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关何处     
<正>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段时间拜托我寻找他们家族一位清代祖先的资料,据说在地方上也是个名人。"你们那有大图书馆,你还会用电脑,都说网络上什么都能找到。"我努力地去执行,但最终仍不得不告诉他一无所获的结果。他当时失望的眼神,让我一段时间里都颇感愧疚。我后来想,其实不止于曾经的名人,那些曾经的身边人,常常也已人尘两渺。  相似文献   

2.
名人凡人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是废物。名人酗酒称豪饮;凡人喜饮叫贪杯。名人略有年纪称“×老;凡人上了年纪叫“老×”。名人的信手涂鸦称“墨宝”;凡人的精工字画充手纸。名人哈哈大笑叫开怀;凡人笑呵呵叫傻乐。  相似文献   

3.
“名人”会带来效应,这是众所认同的。在市场经济不太发达的年代,名人在人们心目中当然是属于出类拔萃一族,大多是在长时间自然形成的。然而在人才辈出、名人升值的今天,我  相似文献   

4.
名人的无稽之谈是“名言”,凡人的肺腑之言叫“废话”;名人蓬头垢面叫“艺术气质”,凡人不讲卫生叫“邋遢”;名人稍上年纪叫“某老”,凡人年纪再大也叫“老某”: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世俗历来如此,敬重名人而轻视凡人。其实这是对历史的大大不公。  相似文献   

5.
话题的由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党员干部和名人、富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严惩。1月27日,广东专家建议使用刑罚处理名人、富人超生问题成为辽宁省决定取消违法超生的名人、富人的社会名誉等举措之后的又一重大新闻,足见名人、富人的"特权超生"问题,这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能够成为名人的确是一件幸福快乐、值得炫耀的事。一旦成了名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原本也无可非议,毕竟对那些名人来说,倘若公众有朝一目不去关注他(她)了,恐怕他(她)的人气也就尽了。然而,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是,从媒体与公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到底应该关注名人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泡沫名人”是喜欢“乱世”的,因为“乱世出英雄”。美国小说《飘》里的主人公说“天下大乱时,是发财的好机会”,香港一位经济学家说“市场经济的精神就是以乱对乱”,这些话都是“泡沫名人”们所喜欢的。要是谁能论证出“市场经济就是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的话,“泡沫名人”真恨不得立即为他申请诺贝尔经济学奖。“泡沫名人”是标榜自己很有钱其实却欠了银行很多钱的人。他喜欢说自己有多少亿资产,哪怕早已债主盈门资不抵债了,他仍然可以做到大言不惭,心跳而面不改色。“泡沫名人”是保证只要你把钱交给他就可以高枕无忧获得暴利的人。但实际上,他手里可能连一个像样的项目也没有。“泡沫名人”也钻研“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出名”,因为出了名就能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05,(8):74-74
每天早晨一上班,只见办公区内女同事、男同事哈欠连天,都说没睡醒。春秋两季,由于季节变化明显,早晨环境又宜人酣睡,大多数人都说睡不醒,出现"春困"。要解春困,除调整好作息时间,早点休息外,还有妙方:一、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一位深圳人问一位上海人:“你知道深圳有哪几位上海名人吗?”上海人脱口而出:“名人啊,一个叫祝希娟,一个叫邹德骏。”  相似文献   

10.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0,(18):68-69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国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11.
漫画     
《南风窗》2012,(23):13-13
消费名人插画迢迢微博转入八卦时段,从薛蛮子发迹史到王志文酒驾,从王石新欢到潘石屹绯闻,网媒纸媒似乎尝到了痛快言说的滋味。正如电视选秀打破了小圈子文化,消费名人隐私也安慰了欲窥大内而不得的屌丝们。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不同档次顾客的需求,挖掘纪晓岚故居的文化内涵,弘扬晋阳饭庄以商养文、以文兴商的宗旨,本店隆重推出阅微草堂名人宴。阅微草堂名人宴每晚17时开始,每日只限一桌,每桌人数限定在12人以内,并需提前预定。  相似文献   

13.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1,(4):32-33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圈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不同档次顾客的需求,挖掘纪晓岚故居的文化内涵,弘扬晋阳饭庄以商养文、以文兴商的宗旨,本店隆重推出阅微草堂名人宴。阅微草堂名人宴每晚17时开始,每日只限一桌,每桌人数限定在12人以内,并需提前预定。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4):18-18
都说房地产行业和大学是暴利行业,可是他们的利润怎么也达不到一本万利的程度。我看他们的利润率和火葬场、中国网通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愈多的事物被用作商品经济。凡是不悖于社会善良风俗,能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并能产生增值的事物都应该被支持和保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了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出现。在实践中,一些名人通过许可合同授权商家利用自己的肖像等人格标识做为商业商业利用。随着而来的,一些商家会擅自利用名人的人格标识在不经过许可的同意下,从而侵犯了名人的权益.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法院的调研结果,通过统计对比等方法总结出目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都说跟慈禧不好玩。有个太监跟慈禧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兴头头上,大叫一声:我吃了老佛爷的马。这老佛爷名为佛,实为魔,不是老佛爷,是个老魔头,听得这话,立刻甩了棋盘,对联一句:我杀了你奴才的头。吃了棋盘上领导一只马,领导就要你血淋淋的脑壳。玩棋的太监以及玩政治的大臣,都说与慈禧这样的领导不好玩。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学生来说。哈佛不仅提供了一睹名人真面目的机会,更是激发职业理想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纸币上的名人 纵观各国货币,很多国家喜欢把总统、元首等政治人物印上去,不过也有不少国家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名人印在纸币上. 日本1000元纸币上的人物是夏目漱石(1867~1916年),他有着日本"国民作家"之称.1905年开始在杂志上连载的长篇小说《我是猫》使夏目漱石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20.
顾桃,纪录片拍摄者,专业拍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以鄂温克族人为主.“做纪录片的人,画画的人,生活的人.”这是顾桃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 顾桃,这个算不上名人的名人,于2004年开始纪录片拍摄,镜头聚焦北方少数民族,因为拍摄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而赢得当地族人的尊重,也为圈内所熟知,但是离开了记录片从业者的圈子,真正知道他的人却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