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场变色龙     
严羽 《政府法制》2006,(7):30-32
据有关资料分析,人是有双重性格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贪官亦如此,他们一面是人,一面是鬼。在他们饕餮开口,鲸吞国家、集体财产的同时,也会拿出一点钱用于公益事业。这些人被称之为“双面贪官”。“双面贪官”也确实能蒙蔽一些善良的干部群众,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伪装一旦剥去,贪官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无遗。“双面贪官”:既做婊子,又立牌坊,官场上的变色龙老百姓有一句骂“伪君子”的话,叫“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用这句话来骂“双面贪官”真是痛快淋漓、入木三分,而这也恰恰是“双面贪官”的做官哲学。他们一方面把自己乔装打…  相似文献   

2.
魏斌 《检察风云》2013,(21):22-24
田学仁在工作中深入基层,做出一些成绩,在下属和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然而,贪官就是贪官,无论他披了多少件“马甲”,依然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3.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4.
我听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贪官,酷爱金钱,尤其是现金.他专门买了一套房子,储存现金.他每天给自己定出了要贪污受贿多少钱的指标,要是这一天没有收敛到自己理想中的赃款,就会闷闷不乐.为了运送赃款,他还专门购置了一台车,专门把钱送到自己的那座"金库"中储藏起来.他的一大乐趣,就是看着满屋子的现金,痴痴发笑.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说,我国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如果再加上“公费出国”,这个比例会更高。由此联想到为摆脱教育、医疗困局,常常被提及的“财政投入不足”问题,笔者以为在“三公消费”数目惊人的背后,是财政管理的“无奈”。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本应依法依规管钱用钱,可是在某些政府官员的眼里,财政部门被视为他们个人的“出纳”和“管家”,钱往哪儿花、花多少,往往是由某些官员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也不得不被“长官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由社会体制调整和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其中令国人一直诟病不已的便是官员腐败。透视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大大小小的贪官腐败轨迹,不难发现他们中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长”——善于伪装。笔者以下归纳的十大“伪装”是贪官们日常惯用、蒙蔽组织和群众并屡屡得逞的伪装“法宝”。“专家学者”型有一部分贪官在成为党政官员之前,本来就是大学教授、技术专家或者知名学者。从政后,他们就利用专家学者这个“伪装”,大干贪污腐败之事,如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本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相似文献   

7.
一名自称有2000多万元资产的“贪官太太”以上百万元高额回报为由,骗去了四川省双流县合江镇龙井村数十户居民近20万元。据双流县检察院证实,自称“贪官太太”的郑素蓉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批准逮捕。(7月30日《华西都市报》)“贪官太太”郑素蓉实际上无业,以贪官太太的身份,仅用一  相似文献   

8.
我现在一见到有些贪官的所谓“忏悔书”就烦。 按说,贪官落马了,“痛定思痛”,作些思想上的反省,特别是对自己堕落的原因作些剖析,忏悔一下,应该要欢迎的。但我有时会觉得烦。那么,烦从何来? 这年头,由于比较讲究官员的知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历低的干部,也往往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姜德志,在谈到办案经验时说:“我工作几十年,接触大大小小贪官无数,我就没经历过一个送钱的人打死也不说的。从来没有!我总结,证实得最主动的是情人,揭发得最坚决的是小兄弟。”好像是为了证实姜德志局长的经验之谈.沈阳市财政局原局长李经芳被判刑之后也深有体会地说:“总结来总结去总结出一句话,就是小兄弟把我送进了铁笼子。”(《检察日报》2009年12月12日)  相似文献   

10.
朱国良 《中国监察》2008,(18):24-24
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红薯书记”、“挎包局长”、“最不像贪官”的贪官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表面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腐败分子一旦东窗事发,往往会让大家大跌眼镜:“呀,这人蛮老实的!”“我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啊!”这类“外廉内贪”的腐败分子精心打造工于心计的伪装,用以掩饰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掩盖违法乱纪的罪恶行为。  相似文献   

11.
当你在一些小店购物时,特别要注意“卷钱”黑手的三个毒招:首先是“撕角计——引大钱‘出洞’”。这种伎俩运用得最普遍,也最频繁,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大面额钞票来。有不少顾客拿着5元或者10元钱购物,结果,钱一到不法商家手中,眨眼间就被告知,这张钱缺了一个角,不能用。第二个伎俩便是“掉包计——偷梁换柱和你没商量”。当顾客在不得己掏出百元钞票购物时,不法商家便开始实施“掉包计”。在接过顾客的百元钱后,一边装作很“认真”地鉴别真伪,一边与店里的伙计或厨师谈着“很吸引人的离奇新闻”,当旅客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后,他们便趁机…  相似文献   

12.
方工说:“我也不赞成那种认为一个人犯了罪,注定永远是个坏人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犯罪后理当认罪忏悔,改过向善,真正这样做的人应该得到鼓励,但这不等于轻信。对待贪官的罪行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公正地处罚;对他们是否悔罪,也应听其言而观其行,根据事实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根绝那些被查处的贪官企图以虚假忏悔赢得社会同情进而骗得从轻处理的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13.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3,(29):12-13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南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14.
你是什么级?     
“你现在是什么级?”觥筹交错之间,久别重逢之时,免不了受到这样的询问;领取福利之机,安排座次之前,又免不了遭遇这样的尴尬。“级”本义是台阶,“拾级而上”也就是沿着台阶向上攀登。可是这含义一旦引申到官场,引申到生活,一旦变成了尊卑序列,变成了价值符号,那景观就“气象万千”了。级别,级别,有“级”就有“别”。一个“级”字,害多少单相思?诱多  相似文献   

15.
这贪官女儿的眼泪还多少有点黑色幽默。 不久前,笔者所居城市告破了一个贪病青案,十余名厅、处级贪官被送上了审判席。他们将贪得的钱或交给亲友窝藏,或购买房产,或化名存入银行,在反贪部门的穷追猛攻下,不但将原赃全部追回,有的还追出了一大坨“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但也有一个副厅级贪官例外,他的赃款有几百万元没有追回。为什么?因为他把赃款交给女儿,大多数被女儿“高消费”了。  相似文献   

16.
据专家观察,现在中国买房人有三个群体,一是“把买房当作投资”的民营企业老板,二是“把买房作为洗钱手段”的贪官,三是既没有房子住又没有多少钱的老百姓。房贷利率的调高增加的是第三种人的负担,打算提前还贷的也是这些普通百姓。银行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对这部分人“无异于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7.
湛江市委原书记陈同庆锒铛入狱后,曾发出“早知有今天,他们的钱我一分也不会要”的哀叹。感此,谢桂安先生在《杂文》上发表了《应该“早知有今天”》一文,以善恶有报、贪欲膨胀大祸会临头、纸包不住火等三个人尽皆知的道理为依据,推断出贪官们在作奸犯科时就应“知道有今日”。对此笔者并不完全同意,反而认为,许多贪官在胡作非为时未必“知道有今日”。令陈同庆“幡然悔悟”的是法律,那姑且就从法律讲起,从理论上讲,但凡法律都具有预测作  相似文献   

18.
袁成本  姜东良 《法人》2008,(10):74-76
即使取款机自身出了毛病,储户一旦“多取”了银行的钱,那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发生在广东的许霆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而如果银行职员“私自支取”(他们不用“盗取”这样的字眼)储户的仔款,后果会如何呢?山东省临清市农行的回答是:她(他)不用负任何刑事责任,只需被记大过就行了。  相似文献   

19.
买官卖官是权钱交易的典型表现,也是人事腐败最为恶劣的形式。近年来,买官卖官问题屡屡发生,而且买官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毒化了社会风气。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买官卖官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从个别趋向多发。买官卖官现象在九十年代初还是极个别的现象,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数量增多,层次提高,速度加快。其原因在于,从贪官手中买官的官员必然也是贪官,一旦官位到手,必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想方设法捞…  相似文献   

20.
石勇的泣诉     
1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公安分局南山派出所所长周传虎(原为永安派出所所长)有一个极为投机的密友叫张十全。张十全是咸安区矿产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该公司只有张十全一个人。说白了,就是张十全成天带着公章、证件四处骗钱、骗物,一旦钱物到手就由周传虎帮忙“兜着”,即使被骗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