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当今国际环境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各种机遇和条件。中国应制订正确的对外战略,以使中国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和平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具有重大意义."和平崛起"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正确认识中国在和平崛起道路上国际国内的主要矛盾,用和平的方式化解崛起道路上的矛盾,超越用战争或扩张崛起的历史规律,我们就能够走出一条全新的中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这是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是中国在自身迅速崛起进程中寻求世界共赢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在世界上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现阶段中国实现和平崛起, 就要在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互动中把握机遇,创造崛起的环境和条件,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抉择"和平崛起"之路,昭示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宣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崭新的大国崛起的模式。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有: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确立"和而不同"的外交新理念;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以"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争取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平崛起"的中国外交要正确把握发展、主权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致力于国际机制化生存和发展;要正确把握与处理中美关系;要正确把握"和平崛起"与祖国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围绕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就中国融入国际体制这样一个热点问题,从国际法律秩序的角度谈一点个人见解。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国际体制可以归结为国际法律秩序。当代的国际法律秩序,主要包括共存法与合作法两大部分。一个国家,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情愿还是不情愿,都生活在这个国际法律秩序中。中国的明智选择是,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主流社会,借助国际法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国际规则中体现本国的意愿和利益;在承认和尊重现状的前提下致力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国际法律秩序。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是实践了这样一种战略选择,这也成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处于复杂的"矛盾凸显期"。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当前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在把握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回看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随着国情的改变而适时作出调整。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阐释与时俱进,紧扣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充分称赞,也是对这五年来党的科学发展方针战略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方向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逻辑起点。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又受到国际发展环境、政权稳定和财富积累这三者的影响。在此前提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已经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变。为应对和解决这一新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而生。其以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明确指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现实矛盾;其以匡扶社稷的集体智慧提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以重塑山河的使命自觉担当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与大国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际领域对立冲突加剧,特别是大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纷争,使许多全球问题的国际解决陷入僵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面临新的挑战。大国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对消除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维护世界和平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国际军事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安全机制。值得探索的是,在参与过程中,要考虑到利益标准、权力结构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并克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以及机制的内在限制之间的矛盾,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作为核心目标,从而作出科学的、渐进式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闯 《外交评论》2004,(4):22-29
本文主要论述外交决策理论的内涵、冷战后亟待解决的国际秩序论和中国应该选择和平发展安全合作的外交战略。文章认为,外交决策理论应回答世界格局、世界主要矛盾、国家定位与国家核心利益等问题。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冷战后世界两大主题没有变,但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南北关系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国家定位应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台湾问题都属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前应建设中国关于国际秩序的理论和中国外交战略理论。中国的外交战略宜提出“和平、安全、发展、合作”为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由实力、联盟政策和混合霸权三大支柱支撑,这三大支柱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其双重性又使美国的对华政策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崛起的中国要洞悉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全面发展综合实力,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以“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国际影响,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走与国际社会互相契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中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14.
共赢是各国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与现实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密度加大,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增高,为实现共赢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共赢"理念以维持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核心内涵,体现了中国为增进与其它国家间关系,实现人类共同进步的战略意志和道义,对中国外交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外交的"共赢"理念与和平、发展及合作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补充和丰富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的道路自信,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外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为谋求太空霸主地位,实施太空武器化政策,并全力加速推进"天军"建设。美国控制太空的野心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增加了核战的风险,加速了导弹、核武器扩散,给不扩散机制蒙上了阴影,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也给美国带来太空安全困境。同时,美国的太空控制战略也恶化了太空环境,妨碍了人类和平利用和探索太空。尽管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美国的太空政策,但美国的太空控制战略仍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当今国际格局处于深刻演变之中。美国谋求单极霸权阻力增大、困境加深,“新兴大国”崛起推动多极化发展,西方大国加大协调对外战略、企图共同维持对国际体系的主导权。大国关系加快重组、复杂联动,全球治理需求增多,中国的国际战略处境更趋微妙敏感。  相似文献   

17.
论均势战略     
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渚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的主观性和力量系统的复杂性,大国争霸的本质和强权政治的逻辑,是西方均势战略的主要不足.建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型均势战略,是我国战略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60年来的历程对现代国际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形成了一项相对独立并且完善的国际公务员法。随着国际社会的日益组织化,可以预见国际公务员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中民 《外交评论》2005,54(6):55-60
中美国内对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认知都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在美国表现为中国海权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中美矛盾的加剧乃至冲突并威胁美国的东亚安全,美国是否需要对中国加以阻遏;在中国表现为中国应该选择对美国的海洋霸权进行挑战还是承认现状并规避与美国的冲突。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时,力求规避与美国的海权冲突;进一步加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在安全上的相互信任;谨慎有序地推动海上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