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2.
革命,当然要改朝换代。建立新政权,必须接管旧政权的首都。可是,公元1949年年初的时候,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共中央,并不急于进入北平。1月31日,苏共特使米高扬秘密飞抵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毛泽东向他通报中共部署时曾表示:不急于进城,不急于建立外交关系,要“先打扫房子”。当时,米高扬不大理解毛泽东这一比喻。与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不同,苏共夺取政权是从进占大城市开始的。可是中国老百姓都懂,接管一座房子,不等于这个房子就能待客了,还要打扫卫生,除旧布新。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纵览》2011,(12):14-19
红军何去何从?1935年12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了八天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提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思路: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先发展,后巩固。1936年1月3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延长会议作出部署,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将红一方面军全军1,3万兵力全部投入东征。随即,1936年2...  相似文献   

4.
据现今权威史著记载,1936年3月12日东征红军总部在大麦郊召开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东征红军兵分三路活动,一支南下,一支北上,一支留晋西牵制敌人。证之以国共双方留存下来的有关红军东征的一手史料及参加过东征的周士第、萧向荣、童小鹏日记可知,这一说法舛误之处甚多。红军东征分兵会议应是召开于1936年3月13日,会议地点应为山西省隰县(今属交口县)宋家庄,会议决定派一支红军沿同蒲路南下打出外线。东征红军兵分三路活动的局面是此次会后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谷峰 《党史文汇》2005,(4):54-54
上党战役,是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不久,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打的一场自卫反击战役.该役一举歼灭阎锡山军队3.5万余人,收复了屯留、壶关、襄垣、潞城、长子、长治等上党6城.然而,在上党战役起始时间上,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驱两万五千里,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后,革命形势仍很严峻,发展方向面临着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巨大胜利,是粟裕、谭震林等充分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直接指挥的结果,也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后,毛泽东在领导全党全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之际,一直密切注视着苏中局势的发展,认真倾听和吸收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及时而正确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是苏中战役胜利的首要原因。回顾这段经历,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在战争年代虚心听取下层意见的民主作风,充分调动和发挥前线指挥员的聪明才智的领导艺术,认真总结战争年代我党上下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一心夺取胜利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尊重前线指挥员的意见,适时进行战略调整。苏中战役前,毛泽东认真倾听和  相似文献   

8.
19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即将开始向长江以南进军,毛泽东也开始考虑解放台湾的问题。这年年初,他分析台湾的情况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显然,毛泽东认为解放台湾不像解放大陆那样,把军队开去就行了,而必须先解决渡海作战问题,还要认真对付美国插手问题。关于前一点,毛泽东提出筹建一支可用于战斗的海军和空军。至于第二个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革命力量愈强大、愈坚决,美帝国主义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也就愈小。因此,他主张要准备对付美国的武装干涉。他说,这种准备是必需的,有此准备即可制止帝国主义的干涉野心,使其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并且,“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与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作战计划之内的”。根据经验,毛泽东判断,美军不想直接卷入中国内战,只是间接干预。其它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目前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出来冒险。后来,局势的发展证明毛泽东的判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华小勇 《党史文苑》2012,(11):16-21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粟裕大将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导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活剧,取得了一系列经典战役的胜利,比如车桥大捷、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都堪称经典,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粟裕在战争中的表现,作为军事统帅的毛泽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上述经典战例还做过精妙的点评。车桥大捷——"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相似文献   

10.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3.2万人,击毙其师长张灵甫,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孟良固战役大捷。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孟良固战役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取得胜利,与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指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体育之研究》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的惟一文章,也是毛泽东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署名"二十八画生".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的境界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函甫 《探索》2002,(3):15-16
通过分析毛泽东的诗词,把握毛泽东的情感境界、功利境界、历史境界、悲剧境界、变易境界等生命境界.毛泽东是一位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诗哲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笔者应邀赴台湾进行学术访问.其间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馆查阅档案7周.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许多权威的刊物、画册及展览中,都将一张毛泽东坐在躺椅上的照片,作为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代表照而广泛使用。从照片的五处特征着手考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它的拍摄地点不在西柏坡,而是陕北靖边县小河村。  相似文献   

15.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6.
《正处》作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标志性理论成果之一,阐述了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丰富的思想。毛泽东在《正处》中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构想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以及设计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等。《正处》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奠定了理论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时期(本文起点为1965年11月,下同),毛泽东共有七次离京南巡.和建国后历次南巡一样,他主要前往华北、中南和华东等地调查研究,发表谈话,指导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南巡活动,既是他直接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侧面,同时也是他批评极左思潮、指挥粉碎林彪集团、遏制"四人帮"篡权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8.
梁柱 《新视野》2007,4(1):12-15
毛泽东的执政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统筹兼顾“是一个战略方针”;以民主新路来跳出“兴勃亡忽”的周期率,保持人民政权的纯洁性;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等等,都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样相互关联的两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一生为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功绩。这主要表现在:建党前后.为党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干部,并打下了最初的干部基础;在发动和领导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培养了干部;在血雨腥风的战争洗礼中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干部;在延安革命圣地培养造就了干部;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训练和派遣了干部;在建国后,为培养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早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期就着手思考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同样,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更是不懈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问题进行了探索.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毛泽东在探索执政党的建设中出现了失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继续进行了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阐述了一系列党的建设思想.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与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正确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