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各种计算机病毒的泛滥成为局域网内计算机最大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各个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计算机与计算机病毒这一对孪生姐妹相伴而行,可以说是福祸同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应用,导致了计算机病毒广泛传播,尤其是网络蠕虫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本文介绍了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病毒防范方面,不但要取得共识,加强整体防范,而且更要有创新意识,“动态防毒技术”和发布防病毒“原则(Policy)”就是较为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号《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3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治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计  相似文献   

4.
网络安全的话题不绝于耳。无论是美国以利用名为"超级工厂"计算机病毒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网袭击"也好,还是慕尼黑会议将网络攻击作为安全会议主要议题也好,还是全球IP地址宣布告罄引出下一代因特网也好,人们再一次认识和感受到网络与网络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安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应引起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易遭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二、公安业务数据管理不当;三、存在黑客攻击的威胁.要解决公安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机制,整合公安信息资源,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安全措施,以及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欧盟各国高度重视包括病毒在内的计算机犯罪领域的跨国合作,积极推动、促进欧洲<网络犯罪公约>的全球化.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法律防范的协同理论和其他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相比,其威胁具有"公害"的广泛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病毒的攻击性集中体现在"黑客"化的特征中.计算机病毒、木马等"黑客"程序呈现出结合的趋势,数据破坏与信息窃取并存,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范围和破坏程度空前,因此法律责任有所强化和升级.运用协同理论,建立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法律理念,建立政府监管机构、反病毒厂商、科研机构和用户之间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通报机制.明确网络参与方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产品质量法>解决的是一般用户层面的问题,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仅适用<产品质量法>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反病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毅静 《青年论坛》2003,(2):108-109
本文讲解了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引导方式及其反病毒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及其特点刘小青当前,计算机正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和传播不仅阻碍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而且构成了对整个社会的严...  相似文献   

9.
梁宏 《半月谈》2003,(19):79-81
今年8月11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截获一种名为“冲击波”的计算机病毒。在病毒出现后的4个工作日内,我国就有上百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涉及金融、电信、教育、政府等各个地业。各种计算机病毒大多出自客之手。黑客行为,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0.
从出现第一例计算机病毒开始,现在究竟有多少病毒,谁也无法说清,据有关资料报导所知,已超过1万种,而且每年迅速增长。在我国,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和危害,同样令人惊骇。从首例发现至 1989年春,我国拥有计算机的单位约有 80%为病毒所害。网络病毒的例子是宏病毒,文章对宏病毒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应用安全在教育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信息泄漏及黑客袭击网站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应用,计算机作为国防系统中重要的电子设备已成为各种军事应用系统的神经中枢,国家、社会和军队对计算机的依赖已经到了离开了计算机便不能正常运转的程度。因此,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计算机系统能否正常地运转,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战争的胜败。而计算机病毒又是干扰计算机安全的一个最危险、最凶狠的敌人。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末开始至今计算机病毒已有6000多种之多,它直接  相似文献   

13.
一场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较量终于告一段落。参与侦破的民警们这才知道,他们侦破的是全国第一起故意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计算机病毒技术与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对抗也越来越尖锐。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反病毒技术、防止病毒疫情的蔓延、保障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雷剑锋 《人民公安》2007,(22):12-14
一场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较量终于告一段落。参与侦破的民警们这才知道。他们侦破的是全国第一起故意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安徽省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的决定》已经2012年3月28日省人民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质量的管理,促进公安战斗力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公安部于2002年对金属脚镣、警用服饰、消防隔热服、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故障车警告标志牌、计  相似文献   

18.
概述对网络管理人员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是一个望而生畏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病毒越来越高级,并能找到新的方式毁坏系统,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增加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很难达到100%时间内对病毒能有100%的检测。此外,检测到病毒已经感染了一个文件,却不能阻止数据损坏和病毒扩散,且更正病毒造成的损害需要时间。一、什么是计算机病寓计算机病毒是一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具有再生能力,可在电脑系统中繁殖、生存和传播,能自动地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把自己嵌入其他程序中,或将自身复制到存贮介质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各种有害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和网络违法犯罪等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不仅制约了信息通信业的持续发展,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正常的社会活动和社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享受便捷的信息传递、丰富的娱乐内容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散布虚假信息,网恋、网婚,侮辱、谩骂、诽谤他人,流氓软件猖獗,甚至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国家和政府应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