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与大国关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2008年10-12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平升,由1.1先降至0.8,再升为1,10月美国对台军售使双边关系恶化,12月中美战略对话又使两国关系好转;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平升,由1.9升至2.1,其间两国首脑多次会晤;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8,主要外交事件是10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俄罗斯;中英关系变化为平升平,由5.2升至5.3,其间两国中高层进行了会晤;中法关系变化为平降降,由6降至5.3,1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使双边关系恶化;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4,其间两国进行了军事交流;中德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8升至5.9,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推动了双边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2007年4~6月相关资讯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实际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平平降,由1.9降至1.7,两国围绕人权、西藏、国会议案等问题发生一系列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平升,由-1.3升至-0.6,温家宝总理访日、东海问题磋商、胡锦涛主席与安倍晋三首相在德会晤促进了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7.8,期间的主要事件是吴仪副总理访俄;中英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4.9,期间的主要事件为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和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访华;中法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6.3,期间中法外交主要事件为胡锦涛主席与萨科齐总统在德会晤;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3,期间的正面事件有印度舰队访华和中国副外长戴秉国访印,但双方就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官员访华签证一事发生纠纷;中德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8,期间德国总统克勒访华,但双方就德国联邦议院通过涉华劳教制度议案一事发生纠纷.这表明,预测组于2007年4月所做预测的平均准确率为86%,平均分值误差为0.02.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2009年1-3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升降降,由1先升至1.1,再降为0.6,1月奥巴马甫任美国总统,双方联系密切,而2、3月美国就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多次生事,使两国关系恶化;中日关系变化为平降升,由2.1降至2,其间两国就东海和钓鱼岛问题发生纠葛;中俄关系变化为平降平,分值由8降至7.8,主要负面事件是"新星"号货轮遭到俄方炮击,中方进行交涉;中英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3升至5.5,1月温家宝总理访英;中法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3;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4,其间两国发生贸易纠纷;中德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9升至6,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2008年1-3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平降降,由1.5降至1.1,两国就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出现一系列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平升平,由0.7升至0.9,中日战略对话和国务委员唐家璇访日使双边关系稳中有升;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8,3月俄罗斯总统换届,期间两国没有出现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2008年4-6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升升,由1.1降至0.8,又升至1.1,两国就西藏问题和经贸问题出现纠纷,同时各级官员交流频繁;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升平,由0.9升至1.7,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使双边关系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2008年7-9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平升降,由1.1先升为1.2,再降至1.1,布什总统8月出席北京奥运会使双边关系上升,但是9月两国围绕宗教问题和达赖问题发生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升平,由1.7升至1.9,期间两国首脑会晤使双边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2007年10-12月相关资讯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平升,由1.3升至1.5,两国虽然围绕达赖问题发生纠纷,但是在台湾"入联公投"问题上有合作;  相似文献   

8.
大事综览     
2005年7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胡锦涛出访俄哈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胡锦涛主席于6月30日至7月6日对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胡锦涛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联合公报》以及能源、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联合声明》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是胡锦涛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取得的重要成果。访哈期间,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中哈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了促进睦邻友好和…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已正常运转多年,它对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本文特对这一机制的形成和运作作一介绍。 1992年12月,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加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双方商定保持各个级别的经常性的政治对话,包括高级对话”。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保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交流”。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又指出,双方“愿意继续定期举行频繁和建设性的高层和最高级别对活”。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时,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同年12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并为此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现将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权威经济预测机构沃顿计量经济预测协会(WEFA)今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报告认为,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可望稳步增长,分别由去年的3.2%升至3.7%和4.0%;今年全球物价趋稳,失业率与去年持平;世界贸易持续增长,将由去年的5.9%增至7.0%。 一、美国经济增长将由强劲转趋缓和。今年美国经济可望再度实现温和但稳定的增长。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