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子政务与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力从电子政务运作入手,分析了电子政务在行政权力监督中的缺陷,并对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创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庶民百姓之间的交往频繁而且复杂.在明清时期,契约文书反映了庶民百姓的双方意愿.“官有正条,民有私约”,契约文书调整着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事务.在此过程,契约文书不仅对庶民百姓产生了作用,而且对司法,甚至对帝制中国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权力界限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认为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国家权力只限于法律明确赋予的范围,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而公民权利则不同,凡法律未明文禁止的,公民都有权利行使.在立法机关的立法权同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的权力之间,凡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组织制度、国家根本经济制度政策和财政收支以及国防外交方面的内容,不宜由政府立法或决定,政府立法(法规)范围只限于授权立法和为实施法律立法以及有关纯粹行政管理事务的立法。本文还论述了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权力界限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限,  相似文献   

4.
论国家紧急权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家紧急权力是国家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之后所行使的一种不受民主宪政的分权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的一般限制的国家权力,其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权力集中与人权克减来达到消灭危机、恢复国家正常秩序的目的。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涉及到所有的国家机关,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三权合作,以便集中所有的国家机器来应对危机。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由于具有高度的集中性与独裁性,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以保证紧急状态的宣布不会成为独裁专制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背景下的权力结构及其变迁一直为中外学界所关注。乡绅几乎是所有相关研究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一环。本文从以往学者对乡绅的不同理解出发,揭示乡绅所具有的权力要素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探求在国家正式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逐渐弱化的前提下,乡绅之治的生成路径。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独特的国家与社会的场域中,揭示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一方面,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乡村治理中的延伸;另一方面,乡绅之治是乡村社会防御国家权力的屏障。乡绅之治以保守的姿态,而不是革命的情绪,最终向专制主义国家争得了一个相对自治的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家法族规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内容和形式均趋于成熟,并大多获得官方支持,成为古代家法族规发展的典型时期,具有代表性。本文即以明清时期家族法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家法族规与国家法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是家法族规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内容和形式均趋于成熟,并大多获官方支持,成为古代家法族规发展的典型时期,具有代表性。本文即以明清时期家族法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家法族规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履行地方立法、人事任免、决定重大事项以及监督行政和司法等方面的职责,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权力决策活动的主要任务。这种权力决策活动和地方党委的政治决策、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共同构成了地方的领导决策体系。研究探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决策活动,对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好地行使各项职权,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邓传明“依法治国”是中共中央不久前提出的治国方略,并已为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肯定,成为我国广大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  相似文献   

10.
11.
曾胜男 《法制与社会》2011,(32):16-18,40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着眼于公民权利的保障,首先给出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理论模式;然后将其应用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试分析当前我国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法,力图矫正已被扭曲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搞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工作,除了提高对监督权的性质、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克服影响监督职能发挥的一些障碍以外,还必须加强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主体、对象、内容和原则的研究。关于谁来行使监督权,即监督主体的问题,在实践中是一个并不十分明确而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陶玉霞 《行政与法》2010,(12):19-21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运行。因此,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约是基础,监督是手段,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定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对社会的控制和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很重视这一问题,为政清廉,人民称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权力良性运行和社会安定团结,加快了廉政建设的步伐,继决定从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做起,在近期内认真做好清理整顿公司、坚决制止高干子女经商等七件事之后,两院发布公告敦促经济犯罪分子限期投案自首,这对惩治腐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读者与通俗小说评点的关系相当密切。读者尤其是下层民众读者的介入推动了明清通俗小说评点的普及;在小说作者与读者之间,评点起到重要的沟通作用,为读者揭示了小说的创作主旨、人物塑造特点及小说文法;明清通俗小说评点中出现的假托风气也与读者关系紧密。可以说,读者是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评点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宪法有两个基本功能,即规定并保障公民权利,授予并控制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宪法的精髓,宪法的实现,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权力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权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法法权的一部分。经济权力分为国家经济权力和社会成员的经济权力,本文仅对国家经济权力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具有区别于政治权力、社会权力的重要特点——经济性、政策性,论述了经济权力、经济及政策的互动性。希望为经济权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19.
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当代中国,正确认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都是社会物质财富直接或间接的转化形式,都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表现,完全是同质的东西。但在现实性上,它们又分别代表着构成社会整体利益的两个不同部分,因而具有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外化形式和角色功能。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作者运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相互关系中的一些主要方面作了初步考察,并相应地提出了十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4,(14):45-46
一代王朝依靠海商打败荷兰强盗所谓“大明王朝”终于被人民唾弃了。内地流民起义,沿海武装走私,人们自己救自己。17世纪中叶,朝廷不要海权,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海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