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眼于羌族民俗的教育功能,从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两者相互关联的层面,论述了羌族民俗所蕴涵的丰富的教育特质。羌族民俗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适时地对羌族民众施以智、德、体、美、劳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影响。可以说,羌族民俗是羌族历史教育的活教材、是进行羌族德育的有效途径、是羌族体育的重要手段、是羌族美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羌族劳动技能培养的主要场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羌族民俗教育对羌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适应性。与此同时,作者从羌族民俗本身的缺陷出发,客观的分析了羌族民俗教育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现时挑战。。  相似文献   

2.
袁文杰 《前沿》2012,(12):161-162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颇有记载。但由于该民族没有文字,大量的文化文明都蕴藏于这个民族的生活生产之中,这吸引着多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了解和认识这个神秘的民族。笔者以羌族民歌的多元化特点剖析其构成,呈现羌族文化的综合与交织。  相似文献   

3.
龙有成  陈万 《前沿》2011,(20):157-159
羌族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羌族民歌的艺术价值之所在。文章从羌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现状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羌族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到来,除全国各地都有吃粽子习俗外,一些民族地区也以不同方式庆祝这个节日。  相似文献   

5.
羌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耿静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73-176
羌族研究是西南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2 0世纪初以来 ,经过约 10 0年时间 ,逐步形成了羌学研究体系。回顾羌族研究的历程 ,对把握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奇 《传承》2011,(23):64-65
黎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原始的叙事文学,黎族神话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黎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从黎族神话的创世说、人类起源说、洪水神话、反抗自然灾害神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黎族神话和中原地区神话之异同。  相似文献   

7.
高有鹏 《人民论坛》2023,(9):107-109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中的神话思想是特殊的文明结晶,其超越自然、超越社会现实,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意志,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对文明的创新。如今,中国神话已成为当代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作热点。全面理解和深入思索中华文明中的神话思想,汲取其中传承不息的文化因子,弘扬其追求正义向往美好等精神底蕴,推动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张碧 《求索》2010,(5):177-179
神话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文化现象。从诞生人类社会以来,神话便先天地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一种文化样态,"现代神话"虽在具体表现形态、价值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趋势,但意识形态属性却从未消失。就"现代神话"范畴中的"神话主义"而言,其不同形态的艺术制品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神话主义"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往往渗透着面向历史特定境况的批判意识,具有针对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而在"新神话主义"景观文化中,景观化神话堕入视觉文化之中,并通过对社会、历史意识的淡化作用,使神话在消费主义逻辑弥漫于世之际,成为弱化受众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羌族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羌族史的回顾对于重建羌族文化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更准确整理和挖掘其文化脉络.近百年来对羌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人的来源与流变、分布与迁徙、与各族的互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相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并作以简要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仍需加深研究力度之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汶川重灾区受灾情况的实地调查,尤其对于羌族服饰、刺绣及传承人的深入了解,我们认为地震灾区的重建不仅需要物质重建,更需要信心重建和美学重建。本文以美学重建作为研究核心,探讨有关地震灾区美学重建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哲学既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 ,也不像人们现在所忧患的那么无用。哲学作为一种超越性智慧 ,自有其“无用之大用”。哲学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两个方面 :对个人而言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精神境界、保持好奇感、赋予生活以意义、训练理论思维水平。对社会而言 ,它通过批判现实 ,激发社会活力 ;通过构建理想 ,引导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1990年以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解,并将其具体化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上, 很好地充实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综观江泽民的经济发展观,可以发现,这一发展观是严格 地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基础上的,并具有务实性、开拓性和辩证性 的特点,对我国实现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当前弱势群体加以分类,并揭示不同类型群体的心理缺失特征。通过建立梯度关怀、情境关怀和边际关怀等关怀体系企图实现弱势群体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4.
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在党的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问题。本文认为,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实施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改进党代会的活动方式,加大党代会的决策监督力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西羌内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4):159-162
本文在概述两汉时期西羌内迁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和简牍材料 ,从中原的政治形势、西羌的人口压力、当时的气候变化和中原王朝的对羌政策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西羌内迁的动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仍然会产生自发的价值取向,这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发展。要使人们的自发的价值取向走向自觉,必须通过国家干预,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公共政策,并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霞 《理论月刊》2001,(5):27-29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重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总结成就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对经济体制转轨的绩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开明士绅(绅士)这一历史群体,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民主政权中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在抗战初期及中期,中共为团结开明士绅共同抗日,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抗战后期,中共的开明士绅工作出现了较明显的弱化倾向.本文以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工作为例,分析了这一弱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党校教育除了要大力加强党性、党风教育 ,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之外 ,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对体育运动的总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体育教学 ,使他们学到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 ,增进党政领导干部的体育意识 ,增强其体质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关心、支持体育事业 ,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提出了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战略思想。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国际战略的若干重要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