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社会上各种利益的矛盾出现碰撞,权利冲突不断涌现。本文从权利冲突的概念、特征,权利冲突的解决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2.
郑曦 《法制与社会》2010,(29):100-101
关于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解决,无论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还是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都强调以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作为解决冲突的首要原则。其实,知识产权的"无形性"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在后权利人即使尽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也可能进入在先权利人的权利范围,因此,在权利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不宜过分强调尊重在先权利。在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时,既要坚持尊重在先权利的原则,也应遵循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保护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对在后权利人的正当权益给予关注,否则,将可能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本文将以一则案例为切入点,从"公平"、"效益"的角度出发,反思当今司法实践中解决权利冲突的"禁令救济"方式的缺陷,探讨如何建立公平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权利的功能在于对纷争的利益主张提供正当性,即通过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或者习俗规范来维护利益主张,定纷止争.但由于制度本身的不穷尽,社会生活本身的不断发展,权利的界定和实现存在着冲突.这种权利冲突是社会资源稀缺性和人自然属性内在张力的必然结果,制度的抽象与滞后性则是权利冲突的人为原因.权利冲突不能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但能通过资源总量的增加、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过程中的技巧、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社会沟通渠道的拓展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4.
微博时代言论自由权利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出现有利于人们自由地发表言论,而微博的开放性、传播效应和自我约束性,要求人们在享受微博带来的便利之时不能侵犯其他权利。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言论自由权可能会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等权利,这就需要通过权利冲突的协调机制化解权利冲突,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微博业务高速发展,平衡各方利益,化解权利冲突,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在根源主要在于立法技术不完善和法律滞后.从权利构造看,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存在于权利连结点交叉的场合.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实证法基础在于知识产权不断扩张,同一知识产品根据不同知识产权单行法形成相互冲突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复杂性不仅表现为个体权利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冲突,也表现为群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保护在先权利已成为我国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并非绝对适用.解决因客体牵连而引起的异网域权利冲突应遵循权利位阶法则.化解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也并非绝对适用非此即彼法则,权利并存法则应当具有适用上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6.
从杨某噪声案看权利冲突的衡平和通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蓉 《法学杂志》2002,(2):35-36
传统的环境条件冲突解决方法注重于单方权利的维护 ,却不公平地忽视或剥夺了另一方的权利。而权利衡平和权利通约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 ,由过去单元利益的抉择转向多元利益的协调。通过权利制约和权利配置 ,实现冲突双方权利的衡平或通约。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的权利。众多权利冲突使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权利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才能更好的对其予以保护。本文首先分析了权利边界问题的起因——权利冲突,继而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利与权利的关系这两个角度,确定了权利边界的大致范围,并提出应通过宪法规定和个案调整两种方式使这种边界在社会生活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价值冲突与权利冲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慧姝 《河北法学》2005,23(12):102-105
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价值冲突与权利冲突。法律对任何权利的保护都应是有限度的,否则将容易造成权利人对权利的滥用。因此,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应有一定的限制。在对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价值冲突、权利冲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法经济学和法理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冲突的解决问题。在坚持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尊重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社会总体利益,贯彻共同抑制标准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来寻找权利保护的临界点和平衡点,从而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9.
权利冲突在商标法领域也是屡见不鲜的令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未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以及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构成了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为了衡平商标权所有人、商标使用人、消费者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实务界和理论界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提出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和商标共存理论两种解决商标权之间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本文以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为切入点,研究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式,以促进商标权之间权利冲突现象的系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阁霞 《法学杂志》2008,(1):137-139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在日常的经济、法律生活中极为常见。它的存在,引发了相关主体之间的诸多矛盾。本文从权利冲突的概念着手,分析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必须是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权利之间的冲突,权利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权利的越界行使,其实质是主体寻求利益最大化,提出要以利益平衡为归着点,采用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种手段,来解决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从而促进文化与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各地已形成了一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和政策措施。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社会矛盾的处置力度较弱、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的原则,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做到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要从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应对机制、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强化基层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化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古红梅  刘婧娟 《河北法学》2012,30(7):182-187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主体多元性、持久隐性与偶发性相结合等特点.食品问题社会矛盾的增加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而法律体系不健全,执法体制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因此,解决矛盾的关键因素在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权与自由权区别主流理论之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向和 《法律科学》2005,23(5):21-27
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之间存在明确而具体的区别,但它不同于社会权与自由权之间的区别。主流人权理论所谓社会权与自由权之间的“义务区别”、“冲突区别”和“效力区别”都是虚构的、错误的。每一项权利都与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相联系;相应地,与社会权一样,自由权之间也存在相互冲突;社会权对国家不仅产生政治和道德约束力,也产生与自由权同样的法律约束力,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产生可由司法裁决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梁甜甜 《河北法学》2020,38(4):151-161
利益的广泛存在导致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所以利益冲突体现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就涉及到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是基于某种范围内主体数量差别而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在市区范围内的公益与个益冲突,并呈现出一些特殊的表现形态。通过对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中的权衡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法律中化解这种利益冲突的正确的主体权责配置模式,并创设主体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分化,社会冲突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犯罪行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的合理界定,分析了在中国的现实状况和表现出的特点,阐释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存在可能的原因,最後提出社会合理化的刑事立法、司法和刑事一体化的综合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梁迎修 《法学研究》2014,36(2):61-72
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并非一个伪命题,其在司法实践中颇为常见。受到立法者的有限理性、社会的变动性以及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某些情形下权利的边界未被立法者清晰界定,并由此引发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权利冲突的实质是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权利冲突的存在导致了法律适用的难题,法官需要借助个案中的法益衡量来确定权利边界并进而化解权利冲突。法官在进行法益衡量时,可以参考权利位阶来作出判断,然而权利位阶秩序缺乏整体确定性,仅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因此法益衡量还需诉诸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的比例原则三项子原则。比例原则能够指引法官对权利作客观和理性的衡量,最大限度地缩小法官的裁量余地。鉴于个案中的法益衡量具有决策性质,法官必须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间维持恰当的平衡,在解决权利冲突时不能逾越司法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贾宇 《政法论丛》2013,(4):48-56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国家建设密不可分,通过法治保障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也是人类社会的成功经验.法治可以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价值支撑,为社会管理创新设置合理的行动界限,引导民众理性表达诉求,制度化地促进社会矫正正义的实现.法治化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主要是,完善社会管理立法,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保障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合理有效运行;坚持法律原则,尊重和保护人权,依法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8.
王锡锌 《法学杂志》2012,33(6):94-98,104
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关于利益和权利义务的关系组合。这种关系组合影响到人们对制度的合作或者冲突。因为观念和利益的多元化,社会成员与制度的冲突引发了高发的群体性事件。因此,解决当前公共治理问题,关键是要考虑体制改进。通过落实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民众直接参与式治理的结合,可以提升微观民主建设的质量,保障多元民主,为宏观民主治理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江伟  苏文卿 《政法学刊》2009,26(1):65-68
公益诉讼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能否成功实现制度的变迁、达致制度良好运作的总体成效。相较于以调整个人之间利害冲突为基本对象的传统民事诉讼,公益诉讼不仅具有纠纷解决、实体权利保护、不当行为纠正等基本的诉讼功能,而且基于其特有的目标、结构和运行机制,还具有形成社会公共政策、创设或扩展权利、制约公权以及促进社会变革这四大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和谐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司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在充分论述司法与社会和谐具有和谐性的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希望借此更能全面、客观、深刻地认识司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更好地完成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