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串通投标案件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与招标人或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勾结,损害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情节严重的犯罪。串通投标具有诸多特点和多种表现形式。防范和打击串通投标犯罪,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和监管,严肃查处案件,完善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2.
深圳为诚信“挥泪斩马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3日,深圳市建设局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深圳市日前查处的一起工程串通投标案件。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相互串通投标分别被罚款10万元并予以公示,1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涉案评标专家被取消专家资格并被清退出评标专家库,永不录用。据悉,这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查处工程串通投标案件;集中处理评标专家之多也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曹华 《前沿》2014,(23):82-83
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商业贿赂现象。投标人向招标人、评标委员会行贿,联合其他投标人围标、串标等违法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地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良好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了有效地遏制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现象,有必要围绕招投标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监控,本文拟从招标、投标、中标三个阶段提出各阶段的具体监管措施,为实现立体分层式的预防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办法》就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邀请招标和不招标适用的情况、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标底编制、联合体投标、投标有效期和投标保证金、串通投标行为的认定以及违法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5.
省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厅《关于对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的处理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招标投标活动逐步得到规范,招标人、投标人严格按法律法规进行招标投标。但极少数中标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擅自切割标段,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倒卖合同,坐收渔利,严重扰乱了招投标秩序,给工程质量造成了隐患,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恶劣。现对国家审  相似文献   

6.
串通投标罪的刑事立法检视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海燕 《公安研究》2008,(10):36-38
近年来,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中的串通投标犯罪呈猖獗之势,严重危害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但串通投标罪刑事立法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的力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犯罪形势发展的需要。检视现行《刑法》有关串通投标罪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出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缺陷,主要反映在犯罪的主体、犯罪手段、犯罪情节三个方面的规定局限上。根据串通投标罪的刑事立法缺陷,相应地提出扩大犯罪主体范围、扩充犯罪手段外延、明确犯罪情节与后果、提高法定刑、增设新罪名等五项完善立法建言,以期对惩治与防范串通投标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和串通投标罪的法律特征及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界定二者做了深入的研讨,其旨为刑事司法界处理此类案件时做到客观、公正,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话说串通投标罪□王荣梅甲乙丙丁四个建筑公司同时参加了某地四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了解到,鉴于工程规模,技术标准等要求较高,只有这四家公司能够竞标。于是他们私下协商,分别保证每个公司中一个工程项目,并共同抬高投标报价,以获取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和串通投标罪的法律特征及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界定二者做了深入的研讨,其旨为刑事司法界处理此类案件时做到客观、公正,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06,(20):62-63
一个人是否同时能为多人担保;郭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串通投标;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建坟墓当如何处置;此类案件应如何处置更合适;是盗窃?还是职务侵占?;该行为是否违法;  相似文献   

1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招标、拍卖、挂牌及国有、集体资产拍卖是我国在总结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和招投标实践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而串通竞买行为就是在挂牌出让等过程中竞买人相互串通竞买报价,用串通的方式对抗、减少竞争,以相对低价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最终损害出让人即国家的利益。而现行《刑法》对串通投标罪的规定,难以涵盖和规制日益翻新的危害行为。因此,有必要从遵循刑法内在规律和严密刑事法网的角度出发,对刑法条文予以创新构造,以期对打击与防范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转让中的犯罪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招投标市场已经步入法制化轨道,其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共采购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由于监管体制不配套,政出多门、暗箱操作、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要完善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体制,必须做到法制化、制度化;必须及时、准确把握我国招投标市场的现状和走向;必须严格规范、引导招投标市场的有序竞争;必须不断强化对招投标市场的依法监管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上存在着社会认知程度低、立法与社会发展脱节等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复杂多变的转型期,社会稳定性不断降低。大量的未成年人开始处于无人监护或者不合格的监护状态下,各种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保障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青少年能在安全适当的监护环境下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有关离婚财产分割中人身保险的利益分割问题,各地方法院处理不尽相同,大多数存在缺乏法律依据支撑等诸多缺陷。作者认为在处理离婚析产案件时,人身保险利益的分割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保护保险合同当事人及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警察权益受侵害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对公安机关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考验。公安机关应端正侵害警察权益案件的应对措施,在法律、管理、制度等方面维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明晰警察行为准则,完善警察权益救济措施,从而保障警察权益不受损害,提升警察执法自信。  相似文献   

16.
并非所有利益都可以得到法律当然的保护。只有利益的内容成为立法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时,其合法化才有望成为可能——即升级为法益。法益是立法的唯一指向针,只有抓住了利益价值的分辨原则,才能实现立法、司法的价值目标。法益概念及特征仍在各国法学家探讨之中。国外法益论著颇丰,而我国探讨法益者甚少。为传扬法律活动意义,明确法律活动目标,推进法益观念确立,特作此文。  相似文献   

17.
刑事法律制度缺乏对刑事被害人的充分关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未充分发挥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虽然刑事和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问题,但囿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遭受严重伤害的刑事被害人的赔偿仍存在较大困难。且在媒体报道案件的过程中,往往侧重关注犯罪人,忽略被害人,从而加大了社会大众对被害人救助的不确定性。故此,应当探索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以形成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以为将来刑事诉讼法正式确认刑事被害人的求偿权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等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成为全球的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日渐增多,遏制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对这类案件,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具有责无旁贷的职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笔者就基层检察公诉工作中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中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屡有发生。维护人民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关系到警察职业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也关系到警察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能否最大化地调动广大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通过严格立法、完善法律条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建立有效机制,让公安民警有苦有处诉,有气有处吐,消除忧虑情绪,挺直腰杆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