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2.
任学丽 《党史文苑》2007,2(12):23-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日军很快便将重庆锁定为其战略轰炸的主要目标.日军轰炸彼时的重庆,具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以炸迫降"、"以炸迫和".对这一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张瑾  龙海 《红岩春秋》2006,(3):24-25
重庆有史以来的一次大移民浪潮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迅速发酵,战区的人们携家带口远赴重庆,特别是“下江人”群体在重庆的确立,对重庆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庆为西南重镇,扼守着进出四川的咽喉,在国防地位和自然经济条件上,对于抗战前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蒋介石在1935年就指出:“四川在天时地利人文方面,实不愧为中国的首省,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而重庆正是四川工商业最发达,并且在模仿沿海现代化城镇建设方面最成功的内陆城市。在川政收归国民政府统辖后,国民政府又大力投资于四川的开发建设,四川的交通状况和经济环境大为改观。战时迁都重庆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分别在华北战场、华东战场向中国腹地进攻。战事急转直下,到上海沦陷时,中国已有三分一的领士陷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华中、华北的日军对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状态。国民政府于10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策全局退却的部署。会议接受蒋介石的提议,决定国民政府迁渝,远离战区。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国民政府迁都的决定,立即掀起了沿海大小工矿企业和无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向四川、...  相似文献   

4.
浙江机场建设起步于北洋军阀时期,1927年开始纳入国民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之中。一二八事变后,浙江作为对日作战前沿地位日益凸现出来,国民政府开始加大对浙江机场的建设力度。在全面抗战时期,浙江机场在抵御日军侵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遭受到日军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06,(4):55-55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汉成为重庆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武汉,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行狂轰滥炸.面对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一边组织部队迎击日军的空袭,一边决定派遣轰炸机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并散发传单,以此警告日本当局.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5,(10)
<正>红军游击改编为新四军不久,国民政府即命令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南,企图使新四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的指示,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队挺进江南,实行战略侦察、寻机歼敌,后又率二支队重挫日伪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将计就计组建先遣支队国民党军几十万兵力没有抵抗住日军进攻,相继从上海、南京、杭州撤退,刚成立的新四军主力开赴  相似文献   

7.
在史学界,大批国民政府军将领在"曲线救国"的旗号下投降日军已成定论.本文对1939-1945年投敌将领人数、所属派系、所属战区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计量结果表明,大批国民政府军将领的投敌与以下三个原因直接有关:国民政府的蓄意牺牲、国民政府敌后游击战的失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强了对国民政府敌后部队的诱降.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到1937年底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大片国土沦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4大城市相继失守,日本侵略者认为只要再占领武汉和广州,就可摧毁国民政府,赢得侵华战争的胜利。所以,武汉和广州成为日军主攻目标。日军从1938年6月开始进攻武汉,投入兵力25万,国民政府调集100万兵力进行武汉保卫战。经过4个半月进攻,日军仍未能攻下武汉。为策应武汉作战,并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时期,为了保卫战时首都免遭日机空袭,国民政府曾在重庆周边地区修建、扩建了数个机场,并派中国空军部队进驻。在重庆大轰炸期间,侵华日军将这些机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急欲摧毁,以扫清空袭重庆的障碍。为了保卫机场免遭日军破坏,中国空军在这些机场上空与来犯的日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空战,发生在1940年5月20日,地点就在梁山机场上空。  相似文献   

10.
正1938年11月8日,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十时半发空袭警报一次,至十二时始解除。下午一时又发一次,不到二时已解除。两次敌机均未到重庆市空,看晚报始知成都首次被袭。"这一天,中国空军的飞机与来袭日机在成都上空对峙,展开了蓉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空战。山雨欲来风满楼1938年2月18日,日机9架空袭重庆附近的广阳坝机场。随后,日军不断派出飞机深入四川收集地貌、气象资料,并绘成飞行地图,为日后大规模轰炸我大后方作准备。9月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  相似文献   

11.
聂建文 《实践》2014,(10):26-26
<正>"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 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2.
福清战役     
福清沦陷后,日军四十八师团津川部队的一个加强大队盘踞在此,他们在西门、过溪山、城北玉屏山、城内凤凰山等地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图固守。1941年5月1日,省保安纵队派一团、二团和第一独立支队等部接手闽江右岸的防务。随即部署了反攻福清战役,以策应闽江左岸主力部队作战。 反攻福清的战役在5月13日午夜后打响。省保安一团、二团、福清县保安队和以群众性武装面目出现的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梁山县境内的"水泊梁山"是《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聚义之地。历史上,许多英雄好汉的故事在此上演,这儿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写满传奇。抗日战争初期,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又发生在"水泊梁山":1939年8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600名"好汉",在师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指挥下,创造了一个在与敌兵力相当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奇迹,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政府嘉誉为"模范歼灭战"。狂傲日军把"扫荡"当作"旅游嘉年华"  相似文献   

14.
七七事变后,陈独秀被国民政府作为政治犯提前从南京监狱释放。当时,陈独秀本想回到党内,但在延安的康生、王明骂他是"汉奸",个性倔强的陈独秀感到失望。南京、武汉、长沙相继被日军占领后,陈独秀和妻子潘兰珍一道流亡到重庆近郊江津县。  相似文献   

15.
破灭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当日下午14时,中国航空委员会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命令中国空军投入战斗。8月14口中午,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在大队长高志航的率领下刚刚飞抵杭州笕桥机场,就接到日军9架轰炸机突然来袭的消息,还没来得及补充油料的中国空军战机立刻升空迎敌。此时,日军飞机正在空中“漫步”,左顾右盼地寻找攻击目标。高志航一马当先,迎着一架日机猛扑上去。骄横的日机毫不示弱,也迎头冲来。眼看两机就要相撞,胆寒的日军赶忙躲避。就在这一瞬间,高志航成功“咬”住了敌机的尾巴,射出复仇的子弹。敌机应声爆炸,变成一团火球坠落下去。亲眼目睹大队长击落敌机,中国飞行员  相似文献   

16.
1944年10月,一架日本战斗机坠落在东山县铜陵南门的海边沙难上。东山军民闻讯后,立即进行围捕。驻扎在南门海堤边“先生公庙”里的国民党“国民兵团”一队官兵持枪捉拿日军飞行员。日军飞行员惊恐地躲在飞机里,发现一群国民党“国民兵团”部队,立即进行顽抗,开枪射击。国民兵团勇敢冲在最前面,爬上飞机的军人孙忠,不幸被日本飞行员射中壮烈牺牲,一位姓林军人身受重伤。  相似文献   

17.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有一颗没有爆炸,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由于爆炸的那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所以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  相似文献   

18.
1937年1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一一五师主力在广阳镇和沾尚镇之间,毙伤日军千余人。图为一一五师在广阳战斗中的阵地1937年11月9日,太原陷落。日军将抓到的大批中国人分别驱赶到一处后,便集体屠杀中国首都南京鸟瞰。炮声已侧耳可闻,昔日的光彩已黯然失色1937年11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江南指挥部(后称苏北指挥部)。图为指挥陈毅(左3)、副指挥粟裕(左4)在行军途中1939年11月12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在河北省完县黄石村逝世。1941年11月4日,日军…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般认为,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战后他被判绞刑.松井石根罪有应得.但当时真正指挥日军行动的不是他,而是天皇的一位亲戚——朝香鸠彦亲王,这一点却被后人所忽略.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在进攻南京之前训诫士兵,南京是中国首都,攻占首都是世界性事件,故须慎重研究.可见,这时松井并没有做屠城的准备.但是,朝香鸠彦12月8日抵达战地听取报告后,立即下达了"杀死全部俘虏"的密令.他还指令下属违背松井命令,让所有日军入城,自行安排住宿,使大屠杀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美瑜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当时,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庭长,肩负着对日军战犯进行历史审判的重大责任.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共办案52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主审罪大恶极的日军战犯谷寿夫、酒井隆;对令人发指的"百人斩"杀人竞赛者向井敏明、野田毅以及田中军吉的审判,并使之伏法,也是在他手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