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实信用 ,既是一种道德准则 ,又是民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二十世纪以来 ,“诚实信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确立为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 ,学者尊之为“帝王条款”。我国《民法通则》也明确规定“诚实信用”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道德原则的法律化 ,既是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 ,又对市场关系参加者和管理者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由于行使的是公共权力 ,从理论上讲 ,政府可以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变更权力行使的内容、方向和力度 ,单方面调整和改变甚至废除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关系 ,因而不适用信用原…  相似文献   

2.
论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行政论坛》2002,(6):43-44
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有君临全部民法领域的效力重要性,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道德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 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原本只作用于民事实体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正式以诉讼法原则的形式确立于民事司法领域。入法后的诚实信用原则得到广泛关注,但焦点多集中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具体适用上,而有关该原则对法院的影响却缺乏系统性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范围进行界定,在肯定诚实信用原则同样适用于法官的前提下,进而从实践的角度对诚实信用原则之于法官的具体适用及适用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一、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之立足点和必要性(一 )市场经济平等性是立法的立足点市场经济是平等经济 ,市场主体之间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也只有市场主体享有平等地位 ,市场经济之正常、自由秩序才得以维持 ,其公开、公正、公平之本质特征才得以体现。民商法作为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独执牛耳的大法 ,对市场主体之平等地位严加保护 ,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往来均须遵守公平、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等原则进行。然而自 19世纪末以来 ,作为自由竞争之必然结果即大企业纷纷涌现 ,打破了市场主体之间力量均衡 ,从而为大企业在“公…  相似文献   

5.
关于税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君 《理论探索》2008,(1):143-145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贯通私法和公法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税法法律关系.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意味着对纳税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其理论根据是法律的安定性,纳税人正是经此等信赖进行其经济活动的规划.将诚实信用原则定位为税收公平原则之一,对于限制征税权力的滥用、保障纳税人权益、实现税收的实质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丰 《行政论坛》2008,(2):55-57
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基础有:诚实信用原则;法的安定性;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和确定力.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应用表现为:立法中的应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司法中的应用和守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晋商诚实信用法律文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在兴起和发展中形成的诚实信用等法律文化特点是建立在“人身法”文化和农业文化基础上的 ,与建立在“市民法”文化基础上的近现代意义的诚信原则相比较有着根本差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中 ,晋商诚实信用的法律文化精神仍然需要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主体间进行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招投标作为合同订立的一种特殊形式 ,既要遵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程序 ,也要符合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否则就要承担缔约过错责任。通过对招投标中缔约过错责任的探讨 ,提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赖保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赖保护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中的运用 ,它是防止政府失信的有力武器。确立信赖保护原则 ,可以保证市场经济有序地发展 ,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日益在劳动法领域发挥作用.其对于平台型灵活用工的特殊意义在于:灵活用工平台化需要平台的最大诚信,灵活用工平台化赋予各方更大的说明义务,平台化灵活用工对诚信履行提出更高要求.诚实信用原则在平台型灵活用工的法律适用分为"基于行为控制功能的适用""基于限缩解释功能的适用"和"基于漏洞补充功能的适用"三类.第一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