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锋霞 《先锋队》2014,(11):54-54
今年9月的一天中午,临近下班,一名中年男子神情焦急地来到信访室。他一进门就嚷:“我是举报罗某某、李某某的,你们纪委管不管?”“只要是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的情况,我们纪委肯定管。”我边说边请他坐下,倒了一杯水递给他,并让他告诉我具体情况。可是,他在讲述中口齿不清、语无伦次,说了几遍都没有表达清楚,急得额头上直冒汗。我看了一下表,下班已经很久了,可看着举报人着急的模样,我便静下心来,又给他倒了一杯水,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着急,慢慢讲。”  相似文献   

2.
爱从未离开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3个字:“相信我。”婚后,无论多晚,她下班的路上,总能看到昏黄路灯下他守候的身影;做家务时,她娇弱的双手边总会出现一双有力的大手,耳边响起3个字:“我来吧。”  相似文献   

3.
最近,某局一个副局长的贪污腐败行径败露,被上级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审讯人员问他:“你所在单位有纪委、监察室吗?”回答说有。又问:“对你的问题他们有没有向你提出过警告和批评呢?”回答说没有。再问该局纪委、监察室的人,回答竟是:“他是副局长,又分管我们纪检,‘县官不如现管’,如果向他提出警告和批  相似文献   

4.
<正>"同志,请问这里是区纪委吗?我有点儿事情想找组织反映。"门口一位五十来岁、皮肤黝黑的男子小心翼翼地说。"对,有什么事您请说。"我站起来回答道。"我想向组织自首,主动交代我的违纪问题。"他一脸真诚地说。在纪委工作两年了,第一次有人主动上门来"自首",我听了,连忙招呼他坐下,给他倒了杯水,一边听他讲述,一边做好笔录。原来,来访的这个男子  相似文献   

5.
我叫王殿森,是抚松县运输管理所所长。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在我们这里,金钱有时就显得很苍白。一次,我们给一个姓张的个体车主批了一条客运路线,他很感激,拿了1000元钱送到我家,我不收,他便说:“我寻思着送点东西,怕让人看见不好。就这点意思,你愿意买啥就买啥。”边说边把钱扔在我家的桌子上就跑了。第二天,我把这送上门的实惠以这个车主的名字存到了储蓄所,过后将存折还给了他本人。谁知,他趁我接电话的工夫,又把存折塞到我的抽屉里。无奈,我只好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个事情。这位车  相似文献   

6.
梁秉堃 《廉政瞭望》2014,(21):72-73
今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市纪委的宣传部长在闲谈时对我说:“您能不能写个反腐的戏?现在的形势很需要。”我认真考虑着,但没有吭声。她又说:“您就写当年刘青山和张子善的事件,行不行?”我停了一下才回答:“让我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7.
"说实话,以前乡镇纪委在人们心目中没啥印象。"在洪雅余坪镇工作12年的李泽光现在是该镇纪委书记,李泽光和他的副书记都是镇党委委员,"但是现在,每次党委会我们都要参加。有了话语权,我们更有存在感了!"眉山市一直保留有乡镇纪委,只是自全省对乡镇纪委组织的建立健全以来,乡镇纪委更加有了存在感和威信度。"制度逗硬,我们更有存在感了"前不久,丹棱县杨场镇一位老百姓反映卫生院医生上班时不在岗,于是到镇上找纪委。"我们现在有了知名度,老百姓知道有了乡镇纪委,有他们认为是纪委管的事就来找我们。"丹棱县杨场镇纪委书记李雪峰介绍说,卫生院医生上班不在岗,看似事小,却关系老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更有存在价值!"与李雪峰深有同感的李泽光说,存在  相似文献   

8.
调色板     
正小小说考验郑德强小纪从县里调到镇纪委当书记快一个月了。一天晚上,小纪下班后刚要去镇机关食堂吃饭,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举报镇里的干部正在酒店公款吃喝,还告知了酒店的包房号。小纪立即给纪委干事小刘打电话,让他带着摄像机到指定地点会合。前些天,镇党委王书记在党委会上批评他,说镇纪委在正风肃纪方面力度太小,特别是在查处公款吃喝方面没有下狠劲儿。小纪本想解释一下——自己刚从  相似文献   

9.
王兆伟 《廉政瞭望》2018,(12):78-78
“你是周世政?我们是宜宾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据群众反映,你涉嫌违纪违法,请配合组织核查。”3月22日,宜宾市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科长周世政正在办公室上班,见到纪委监委的人,他一下子“蔫掉”了,但神情很快变回“坦然”,“我知道这一天终究会来。”  相似文献   

10.
正"感谢你们帮助我解决了租房问题,再也不担心没房子住了。"近日,面对泸州市纳溪区纪委监委干部的回访,纳溪区大渡口镇拆迁户刘正伦感激地说。事情还得从2月份说起。"干部强拆房子,你们管不管?"2月15日,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纳溪区纪委监委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濉溪县农民张其均,因女 儿被医院输错血致死,而连续上访了 10年。到官司终于打赢了之后,他说了 这样一番话:“这是个人命关天的案 子,可许多干部却斥责我无理取闹!我 不怕告状苦、不怕告状累,但实在受不 了干部对农民的感情蔑视!我见过上 百个干部,只有一个干部起身给我倒 过一杯水。”这个给他倒过一杯水的干 部叫张敬民,是濉溪县政法委副书记。 在他的督促下,张其均上访了10年, 找了上百名干部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只用两个月沉冤便大白于天下,张其 均全家获赔7万余元。最后,张其均发 出感慨:“即使有天大的冤枉,宁可屈 死,也不要告状啊!”  相似文献   

12.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一次,我经过菜市场,无意中发现一个头戴草帽的小家伙…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春的一天,我到四平市纪委看望分别多年的老师。一见面我就情不自禁地讲述回到四平看见的新变化:道里的新华大街、北立交桥、仁兴市场、百货二商店……时值下班时间,办公室里只有我们师生俩在交谈。这时走廊里传来“到我家去吃点饭”、“到饭时了,不吃饭怎么行呢”的声音,我顿时心一沉,刚才的兴奋劲儿都跑光了,我对老师说:“是不是来办事的请吃饭呢?”老师说;“不会的。请也不会去吃。不信你去看看。”我顺着声音来到信访办门外,从开着的门往里一看,原来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在修车,边  相似文献   

14.
他下班回家时,儿子也放学回家了.儿子让他买布郎吃,他说什么布郎,儿子说一种水果,美国进口的.他说哪有这样东西,儿子说有,我同学都吃了.他说既然有这种东西,说不定人家会送我们,你看看人家送的东西里面,有没有这种布郎,儿子没去看,儿子说没有,里面只有荔枝、龙眼、芒果,没有布郎.他说没有怎么办呢?你吃荔枝吧,那是水果之王.儿子说我不吃荔枝,我要吃布郎.他跟儿子说话时,一个人笑着走了进来,来人喊他一声钟局长,一脸卑谦.他不是很熟,便说你是?来人说我是××呀,上午来找过你.说着.把一个包放在他跟前.他好象想起来了,便说你是××呀,又  相似文献   

15.
昨天,我下班回家,看见女儿正在撕下墙上张贴的奖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边撕边说:“这些奖状都旧了,发黄了,有的破了,贴在这儿不好看,撕掉。”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党政干部搞组织、干宣传都可以,千万别吃纪检这碗饭”。可我却偏偏端上了纪检监察这碗饭。说来也确实是一种缘分。与其说是我选择了纪检监察这个职业,倒不如说是纪检监察这份职业选择了我。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刚从省委党校毕业,县纪委赵书记对我说,纪委需要一名懂财会、法纪知识的纪检员,组织考察后认为你比较适宜,你是否愿干?我当时便说“干”。谁知就这一个“干”字,将一个工资、奖金颇丰的会计换成了一个“两袖清风”的纪检监察干部。干纪检监察工作不容易,尤其在我们这个贫困县干纪检监察工作,就更不容易。近几年,工资常常…  相似文献   

17.
<正>镇纪委在开展农村基层违法违纪线索排查工作过程中,发现大岩村委会文书平哥没有及时报送村"两委"离任干部变更情况,导致财政部门向已去世的"两委"离任干部多发放生活补贴。一天,我跟镇纪委陈书记来到村委会向平哥了解情况。刚进门,正在埋头工作的平哥热情地迎了上来,亲切地跟我们打趣:"什么风把我们纪委同志吹来了……"边说边笑了起来。陈书记说明了此行目的后,平哥的脸色马上阴了下来了,"陈书记,我在村委会工作快20年了,上山  相似文献   

18.
钓友     
我从小喜欢钓鱼,在我几十年的垂钓生涯中.自然结识了无数钓鱼爱好者,然而,在我的众多钓友中,唯独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小名叫大毛,大名却早已记不清了。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他父亲是个厨师,母亲则在大院守大门,他在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一家八口人就挤住在大门边的两间平房内.生活十分清苦。我家搬到大院后,每天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久而久之。就彼此十分熟悉了,他比我小两岁,就叫我“让哥”,他是第一个称我为“让哥”的人。  相似文献   

19.
《千笑集》里有一篇题为“厕吏”的笑话,讲的是一个县府小吏,生性贪婪且不择手段,几乎没有人不吃他亏的。有人讽刺他说:“如果让你去管厕所,大概没什么可贪的了。”这个小吏回答说:“我还是有办法。如果有人急着上厕所,我拦着不让进去,他自然会贿赂  相似文献   

20.
去年3月,县纪委接二连三地收到了反映县委委员、县企业局局长张凯的信件。来信说“1998年张凯立项向省上争取的1万元资金下落不明”。县纪委迅速抽调我和信访室吉卓,由分管案件的副书记杨清负责查处此案。事先我们反复分析了案情,制定了周密的调查方案。这天,他如约而至,且表情十分自然,一口气道出了这1万元资金的去向。说这笔款项是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给县铝合金制品厂争取的。资金下拨后就转入该厂了。我们随即找到该厂厂长任起明,要求看帐时他说未建帐。当我们问及争取1万元资金的来龙去脉时,他说此款早已转入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