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促进西欧国家在尖端科技领域加强合作的“尤里卡”计划,经过西欧国家领导人七个月的酝酿与磋商,已经逐渐明朗。最近在西德汉诺威召开的“尤里卡”计划第二次部长会议,使它初步成为西欧加强科技合作的一个比较具体的计划。“尤里卡”计划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今年四月十七日政府内阁会议上宣布的。这个计划一提出,立即在西欧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政治家进行频繁接触,协调彼此对美国“星球大战”的立场,探讨西欧  相似文献   

2.
李原 《瞭望》1985,(35)
美国总统里根两年半以前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西欧盟国震动极大,它们对这项计划的重视并不亚于对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要视,有些国家甚至将这项计划看作是关系到北约的存亡和西欧在未来立国的大事。为此,许多国家正采取积极但又审慎的态度,对这项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和观察摸底,并就这个问题与美国进行磋商,力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对己有利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美国为推行其全球战略,不遗余力地推动北约东扩。目的之一,就是夺占曾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广大中、东欧地区,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轨道,使俄罗斯失去西部的战略屏障,进而威逼俄罗斯;同时把美国的势力范围从西欧扩大到中、东欧,确立它对整个欧洲的主导地位。如今,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文件已经签署,北约东扩的障碍已经扫除。然而,在美国看来,光有北约东扩还不够,于是又施出新招。上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荷兰海牙,参加纪念“马歇尔计划”50周年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倡议:西方应该制订一个“庞大的援助计划”,像当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重建那样来帮助中、东欧振兴经济。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苏联可能就裁减欧洲导弹达成协议一事,在西欧,特别是在联邦德国和法国引起了安全政策的新思考。6月19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议组建一支5000人左右的德法陆军联合旅,由德国人和法国人轮流担任指挥。第二天,法国总统密特朗立即表示同意这个建议,认为这支部队必将成为“欧洲防务的雏形”。今年9月,科尔和密特朗将就此问题进一步具体商谈。 联邦德国和法国酝酿组建联合部队是两国在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也是西欧在新形势下探索修正其安全结构的一种努力。 联邦德国和法国自1963年签订爱丽舍宫合作条约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两国的军事合作一直虚多实少,而且只是停留在军事装备的共同研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预选战渐趋明朗。今年的美国总统预选,实质上只是在在野的共和党内进行。因为执政的民主党内迄今无人向谋求连任的克林顿总统提出挑战。在俗称“超级星期二”的3月12日,共和党同时在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7个重要州举行预选,从而把共和党内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角逐推到了高潮。结果表明,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在这场“决定胜负”的争夺中一举击败对手,获得全胜。  相似文献   

6.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和以色列的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莫迪高度重视与以色列的合作,成为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在印以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相互支持下,双方军事贸易规模愈趋增大,在海军、空军、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印以安全合作的主要驱动力有两国相互借重的战略需求、打击恐怖主义及预阻极端思潮蔓延、维护印度洋权益、美国助推印以合作等。印度的“西联”外交使其对外政策更加平衡,但其与美以等国在安全领域的深度“捆绑”对中国的中东政策顺利推进提出了挑战。在强化与以色列合作基础上,印度推出了新的互联互通计划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同时印以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印度在南亚的实力地位,可能刺激印度采取更为冒险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7.
巴黎专电 在当今的空间技术领域里,群雄并起、争夺激烈。苏联、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在这场飞出地球、走向太空的角逐中都在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分别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以“阿丽亚娜”火箭为象征的西欧空间技术合作近年来发展迅猛,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和巨大潜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拉拢“新欧洲”,制约“老欧洲”离心倾向,遏制俄罗斯,加强对欧洲控制美国总统布什借出席八国峰会之机,风尘仆仆,穿梭欧洲,先后访问了捷克、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意大利,但重点在东欧,显示了“新欧洲”在美国政府外交棋盘上的分量。在波、捷,布什与两国领导人讨论的重点自然是备受争议的反导计划问题。美  相似文献   

9.
欧美围绕美国“国家导弹防御 系统”(NMD)问题的分歧愈 演愈烈。法国总统希拉克,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德国总理施罗德,外长菲舍尔,前外长根舍等一大批欧洲政要纷纷发表文章或谈话,称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没有理论依据”;美国此举将“破坏战略稳定并导致新的大规模军备竞赛”。一向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的英国此次态度也极为“暖昧”。欧洲领导人何以反对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呢? 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将导致在北约内部形成“双重安全标准”,首批受害者是北约欧洲盟国。美国宣称,它拟建立的“国家导弹…  相似文献   

10.
黄泳 《瞭望》1991,(4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在9月27日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了一项内容广泛的核裁军计划。这是美国第一次单方面采取核裁军行动。美国官员指出该计划“是针对苏联的”,但同时又称它标志着“沿袭了40多年的核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因此,该计划一出台就引起了美国国内外舆论的关注。 布什的核裁军计划涉及陆、海、空三个军种,包括战术和战略两大类核武器。在战术核武器方面,美国将从欧洲等地撤回全部核炮弹和短程陆基核导弹,连同国内的同类武器一起销毁;拆除部署在舰  相似文献   

11.
梅鸥 《瞭望》1998,(50)
回顾全球经济形势,不能不关注美国和西欧盛行的“第三条道路”热。这股浪潮中,居于潮头的扛旗人物,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何为“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亦称“中间道路”,是指美国民主党和西欧左翼政党为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新闻媒介把议论的焦点对准了克林顿总统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调解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他的名字连同难以扑灭的波黑战火,几乎天天突显于美国的新闻媒介,由克林顿政府里一位默默无闻的外交官员一跃而成为美国的“外交明星”.现年54岁的霍尔布鲁克原本是一位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今年8月,他受命担任美国总统的前南调解特使.几个月来他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巴尔于、中东和西欧地区,为波黑冲突的和平解决进行斡旋调解,成了美国国内外关注的人物.美国舆论一致认为,霍尔布鲁克目前的调解任务并不比当年足智多谋的基辛格的外交使命轻松.8月初的一个晚上,正在西欧度假的霍尔布鲁克突然接到白宫的电话,要他连夜赶回华盛顿,总统有要事相商.这位聪明过人的职业外交家立即意识到,他将面临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当时,克林顿在波黑  相似文献   

13.
施杨 《瞭望》2000,(25)
克林顿5月底至6月初出访西 欧(和俄罗斯),很可能是 他总统任期内的最后一次正式出国访问。然而,这次出访,象征性的活动比较多,实质性的内容比较少。尽管克林顿得到了一枚查理大帝勋章,欧洲十几国首脑还同他一起讨论了“第三条道路”,然而只是互相表示了团结和支持,没有解决美欧之间在贸易、安全等问题上的深刻分歧。比较稳定的关系 当今世界在大国和大国家集团之间的各种关系中,美欧(指西欧)关系应该算是比较稳定的。在最近50年内,无论是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双边关系、与欧洲联盟的关系,还是北约内与各成员国的关系,都是比…  相似文献   

14.
沈颖 《瞭望》1994,(20)
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他当年竞选总统时曾提出要在美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构想,耗资将达上千亿美元。1993年1月,他上台后不久即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美国计划在今后10至15年内建成全国性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时隔刚刚一年,“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正当美国游说团穿梭于各大洲,兜售“NMD”,连碰“软钉子”之时,欧盟和俄罗斯彼此又靠近了一步。5月中旬,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佩尔松、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一同来到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同普京总统等俄罗斯领导人举行会谈,就俄欧关系、欧洲安全、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计划等重大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6.
人多地少,没有地下资源,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 21世纪的挑战,韩国为了生存和发展,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遭受 1997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惨痛教训,制定和通过了“科技立国”的“至 2025年科技发展长期计划”。 这一计划是由韩国“总统 21世纪委员会”通过长达近 3年的研究,于去年底通过的。韩国媒体把“总统 21世纪委员会”称为“韩国的脑库”,集中了韩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专家、学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高级官员。 按照这个计划,韩国把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能源、环境等 5个领域作为 21世纪的先导科技,对这些领域…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专电 “星球大战”,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词,使人联想到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描写“外星人”入侵的科学幻想小说。但是,最近两年来,这个在美国颇为流行的名词,却包含了完全不同的涵义。 “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总统里根一九八三年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的别名,这是一项牵涉到多种尖端科技、规模庞大的计划,预计从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九年完成。里根总统要求在五年内为这项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1,(2)
●俄罗斯国家杜马各议会党团和议员团领导人2000年12月26日表示支持普京总统提出的政党法草案,并决定在2001年1月的国家杜马会议上进行审议。政党法的诞生和实施将对俄各级权力机构的选举和国家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据巴格达媒体12月27日报道,为加强伊拉克与印度在经济、技术、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两国政府签订了一项“石油换小麦”长期协议。●伊朗总统哈塔米12月27日同来访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举行会议,双方表示要加强军事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加纳最大的反对党新爱国党总统候选…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从一九八六年元旦起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国。至此,共同体成员国从十国增至十二国。西欧政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共同体再次扩大是战后欧洲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之一,“具有深刻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共同体发展一体化事业和欧洲合作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通信产业被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准备了一项题为“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计划。计划草案中提出的6项建议中第一项就是发展21世纪基础设施。这将扩展美国现有的高速通信网络,从而使企业同学校、政府实验室和其他科技部门联系在一起。美国两届政府都认为高速通信网络是未来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