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各种原因,中俄对中亚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但双方应考虑到彼此动机的差异.鉴于这两个大国都有志于中亚的稳定,而中亚的稳定又有赖于双方旨在刺激中亚经济发展和消除中亚贫困的共同努力,因此中俄有可能、也有必要协调双方在中亚的利益.上海合作组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协调中俄之间、以及中俄与中亚各国间利益关系的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可能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产业发展和未来的经济走向带来的影响,梳理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结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经贸关系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乌克兰危机对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明确指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中俄两国与中亚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双方共同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3.
一、中俄经贸关系概况 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两国互补性较强的商品结构、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又为两国经贸发展注入了后劲。但理论上和事实上存在的“互补性”与贸易上的实际运作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差距。1991年中俄贸易额为  相似文献   

4.
俄斯力图维护在中亚的传统影响和主导地位,因而希望中国的介入有助于实现它的这一目标,但如果中国势力在中亚的上升反而削弱了俄在中亚的地位,则中俄在中亚发生摩擦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亚地缘政治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传统地缘关系被打破,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中国、俄罗斯由于自身实力的变化,以及各自在中亚目标存在异同,双方在中亚形成既融合又竞争的态势,而作为中俄在中亚共同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前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确定因素的增加,中亚可能成为更复杂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研究》2021,(3):30-50
中俄美欧互动关系是百年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战略思维和整体论有助于弥补现有四方关系研究。冷战结束以来,中俄美欧战略关系总体稳定,但又因内外环境变化而发生动态调整。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四方关系面临新的重要变化。中俄美欧战略互动位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四方在发展主题和命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时代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互动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战略意义。中俄美欧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主导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关系和世界事务,但有可能在互动中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获得更加主动的地位。国际社会不仅要反应式避免"新冷战",更要主动地营造新的国际合作环境和建构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将从认知、意识形态和大国关系三个角度来观察中俄美之间的关系: 一、认知 认知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在国际关系中,错误的相互理解、错误的认知是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浅析日本的中亚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与中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其中亚外交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近来展露出了强劲的势头.除经济原因外,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争夺中亚的油气资源和遏制中俄是日本积极发展中亚外交的原因所在.日本发展中亚外交有其经济技术上的优势,但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际权力结构的身份确认、加入方式和与国际体系内其它国家的关系入手,认为俄美近年来的对抗处于国际权力结构的不同层次上,不构成"新冷战",不构成对西方主导下的国际体系的替代性挑战.中俄联盟的可能性极小.国际制度安排、国际金融危机在更高层次上限制着俄美冲突的性质和范围.中国崛起比所谓"新冷战"有着更大的时代意义和体系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蒙古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起蒙美互称邻国,到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蒙,两国正式确认互为邻国.蒙古视美国为"第三邻国",认为美国是其政治和军事安全的保障.而美国愿做蒙古的"第三邻国",看重的是其在中俄之间的战略地位.近年,蒙美政治关系不断深化,特别是双方超乎寻常的军事合作引人瞩目.美国一旦控制蒙古,将形成"北抑俄罗斯、南遏中国"的战略态势,进而可使其在东亚和中亚的战略部署连成一片.对美国而言,蒙古是其在太平洋地区战略棋盘里的一颗棋子,不仅是战略遏制的基地,也是制造中国周边不宁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17日,被称为"贷款换石油"的中俄大型输油项目终于敲定.这标志着两国间长达15年的石油博弈终于突破了重重困境,有了一个较为完满的结局.回首中俄两国15年间围绕远东石油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博弈,每一轮谈判都是一场事关国家利益的针锋相对,每一份协议的签订都体现了双方寻求双赢的妥协.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以俄远东输油项目为例,从输油管线之争及石油定价机制谈判等几个方面,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双方博弈策略的精髓,发掘竞争背后蕴藏的合作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今后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依旧是"博弈-困境-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定与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中俄两国政界、学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普京政府奉行一种积极、独立、全方位、实用的对外政策。作为一种新型的,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的战略协作关系,《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思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目前的中俄关系处于300年来最好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大部类产业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产业构成、主导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以及各自产业发展的趋势等诸多角度对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异同作了分析,认为两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对双方经济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决定了自发贸易(即市场主导的商品交换)的空间,即产业互补;二是引发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现有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两国的经济关系必须从互补性贸易走向战略性合作.这种战略型合作模式不是立足于静态比较优势,而是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和动态社会收益.  相似文献   

14.
权力交接后俄罗斯能源政策走向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国际能源战略格局正酝酿深刻变化,俄罗斯能源政策也经历着重要调整,中俄能源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新形势,中国要正确看待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困难与长远前景,适时调整思路,制订对俄能源合作的总体战略,特别是要综合考虑国际能源价格走势与国内能源价格政策改革之间的平衡,在对俄能源合作的价格谈判中确定根本原则;协调中俄在中亚能源开发与外运中的利益,努力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苗炜 《新民周刊》2012,(2):84-84
我身边有两个阵营的朋友,一边是天天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总要去看中医调理一下的;另一边是天天跑步锻炼身体,经年累月也不会去医院。两边朋友相安无事,但只要一提中医,两边就掐起来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中亚地区格局不能使用"大博弈"的模式予以解读,复合的权力结构模式可能更具有解释力.具有传统影响力的俄罗斯、崛起的中国、强大的美国以及区内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一起构建了中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网络.中亚国家从国际政治行为客体到日益具备行为主体特征的身份转变,是形成这种地区格局的重要原因.就中国而言,以一种合作性的多边主义为原则,推动各方以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实行开放型的合作,营造和谐的中亚地区,是一个较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俄均为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的邻国,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的广泛互补性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面对当今不断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两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和把握好双边合作中出现的有利形势和机遇,不断提高中俄经贸合作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全面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不仅对双方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稳固两国国家关系的物质基础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中俄经贸关系概述 近年来,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指导下,中俄关系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中俄之间稳固的政治军事关系给经贸关系也创造了良好条件.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之后一直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2003年中俄贸易量达到157.6亿美元.今年中俄贸易量有望突破20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9.
中俄两国正式交往不过四百年的历史,却往往彼此为镜,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中俄两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及民族性格并不相同,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曾经具有某种相似性。早在古代时期,草原文化就影响过东斯拉夫和华夏民族,到13-14世纪,中俄两个民族都处在蒙古帝国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其文化和治理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俄两国,不仅如此,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经蒙古人传到俄罗斯。因此可以说,在中俄两国正式成为邻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彼此影响和相互认知了。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研究》2021,(4):148-175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越来越紧密。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表征。就太空技术而言,以2014年乌克兰危机为分界线,中俄太空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作由浅入深。在太空外交方面,两国相互配合,为预防太空军备竞赛与太空武器化开展密切合作。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针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同时,两国太空合作也势必塑造太空地缘政治,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俄太空技术合作,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俄太空合作是应对太空地缘政治挑战的必然结果,对于维护太空多极化与总体稳定的中美俄太空三角关系、维护太空的"全球公地"地位与属性,制定未来公平公正的太空治理规则,从而确保太空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俄太空合作,尤其是建立联合月球科研站,是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尝试,也是中国为变革太空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中俄太空合作的扩大与深化,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