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国,一种开数仅有普通报纸一半的报纸──小报,使有丑闻的政坛人士心惊胆战,报纸也因此时常拖入官司中,制造了一幕幕轰动效应。小报已形成英国特有的大众文化。小报骚扰最强烈的,首推英国皇室。皇室在英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声望。英国报界传统上不采访、不刊登宫闺私事。应该说这时的英国小报是很注重维护皇室的尊严的。正因为如此,深宫内幕在英国人心中很神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也随之被搁置。自80年代以来,小报多次报道有损皇室容颜的新闻,使皇室很恼怒。小报偷拍戴安娜王妃在海滩和健身房的清凉照,还宣传查尔斯王子…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王储查尔斯与其分居妻子戴安娜之间的恩恩怨怨和英国君主制的命运一向是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自从两年前,由前小报作家莫顿撰写的《戴安娜——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书出版以来,英国便正式形成了两大党——一个是以储君为首的储党,一个是以王妃牵头的妃党。两党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都在竭力争取民众支  相似文献   

3.
世界大都会     
戴妃偷情传有影带为证查尔斯王子出书批评父亲 英国皇室再传丑闻《世界新闻报》9日报道一名情报人员声称,他曾拍摄到戴安娜王妃与其马术教练修易特做爱的画面,而查尔斯王子也将出版一本书,透露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对他施加严厉的管教。  相似文献   

4.
英国最著名的百货公司是哈罗滋。这个公司的老板是埃及人,他叫什么不重要,你只要知道香消玉殒的英国王妃戴安娜,和她生前的情人邓迪先生就够了。直说吧,哈罗滋百货公司就是戴安娜情人的父亲开的。可这个人特别怪,他在英国如此出名,而且大受欢迎,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外籍人士的身份。他不入英国籍,还是英国人不接纳他,说不清。这让许多人很纳闷。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2003,(2)
全世界的男人奇迹般地在一件事上达成共识,这就是:都为英国戴安娜王妃抱不平。那么一位绝代佳人,查尔斯王子居然“根本不用”,却对那个比他更老,长相困难的卡米拉情有独钟!除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缘由外,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王妃是王子的老婆,王妃是个什么样女人,只有王子最有资格为其评估情感分数,全世界隔岸观火或只可远观不可手动的男人有什么资格为他瞎操心?而卡米拉则不同,她有情人特质,会给王子以永远新鲜的东西,像盒装牛奶广告那样,新鲜得令你总有吃奶的冲动。哲学家所谓“距离即美”,王菲低吟的“只爱陌生人”,从…  相似文献   

6.
郭明 《新青年》2002,(6):28-29
邂逅那是晚秋的一个周末,太阳依旧暧洋洋的,天空如刚被水洗过一样清澈、蔚蓝。我的心情如天气一样美好,拿着我刚完成的一篇小诗哼着轻快小调到2楼《田园风》校报编辑部投稿。编辑部里坐着两个女孩,正在讨论查尔斯和戴安娜的灰色爱情。“两位小姐好!我写了篇小诗,麻烦两位给审阅一  相似文献   

7.
传闻中戴安娜王妃与退役骑兵詹姆斯·海威特爆出的一段恋情。 不久前,一本叫《恋爱中的储妃》(Princess In Love)的书在英国面世,作者安娜·柏士达是无名小卒,不过当中的男主角,曾教戴妃骑马的前宫廷骑兵詹姆斯说,他曾与戴安娜相恋达5年,更要命的是,他与戴妃曾发生了性关系。 《恋》书刚出便被抢购一空 这本192页的书极具爆炸性,初版的75000本书理所当然被抢购一空(每本售价  相似文献   

8.
十年瞬间和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如今,“辽宁雄风”威震寰宇,令世人刮目相看。在体坛,“马家军”称雄霸主的辉煌业绩,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侨界,辽宁省侨联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十年历程,被侨胞广为传诵。 1994年3月23日,对辽宁省侨联来说,具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案,导致50多人丧生,700多人受伤。同月21日伦敦地铁再次发生爆炸事件。警方和媒体都认定恐怖嫌疑犯是英国本土的穆斯林。英国穆斯林①究竟怎么啦?2005年英国齐德书籍有限公司在英、美联合出版发行了塔赫·阿巴斯主编的《英国穆斯林:压力笼罩下的社团》②论文集,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参考答案。首先,该书详细介绍了英国穆斯林的诸多思想观念。(1)圣战观。“圣战”是挑战压迫者、建立伊斯兰统治的一种手段。对许多英国穆斯林来讲,“圣战”有两层含义。一是向那些威胁伊斯兰生存的人发动一场“穆斯林战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26日、27日,无论大自然的气象如何,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大剧院内,都会有美丽的“蓝天”做背景,“蓝天”之中,更会有220只美丽吉祥的“小鸟”张开翅膀,载歌载舞,快乐飞翔——应国家大剧院邀请,中国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将在这里参加“2009年北京国际儿童戏剧季”,献上大型公益童话歌舞晚会《我要飞》。这是国家大剧院自建成以来首次迎来幼儿艺术团体,更创下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儿童歌舞剧的最大规模。  相似文献   

11.
与一生至爱共结连理好呢,还是当国王好?查尔斯王子的选择是国王。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王子对朋友表示,不打算在其情人康米拉.帕克.鲍尔斯离婚之后跟她结婚。 《太阳报》说,女王的枢密院的成员已警告这位46岁的王位  相似文献   

12.
从皮诺切特被拘禁看智利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10月16日夜间,英国警方应西班牙政府的引渡请求,拘禁了在伦敦一家私人诊所就医的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这一事件除在英国、智利和西班牙3个当事国引起激烈的争论外,在美国也引起不少的议论。《纽约时报》社论认为,皮诺切特不享有豁免权,而“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3.
撒切尔政府执政近十年,政绩卓著,世人侧目。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由于切中积弊,已消除了延续多年的“滞胀”,“英国病”基本成为历史,整个经济出现了战后以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外交上作了积极的调整,改善了英国在世界事务和东西方关系中的地位。但现政府在国内经济和社会政策上不少难题有待克服,外交上能否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而进一步真正地“向欧洲靠扰”,也是它面临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4.
4月9日英国大选揭晓,保守党在下院以336席多数获胜组阁,梅杰再次出任首相,创造了自1822年以来英国一党“四连冠”组阁的纪录。这次大选是在英国经济出现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衰退、对保守党相当不利的情况下举行的,但由于保守党对外调整政策,对内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提出减税政策和福利政策,得到金融企业界的支持,终于击败与其竞争激烈、一度旗鼓相当的工党,获得大选的胜利。一梅杰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在国内积极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和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 (一)增加公共开支,重视福利事业。为改变保守党前任政府不关心人民福利的形象,梅杰上台后大力强调保守党旨在建立“无阶级的”、“富于同情心的”社会,使人人“有选择的能力,有拥有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 在英国策划和美国积极支持下,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于七月五日在伦敦签订了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协定。向年九月十六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新加坡作为一个州,_勺日入马来西亚联邦。一九六五年三月八一十四日塔斯社驻曼谷记者高尔基·维斯林应马来西亚全国报界俱乐部的邀 请,于三月八日到达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作为期一周的“访问”, 他是第一位前来新加坡“访问”的苏修记者。 苏修记者在访马期间,除拜会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付总理拉扎克 以及新闻广播部部长等人外,亚“访问”新加坡,沙巴等地…  相似文献   

16.
大事综览     
20 0 4年 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情报门”在英美再掀巨澜。近来 ,有关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即美英等国对伊动武的理由是否成立这个问题再次在英美引起轩然大波。 1月 2 8日 ,负责调查前英国武器专家凯利死亡事件的英国高级法官赫顿正式公布了调查报告 :认定凯利系因精神压力过大而自杀 ;英国广播公司 (BBC)记者吉利根在报道中称英国政府在有关伊拉克武器的情报文件中做手脚是“没有根据的” ;BBC管理层有严重失误 ;布莱尔政府在情报上“不存在不诚实行为”。赫顿在公布报告前声明 ,这次调查的范围不包括英国政府对伊…  相似文献   

17.
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赢得了英议会大选,实现了工党百年历史上首次“三连胜”,布莱尔本人也成为英战后连续三届当选首相的第二人。但是,布莱尔也很可能是步撒切尔夫人后尘被迫在第三任期内提前让位的首相,其执政地位在大选后即开始动摇,英政局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布莱尔执政地位面临严重挑战。由于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工党虽赢得“三连胜”,布莱尔却面临党内“逼宫”,其执政地位处在动摇之中。大选揭晓的5月6日,布莱尔在组织新内阁时,即被迫放弃要减少副首相和内务大臣查尔斯·克拉克部分职责及将露丝·凯利调往财政部的成令。接…  相似文献   

18.
1888年9月,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1—4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文莱,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又卷土重来,1946年7月,文莱再次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9年9月,英国迫于形势,让文莱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邦”,但文莱的国防、外交与内部治安仍由英国控制。1971年5月,英国与文莱签订条约,规定文莱享有“完全自治权”,但文莱的外交仍由英国控制。1979年,英国与文莱再次谈判,并达成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查尔斯当然不是英国王子,但他的家庭却富有得足以使他过上王子般的生活。在他的周围总是环绕着一群美丽的女人,从好莱坞女星到酒吧女招待,他一见就  相似文献   

20.
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暨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于1935年12月12日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为了进一步顾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之民族大义,进而向世人说明兵谏蒋公,既非“叛国”,亦非“赤化”,断然决定陪同蒋介石乘飞机途经洛阳返回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