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贵州建成旅游大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旅游业是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逐步成长,成为贵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大力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20年,贵州旅游业将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旅游业发展所创造的极好机遇,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真正成长为贵州国民经济中的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大省”的历史性跨越。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资源类型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和气候等各方面。经过2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景点200余处,涵盖了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社会生…  相似文献   

2.
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要用“神奇”二字来塑造贵州的旅游形象。 问题的提出 早些年,专家们就提出要把贵州建成公园省。这几年,省里又提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逐步使贵州成为旅游大省。 搞旅游,要有一个旅游形象。建设旅游大省,更要有一个与其相配应的旅游形象。 这个旅游形象,要简洁鲜明,符合贵州旅游资源的实际,能形神兼备地高度概括贵州旅游资源的共性和特色,对内对外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旅游形象塑造得好,我们做起组合资源、开发建设、宣传促销等实际工作来,都会具有灵性、达到一种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实现把贵州  相似文献   

3.
一、贵州旅游资源开发透视 (一)自然旅游资源:现实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选择。因为历史的缘故,贵州不属文物大省,不能与著名的文化古都相比。尽管贵州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宝藏,但是,由于贵州历史文化发掘工作的滞后,从而未能把丰富的文化宝藏概括提炼成为足以对外打响的贵州文化形象,使得贵州历史文化仅限于部门和学术研究,外界未能认识和了解。旅游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后。人们很自然一下子都涌向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因一是自然资源来得直观,容易认识;二是自然旅游资源来得便捷,易于开发,主要是“硬件”设施的投入。从旅游业的发展来看,贵州旅游业欲跻身于全国旅游大省的行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样的起点和要求就太低了,如果仅停留在单一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上,那么,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了一种残缺的开发。如何进一步开发、挖掘、宣传、利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贵州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自然资源丰富独特,民族文化浓郁浓厚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有明显的特色、明显的优势,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打造品牌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还有很大开发潜力.总的看来,虽然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公园省"之称,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比邻省云南和四川有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的旅游收入还较差.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加大发展旅游的力度,找准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越来越落后.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神奇而秀丽的自然风光是其重要组成。贵州也是一个水电资源特别丰富的省,水能资源的蕴藏量位于全国前列。就贵州的省情来看,水电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7.
田俊 《理论与当代》2008,(11):47-49
自2005年以来我省举全省之力推出“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挖掘和传承厚重的民族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我省精神风貌,打造了我省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努力建设旅游大省。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的任务。充分发挥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上,旅游已发展为最大产业。贵州是旅游资源大省,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不仅国内少有,世界上也少有。同时,贵州又是经济落后的省份,许多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如何适应世界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把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村民的脱贫奔小康结合起来,推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呢?贵阳市花溪镇山村抓住镇山列为“省级民族文化保护忖”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服务业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年9月,笔者前往镇山.作了一个调查。省政府命名的“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位于贵阳市南21公里,地处花溪风景区至天河潭风景区“四点…  相似文献   

10.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工作,贵州旅游,呼唤“名牌”旅游产品。 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名牌战略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其景区、景点、景观、景物都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品牌”和“名牌”的意识,要认识到“名牌”的作用,认识到“名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名牌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代表性成果。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名牌”来打开市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众多旅游产品中占领市场的开路先锋,名牌旅游产品占领了市场,就能极大地带动非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带给它们更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机会。显然,“名牌”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市场的竞争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则体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旅游产品“品  相似文献   

11.
(一)提高对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意义的认识 尽管“八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对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意义的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究竟旅游业是不是贵州优势产业的问题就存在不同的看法。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反复的强调。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为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旅游业已被公认为永远不会衰落的"朝阳产业".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稳扎稳打,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拉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建成旅游大省?记者就此采访了副省长包克辛.  相似文献   

13.
李南 《当代贵州》2009,(5):36-37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贵州应当使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强大载体;贵州的旅游业近些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判断,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广泛的认同和共识.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旅游业作为"三块长板"之一来打造,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性旅游资源大普查,作为一项重要的省情调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次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效如何、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价值意义?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旅游普查办公室主任朱立军。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最快、关联带动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山西调整产业结构 ,要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 ,大力发展。一、选择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的理由1、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 ,其独特的地形和省界轮廓线本身就是方圆数千里的旅游风景线。据调查 ,山西省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划 11个 ,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划 11个 ,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2 3个 ,其中国家级的达到 18个。另外 ,山西省还是文物旅游资源大省 ,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和“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辽金以前的地面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旅游思想与贵州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界的世界性课题。1995年4月24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共同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贵州省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把贵州建成全国的旅游大省”。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用可持续旅游发展思想来指导、武装自己,把可持续旅游发展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使贵州省旅游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贵州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应看到,与其他旅游大省相比,我省旅游收入与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并不相称,投资回报率也较低。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我省旅游产业经营格局独立分散,经营方式各自为政,信息闭塞而又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控制,以致辖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18.
总结全国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需要形成各省市区的旅游核心区,打造自己的旅游航母。黔中旅游区是贵州省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经济格局中最为重要的“核”,大力发展黔中旅游区是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旅游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又将为推动贵州旅游大发展打造“航母”、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6%和32.3%,旅游发展持续呈现"井喷"态势。发展合力空前凝聚、旅游产品供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拉动消费强劲,作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20.
贵州乡村旅游是全国起步最早、产品和市场成长较快的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组织认定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观测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休闲农业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旅游业正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