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11月初,由“台湾长老教会”和“台湾教授协会”主导成立了所谓“台湾前途公投促进会”,极力为“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制造舆论。同月29日,“台湾长老教会”举行“台湾前途公投”活动,该组织的6000余人参加了投票;当天下午,台南市政府和“台湾长老教会”还联合举行“公授大游行”。12月5日,在台湾“三合一选举”投票的同一天,台南市政府同步进行了“台南市市民投票”活动,其中一个议题即是所谓的“台湾前途公投”,以“赞成(或不赞成)台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字样作为台南市民投票内容。台南市政府声称,举办“公投台湾…  相似文献   

2.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杨毅周 《台声》2002,(9):9-10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李伟 《统一论坛》2013,(4):46-48
苏贞昌于6月上旬赴美国访问前,谈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时称,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在7月4日举行的“华山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苏贞昌再称“‘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的核心思维,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必须要和国民党有所区隔”。  相似文献   

5.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6.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所有有关台湾的历史、法理和现实都充分显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主权独立的国家”。陈水扁的“台湾主权独立论”是一个误导民意,混淆视听的弥天大谎,更是…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在台湾上台以来,“台独”诉求日显急迫。“公投独立”“、公投制宪”“、以公投决定台湾前途”等口号屡屡出自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政要之口。但是在岛内的“公投”“、制宪”“、修宪”能否决定属于中国领土台湾的政治地位,“公投”能否使“台独”合法化?针对这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召开代表大会,为迎接台湾2000年的所谓“总统”大选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替代“台独党纲”指导民进党参加选举。“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共分前言、主张和说明3部分。前言部分声称自1992年进行的“政治改造工程”至今,“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主张部分共有7条,核心的是第一条“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其余6条基本上是围绕第一条…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所谓的《公民投票法》,这是陈水扁从“渐进”式台独向“实质”性台独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但造成台湾政局混乱,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公投台湾前途”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家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1999年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会议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再次提出“台湾是…  相似文献   

10.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个本不成问题的事实从李登辉时代,到今天陈水扁执政三年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极力推行从文化上“去中国化”,且愈走愈远,越来越荒唐。他们妄图从历史上与文化上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文化台独”对台湾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中华五千年  相似文献   

11.
继前不久陈永扁发表“台湾要走自己的路”的“台独”言论后,8月3日,他又公宣称“台湾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潜和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对岸中国讲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或一国两制,就是对台湾现状的改变,我们不可能接受,因为台湾的未来、现状改变与否不是任何国家、政府、政党或个人可以片面替我们决定的,只有2300万伟大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对台湾前途、命运、现状做选择或决定”。他还公然提出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的末来和前途。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8月3日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8月5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台声》2002,(9):4-5
连日来,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台独”言论,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分别举行座谈会,与会台胞纷纷表示,陈水扁无视台湾人民的福祉,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台独”是一条绝路,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独”在国际上是没有空间的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已经广泛承认的事实。陈水扁以“一边一国”公然挑衅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统一会损伤台湾人民的利益,事实果真如此吗?曾有人对岛内台湾同胞的心态做过调查:关于台湾的前途,是赞成“统”还是赞成“独”的问题,台湾同胞所持的态度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少数人主张急统,少数人主张急独,而80%的人则主张维持现状。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由于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台湾同胞对“一国两制”还不够了解,存有疑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台湾人民求和平、求稳定的心态。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到底怎样才能使台湾老百姓的日子和平、稳定,怎样才能把目前的现状“维持”下去呢?笔者认为,实行“一…  相似文献   

15.
陈水扁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讲话,落脚之语为台湾的前途要由台湾人民自决,“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此,陈在受到各方批驳后,又多次振  相似文献   

16.
12月6日,“台湾2019代表字”票选结果出炉,“乱”字当选,拔得头筹。正如这次票选产生“乱”字,2019年,蔡英文当局执政乏力,导致岛内乱象丛生、民怨四起。蔡英文在岛内又制造“绿色恐怖”,千方百计压制希望两岸关系走近走实走好的岛内主流民意,引发“寒蝉效应”,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台湾的前途在大陆、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  相似文献   

17.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岛内一些人鼓吹“公民投票”“自决”台湾前途的叫嚣不绝于耳。“台独”势力企图利用“公民投票”方式阻挠统一和制造“独立”,他们的图谋是决不可能得逞的。法理上的缺失“台独”势力为推动“公民投票”自决,炮制了所谓“住民自决”理论,声称台湾的前途须由全体住民自己来决定。首先应当指出,“住民自决”是“台独”分子杜撰的,国际法上没有这一理论。实际上,它是把“民族自决”理论中的“民族”一词偷换成“住民”,并加以歪曲。考察战后以来的世界历史和国际法实践,可以看出,就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变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谢大宁 《台声》2009,(9):31-35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想先以一句话来作破题式的概括.此即在政治上,“台湾前途未定论”意味的是某种政治努力的现在进行式,或者至少是未完成式;可是“台湾前途未定论”在文化教育上所指向的目标,却已经是完成式.或至少是接近完成式。换句话说,国族建构在文化教育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9.
19岁以前,我常在祖母和父母身边,听他们用家乡话同乡亲们谈论往事,怀念故乡亲友和议论台湾的现状、前途。当时在日据时期的北京,绝大多数台湾乡亲都深爱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痛恨日本殖民当局的残暴统治;哀叹旧中国的贫弱落后和关心中国抗战前途。在他们看来,台湾“番薯人”就是来自唐山、原乡的中国人;所以既爱国又爱乡,观念里没有“中国”和“台湾”的区隔和对立。我从小就是在老一辈“番薯人”这样的理念熏陶下长大,认为如果丢弃前辈们所坚持的民族尊严,就会成为他们的不肖子孙。所以不能同意叶石涛最近关于“父母的民族尊傲是错误的”那种…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