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机关为了正确处理案件,必须运用证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才能防止冤假错案。所以证据是认识案情真相的关键,各类诉讼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证据进行的。然而要获取真凭实证,把握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却是一项艰苦细致和非常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司法人员所承办的案件,一般不会是亲自耳闻目睹的事实,是社会上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从认识上来说,他们通常不可能预先了解案件的事实,因此,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司法人员经过调查访问所取得的证据材料,往往是片断的、表面的,有可能先入为主、凭主观…  相似文献   

2.
张中  石美森 《证据科学》2012,20(1):13-20
在事实认定日益科技化的现代诉讼中,科学证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人们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科学证据证明力的误解和盲从时有发生。事实上,科学证据的"科学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科学方法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在操作层面上,检材的收集保管过程、鉴定设备和方法以及专家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操守对科学证据的证明力均有重要影响。作为新一代的"证据之王",科学证据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证明价值,但仅凭科学证据定案是很危险的,从而需要给科学证据设立补强规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证据科学的要素。本文认为,证据科学必须是多学科的,或者整合性的。如果我们分享彼此基于证据的推理方面的思想和经验,我们都会受益于稳固确立的证据科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证据科学的要素。本文认为,证据科学必须是多学科的,或者整合性的。如果我们分享彼此基于证据的推理方面的思想和经验,我们都会受益于稳固确立的证据科学。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证据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官评价科学证据证明力知识不足的问题,正在挑战人类经过不懈追求才拥有的裁判智慧,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证据具有不同于其他证据形式的特定蕴含和证据规则。“语义结构与证据功能”的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科学证据的含义、特征以及宏观定位,这是建构科学证据规则的基础。科学证据的语义、语法和语用分析表明,科学证据是运用具有可检验特征的普遍定理、规律和原理解释案件事实构成的变化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6.
《证据科学》2007,15(1):250-254
  相似文献   

7.
本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证据法学、法庭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以法学研究人员、法庭科学鉴定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各学科先进的科研成果、基础理论研究和鉴定经验、相关学科法律问题探讨。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该学科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9.
2007年12月29日上午,"《证据科学》杂志首发仪式暨首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贵宾厅隆重举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霍宪丹局长,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方向主任,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犯罪研  相似文献   

10.
郑林涛  艾群 《证据科学》2008,16(1):F0002-F0002
2007年12月29日上午,《证据科学》杂志首发仪式暨首届北京高校证据科学博士生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贵宾厅隆重举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霍宪丹局长,中国法学会研究部方向主任,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刘桂明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樊崇义教授,诉讼法学研究院顾永忠副院长,科研处卫跃宁副处长等与会祝贺。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证据迅速"蹿红",说明了人们对科学有极高期待。但现在人们对科学证据有奉若神明之趋势,这又人为制造了证据理论的另一混乱局面。从历史根源、法律根源、科学根源及社会根源等四个方面剖析人们迷信科学证据的原因,然后讨论科学证据回归理性的途径,让科学证据走下神坛,与其它证据携手共同维护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3.
论命题与经验证据和科学证据符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继成 《法学研究》2005,27(6):33-51
在逻辑学上,证实与证明不同,证实只能显现一个命题之然,而证明则可以显现一个命题之所以然。法官要想获得一个完整的内心确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必须知其所以然,因此,诉讼证明活动中,一个命题的核证性标准由真的证实标准和证明标准有机构成———命题与经验证据符合就是真的证实标准,命题与科学证据符合就是真的证明标准。与保证性标准意义下的真不同,这里的真总是自以为真,是感觉为真,具有相对性,是可错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证据何以可能——兼论常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证据是诉讼证据的当代特征.它是对常识证据的超越,但超越并不是否定,并不意味着常识证据退出了诉讼舞台.在诉讼过程中,人们优先使用的仍是常识证据.“科学将会将经验常识从事实认定中彻底清除”的断言有所偏颇.科学的发展使科学证据呈现出开放性外延,与此相适应,其内涵应受到较少限制.科学证据由物证、书证等法定证据转化而来,其转化的途径就是在证据的收集、生成、举证、质证环节使用了科学原理、技术和方法.这些环节犹如跨栏赛中的障碍,又如流水线上的过滤器,只有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制约作用,科学证据的本质属性——科学性才得以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杂志介绍《证据科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期刊,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目前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28页。邮发代号:82-878。  相似文献   

16.
现代司法越来越多地利用乃至依赖科学证据,但科学证据在帮助司法机关发现事实的同时,也暗藏了巨大的风险。随着专家垄断事实的常态化和普遍化,专家与法官角色出现混同,首先重创了程序正义。而法庭上的坏科学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以科学掩盖事实,又使实体正义屡遭挫败。为了化解上述风险,既要重申法官自由心证的权能,更要帮助法官掌握科学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引入中立专家以弥补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法官独立于专家而进行的自由心证,除了实现个案正义,还有效地关注了社会正义,即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公共价值。总之,在司法领域,科学专家永远只是帮助法官发现事实的“仆人”,法官才是事实认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18.
纵博 《法商研究》2024,(1):150-167
对于科学证据的审查有遵从模式和教育模式两种不同模式:前者要求裁判者应当尊重科学证据,一般只要求对科学证据进行形式审查;后者则在为裁判者提供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要求裁判者对科学证据进行实质审查。我国的科学证据审查总体上属于遵从模式。随着新类型科学证据的增加以及科学证据范围的扩张,我国的刑事法官在维持原有形式审查的基础上,必须对科学证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质审查,仅进行形式审查无法保障科学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法官作为非科学专家的普通人,对科学证据的审查无法达到科学界的同行审查水平,故其审查并非从科学视角对科学证据原理的检验,而只须从诉讼证明视角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可靠、该原理是否被正确适用。原理的可靠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原理是否明确、是否有可信证据证明原理的可靠性、是否存在对原理的根本性争议几个方面;原理适用的正确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科学证据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和计算方法、专家对意见的论证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的要求。在科学证据的审查中,多元专家的参与有助于法官的实质审查,但应对不同类型专家的功能进行清晰划分;专家的辅助性意见应予以公开并接受异议;同时应保障法官对科学证据的独立判断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11,(2):77-77
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是经有关司法机关审核登记,由具有从事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司法鉴定人员组成的司法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一、杂志介绍《证据科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期刊,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目前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28页。邮发代号:82-8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