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侦查实践中,反侦查行为作为作案人对抗侦查、逃避惩罚的一种手段,几乎贯穿于一切犯罪活动和侦查工作的始终.反侦查行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一种是正在进行直接面对侦查人员型的反侦查行为,另一种是已成过去式的反侦查行为.这两种反侦查行为的识破途径各不相同.侦查人员要善于利用反侦查心理及行为,为侦查提供有利条件,推动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论反侦查行为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形态的研究旨在帮助侦查人员正确及时地识别反侦查行为,正确全面地认识犯罪行为人,策略地展开各种侦查措施.依据反侦查行为的目的和作用,可将其划分为掩盖犯罪行为、割断与犯罪行为时空联系、割断与犯罪行为物质联系、转移侦查视线、割断与被害人因果联系、为逃脱缉捕而实施和为应对侦查措施而实施的反侦查行为,且每种类型的反侦查行为均有其自身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3.
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为了达到转移侦查视线、逃避刑事制裁的目的,或多或少会实施一些反侦查行为,包括消极的反侦查行为和积极的反侦查行为。侦查人员要想找到识别反侦查行为的有效方法,就需要了解反侦查行为的内涵、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按照反侦查行为是个人色彩还是多人组织性色彩,可将其划分为个体性反侦查行为与组织性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在所发生的案件、行为特征及其同作案人能力的关系三方面存在着不同,而且后者在社会活动中常常表现为对前者的渗透现象.这种区分对准确刻画作案人的特征,准确识别反侦查行为,正确认识反侦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反侦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防御特点,可将其划分为消极性反侦查行为与积极性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在外在表现与行为方式两方面迥然不同.这种区分对于减少或克服侦查实践中的片面性错误,深入细致地分析个案中的反侦查行为,避免让一些案件假象模糊侦查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作案人的反侦查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反侦查行为的"智能化",反侦查手段的"现代化",反侦查规模的"组织化",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化",反侦查时间的"提前化"。研究反侦查行为的特点,有利于增强侦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侦查工作的水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新形势下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7.
使用假身份证实施的反侦查行为,是指犯罪行为人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使用假身份证向侦查机关传递虚假信息,干扰侦查视线、破坏侦查线索,以躲避侦查、逃避打击的行为总和。使用假身份证实施反侦查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有科技水平、犯罪亚文化、个案的侦查措施和手段。其表现形式有:犯罪预备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犯罪后潜逃阶段的反侦查行为。对此类反侦查行为的利用,侦查人员应主动收集反侦查信息,把握犯罪活动中的信息转移规律;同时还应采用传统侦查措施与信息化侦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嫌疑人身份。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侦查学和侦查实践对反侦查行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目前侦查学界对此有所反思和矫正,涌现了侦查新视角的思潮。该视角直接指向反侦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侦查实践中的有效防范、识别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论反侦查行为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研究对于侦查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如何有效利用反侦查行为,必须贯彻因"敌"制宜的原则,必须主动地施用"将计就计"的侦查谋略.如何开拓反侦查行为利用的前景,本文提出了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反侦查行为的分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的分类是刑事侦查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反侦查行为进行科学的分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反侦查行为的本质,加深理解反侦查行为的特征,认识反侦查行为的共性,区别不同反侦查行为的特殊性,还为有效地防控和揭露反侦查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反侦查是当前犯罪的一大特点,它严重误导了侦查方向,干扰了侦查思路,阻碍了侦查的诉讼进程和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只有认识反侦查,侦查人员才能够准确、及时地识别反侦查,全面、正确地认识犯罪行为人,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侦查措施。对反侦查研究的深化离不开对其概念的确认和界定,只有充分分析其构成要素,即反侦查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才能够对反侦查的本质有深刻把握,对反侦查的概念作一个较为准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反侦查行为是一种阻碍侦查活动的行为。目前 ,关于其概念和类型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反侦查行为的概念 ,应从其实施的主体、对抗的客体、实施的阶段、实施的目的及表现形式、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界定。对反侦查行为的类型 ,可从贴近侦查实践的视角将其分为破坏型反侦查行为、逃避型反侦查行为、干扰型反侦查行为、暴力对抗型反侦查行为、其它类型的反侦查行为等。  相似文献   

13.
视频图像侦查是新的侦查方法,已在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会针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直接破坏、伪装掩盖等多种反侦查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认知能力和关注焦点皆会受到限制,且视频监控能够客观还原事件过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是能够被识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勘验,分析反侦查行为方式,广泛收集线索,深度挖掘相关信息等方式,以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4.
反侦查行为是指在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中的作案人或相关人员在实施犯罪活动阶段以及侦查阶段,为了掩盖违法犯罪后果,逃避法律制裁所实施的对侦查工作具有干扰性的行为。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效打击各种反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5.
反侦查行为是侦查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然而对反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则却鲜有涉及。可将反侦查行为分为可罚的反侦查行为和不可罚的反侦查行为。大部分反侦查行为因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被排除在刑法规则之外 ,而侵犯新的法益的行为则受到刑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反侦查意识是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机制,发动并维持反侦查行为。反侦查意识的形成受犯罪意识与安全需要的双重推动,并以潜意识和显意识的过程构筑其全部内容,由此决定了反侦查意识存在的普遍性。犯罪者的人格结构对反侦查意识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反侦查行为的识别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侦查行为的识别途径,可以分为心理和表象两个层面.前者是指从分析作案人的反侦查心理入手,后者是指从分析案件中的假象和反常现象入手.  相似文献   

18.
控制反侦查行为形成机制中诸要素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作案人趋利避害心理的不良外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侦查工作的局限性,堵塞作案人获取侦查知识、反侦查知识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反侦查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同样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人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外界因素,它对反侦查行为的影响要受制于作案人的主观心理,所以,不同的主体面对同样的事物和环境,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对抗性驱动和数据技术驱动是反数据侦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普遍性、全程性、多样性、技术性、双面性、隐蔽性的反数据侦查行为,已经成为目前侦查机关亟须解决的难题。常见的反数据侦查行为表现为三类:规避型、破坏型、遮掩型。为此,有必要从提升反数据侦查行为的识别能力,压缩反数据侦查的实施空间,强化数据侦查技术手段三方面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