成果承  相似文献   

12.
鄂政办发[2008]8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古籍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古籍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在实际工作中,古籍保护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跨系统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对此,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议案,呼吁加快制定古籍保护法。  相似文献   

14.
向朝芬 《今日民族》2004,(12):58-59
少数民族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它几乎囊括了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精华,是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根基所在。少数民族古籍与汉族古籍一样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多年来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少数民族古籍现存的状况来看,已到了消亡的边缘,再不采取收集、抢救、保护等积极措施,将永远失去这些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理应加入到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  相似文献   

15.
皖政办[200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传世有四千多册纸质彝文古籍、二千余幅彝文金石遗存,这些彝族古文献记录了古往今来彝族及其周边民族的人、事、物等历史变迁,对研究民族发展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彝族古文献大多散藏民间,保养与维护工作艰巨,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解析彝族古文献的留存概况及文献价值对文献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民族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深入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创新开发利用体系的考虑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觅古探幽——滇南民族古籍调查日志@普学旺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14,(2):29-30
<正>云南是少数民族古籍最为丰富的地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少数民族古籍的传承和使用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一)少数民族古籍不断流失。据统计,除已征集保管的外,云南仍有7万余册(卷)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散存于民间。这部分古籍,由于保管不善(或无保管意识)和其他诸多原因,正不断流  相似文献   

20.
东巴文古籍在哲学、历史、文学、科技和文字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数量丰富的东巴文古籍目录汇编、文献译注和研究交流 ,可发掘东巴文古籍中蕴藏的深层内涵 ,为科学研究和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