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8,(5):4-6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部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张伟 《现代法学》2015,(2):25-31
人权和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代名词。人权和法治已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中国的不断强盛,对人权和法治认识的不断演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权和法治逐渐开始呈现同步、协调的发展趋势。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价值。中国已经是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大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必须扛起人权旗帜。人权是一项特殊的权利。面对未来,我国还需要继续健全人权保障体系,诸如完善人权法律制度,考虑设立国家人权机构,协助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促进和保障人权,有组织地开展全方位的人权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光做得公正不够还要连程序都公正得无可质疑 ■刑事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又一次重要改革完善 ■我们相信公平正义的阳光必将照耀每一位公民 ■立法过程需要通过反复博弈来寻找妥协与共识  相似文献   

4.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于2004年在我国成为宪法原则,并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各个领域推动和发展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内涵是尊重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任何人受到人的待遇.保障人权的主要义务主体实质上是政府,因此,要求国家不仅通过立法、行政活动推动人权的进步和发展,而且要求立法、行政活动在保障人权的程序规则下运行.由于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生权力与权利、权利与权利的冲突,又由于在权力与权利冲突中受害的总是权利享有者一方,因此需要在权利受侵害时予以救济,即所谓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公正、民主、科学的程序就是处理权利与权力冲突的不可或缺的救济措施.倘若立法者制定违反宪法、侵犯基本人权的法律,行政主体违法行政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刑事检控机关非法剥夺受刑事追究者的人身自由,公民将如何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的侵害或可能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关系的视角,探析我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的法理意蕴,应当强调公民是人权关系的权利主体,而国家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义务主体。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中担当义务主体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同时要正确理解国家概念及其变化、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人权主体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关涉权利平等问题,个人人权、集体人权和群体人权的性质各不相同。人权的分类既有传统的分类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分类方法,国家尊重人权的义务和保障人权的义务是两种内涵不同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检法机关超期抵押一直是引人关注、引入话病的话柄,是司法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敢的现象之一。自2002年底始,中国最高公检法机关开始联合协调行动,认真依法甭理超期抵押,截至2003年底,超期抵押现象得到基本解决。然而,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在实法和法律的基础之上和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下,从根本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2,(7):43-43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全社会更应给予高度重视,为贯彻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作出贡献。人权是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作为公民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涵盖了公民人身权利、政治权利、民主权利等与人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权利。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断有仁人志士想冲破封建思想和专制制度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致力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1日,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法律援助新规定是《刑事诉讼法》修正的亮点之一,体现在第34条、第267条、第286条中。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法律援助规定的变化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了法定援助对象范围。法定援助对象增加了犯罪嫌疑人。法定援助的特殊群体增加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且增加了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被告人。二是扩大了依申请援助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10.
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我国宪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平 《法学家》2004,(4):13-17
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其意义不仅在于为国家施加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宪法的发展奠定了明确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就刑诉法本身的概念和内涵来讲,它是限制和规范公权力的一部法律,同时它也是保障民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一个法律。刑诉法之所以有"小宪法"的称谓,正是由于这是一部贯彻落实宪法的保权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这部法律,它既成为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也成为刑事诉讼的最基本任务,还意味着这一原则要贯彻到刑事诉讼的每一个阶段,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刑诉法好像与老百姓没多大关系,但实际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刑事犯罪猖獗,老百姓没有安全感,便谈不上幸福感。另外,刑事犯罪一旦发生,你可能成为本案的被害人,可能成为本案的证人,也可能成为鉴定人  相似文献   

12.
张先福 《政法学刊》2005,22(5):85-87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重大突破。当前公安民警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要把 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权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8,(5):7-8
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强经济立法和相关立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4.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来源,公民基本权利是对人权的宪法化。人权保障条款的入宪要求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为各国家机关。人权保障条款对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宪政体制,而其关键在于宪政理念的转变、解决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的实施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范意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海良 《法学杂志》2006,27(4):141-14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在我国宪法上的确立并非仅出于功利主义考虑,而更在于申明了宪法之为宪法的规范意涵.一方面,它在确立公民权利正当性来源的同时,明确了我国宪法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它不仅深化了权利理念,为完善公民权利的救济与保障提供了宪法支持,而且设定了国家权力的最高道德,确立了国家权力的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16.
在刑事案件中“尊重和保障人树”,是此次刑诉法修正案中的重点。这次刑诉法的修正案草案,涉及面甚广对很多问题的解决均有所涉及。仅以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例,修正案第二条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氧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中共中央向社会公布《修改宪法建议》(征求意见稿)之后,引起法律界内外的极大关注。经过全民讨论,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将《建议》(草案)提交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常委们一致决定将常委会通过的以《建议》为基础的《宪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3月14日,《宪法修正案》(草案)经过代表的认真审议,获得高票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中的律师,出于法律人的职业本性,将参政议政的热忱化为积极参与修宪的实际行动,无论大会、小会,他们都认真发言,不仅对这次修宪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法理上阐明修宪的必要性,还对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本刊选择部分发表,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坚定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拳拳之心。(文中标题均为编者所加)——编者  相似文献   

18.
杨海生 《法制与社会》2013,(23):251-252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主线对原刑诉法进行多方面的修改。新刑诉法保障辩护律师的执业权利。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和人身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2012年新刑诉法提高了我国人权司法保障的水平,这是我国人权事业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保证宪法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促进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庄严承诺和郑重宣示,是标志我国政治文明和宪政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权保护原则的入宪,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深远的。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全面落实人权保护原则,是检察机关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职责所在。尊重保障人权必须树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作为构建一国法律体系基本依据的母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宪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