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甘克明 《人民公安》2012,(23):63-63
我庆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田园。我在这块田园里,精心播种,辛勤耕耘,幸福收获。如果说,凡好读书的人都有一套自己偏爱的书籍,那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的书籍是我从警以来收集并珍藏的《人民公安》杂志;如果说,凡学写作的人都有一位自己敬慕的恩师,  相似文献   

2.
感动     
信不信由你,两年前的我是很不喜欢与警察打交道的,甚至一提“警察”两字我就烦,这倒不是我犯了什么错误而害怕警察,那是因为警察曾经给我的印象太糟了。今天我写这篇稿子的目的,就是想借《警察天地》杂志的一角说说自己对警察的褒贬,也许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读者参与     
近来,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对本刊发表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感受、体会和建设性的意见。现综合如下: 贵州省贵阳市野鸭圹武警一支队管浩同志来信说:“武警贵州总队历来把《警察天地》的订阅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警察天地》是部队进行法制教育的活教材,官兵们普遍认为《警察天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读者参与     
本刊自发出征询意见信以来,蒙广大读者与有关人士厚爱,纷纷来信来电,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和希望。江西省进贤县罗溪乡人民政府孔茶风来信说: “记得第一次看到《警察天地》时,我就被它吸引了,继续看下去,真是引人入胜。”厦门市高崎大桥武警战士林海舟来信说:“平时除了训练、学习和执勤外,我就喜欢看《警察天地》,只要刊物一到,战友们都抢着先睹为快。”广东东莞市横沥镇新四管理区周建忠来信说:“本人与贵刊已有四年的情谊了,我从中受益匪浅。另外,提点意见,广东东莞这一带很难见到贵刊,希望在这里设立发行点。江苏省常州纺织工业学校吴文霞来信说:“我是第一次订阅《警察天地》,因为我对人民  相似文献   

5.
警察难当     
百姓常说世上三百六十行,我觉得在林林总总的社会职业中,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有警察那么多的委屈和烦恼。我认识几位警察,从长期的接触中,发现他们肚子里有许多的苦水和辛酸。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想借《警察天地》一角为这些警察诉说。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都市女孩,爱好广泛,平时喜欢逛书店买些书或杂志。前不久,我偶尔看到了《警察天地》杂志,谁知一看就不忍释手,并介绍给好友一起阅读、讨论,我们从中受益无穷。《警察天地》已成了我的益友。 我看到的是2001年第六期和第七期《警察天地》,其中有很多好栏目,比如:“警官心语”、“社会广角”、“观察与思考”等等,这些栏目里的文章通俗易懂,而且文中的插图、版面都很精美。“警界网吧”栏目的内容虽然不错,但是我以为若把版面设计成类似网页的形式就更好了;而“热线传递”栏目若加  相似文献   

7.
编辑先生: 我是一位侨眷,最近听女儿说政府正在发放《华侨港澳同胞眷属证》。以前我多次往返印度尼西亚都未曾用过此证,现在政府突然要发放《华侨港澳同胞眷属证》,请问不用这个证是否对今后我出国有影响? 成都市武侯区 方惠 方惠读者: 自四川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发放《华侨港澳同胞眷属证》(以下简称《眷属证》)以来,不少归侨、侨眷都来信询问与你类似的问题。这里我告诉你,办这个证有许多好处:  相似文献   

8.
有位酷爱文学的朋友告诉我,在当今林林总总的书报期刊中,惟他情有独钟的是《警察天地》。 这不是一种刻意推崇。 《警察天地》自1989年3月创刊以来,踩着改革的鼓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案释法、以法育人,扬警察雄风,树天地正气,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沟通警民关系的桥梁和向群众宣讲法律的阵地。它像战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将江西省公安战线无数默默奉献的英雄推上了前台,使之成为催人奋进的火炬;它如  相似文献   

9.
读者参与     
近来,广大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对本刊提出了许多热情洋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现将部分摘要刊登如下: 江西九江床单厂干志勇同志来信说:“我是《警察天地》的热心读者,这本杂志总的印象给我的感觉是满意的,内容朴实,符合实际,可读性较强,它不仅寓教于乐,还可以使我们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江西桑海企业集团秦宝明同志来信说:“我读了《警察天地》后,从中受益很深,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人民警察的了解和敬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迄今为止 ,除了寿终正寝 ,几乎所有的非正常死亡都是不可预知的 ,但死刑是一个例外。狱。但只要是人 ,只要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躯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他们的亲人 ,在即将死亡之时 ,都会有对生他们只是在法律的规则下殊途中归在某一个临界点上。如果说真的有阴阳两界 ,那么在阳间 ,今生今世 ,人都有 ,别叫。”警察告诉我 ,他叫乔四旗 ,抢劫杀人。这时听见有还有一个死刑犯 ,我一进来就注意到了 ,正在不停地写什么。我正要走过去 ,已经有警察把他写的字条递给了我。我一看 ,全是打油诗 ,其中一首是 :茫茫人海缘相牵 ,聚聚散散生情缘 ,缘断情…  相似文献   

11.
新年诱人,旧岁难忘。 回眸一瞥,感慨万千。 好多人说:啊?2001年都还没说顺口,怎么就要叫2002年了?陆陆续续的就收到许多的明信片,千奇百怪的祝福来了。 一抬脚就是两个年头,好在我们都在尽心尽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也就不管时间如何地走得快,只要我们成熟了,只要《警察天地》成熟了,就是我们的最大追求。我们追求那种你熟悉、亲切、热爱但总也找不到的那  相似文献   

12.
无奈的尴尬     
读罢第七期《警察天地》“民警缘何开‘摩的’”一文,感慨万千。杨增社的境遇是尴尬的:他是人民警察,却从事着第二职业——开“摩的”;杨增社可以正大光明地徒手搏击持刀歹徒,但却要偷偷摸摸地挣钱为妻治病。 在公与私面前,民警经常遭遇无奈的尴尬。 我结识一位“110”民警,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处警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说是被人抢了钱包,叫他赶快去。他说:“我没空,你拨打‘110’吧!”事后,妻子怨恨地说:“你帮别人就那么  相似文献   

13.
作为警察,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与《警察天地》情结难解,每期必读,每读存憾…… 当翻阅《警察天地》2001年第六期时,倏然感到浓郁的油墨芬芳中,透出了一股清风。刊物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遵循市场的经济运作法  相似文献   

14.
付静 《人民公安》2021,(5):20-21
这是一封警察父亲写给警察儿子的家书。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是在紧张工作后的休憩中,或许是在赶赴工作岗位的路上。作为你的父亲,我为我们家庭有你传承我和父辈的事业感到骄傲。受我和你爷爷的影响,你成了一名人民警察。你也许曾为此深深地思考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我们祖孙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公安工作的道路?你也问过我和爷爷,当警察这么辛苦,这么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15.
余英时在香港新亚书院时曾是钱穆的弟子,有《一生为故国招魂》之文纪念恩师。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一直践行招魂之理念。《魔山》的作者托马斯·曼曾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余英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31)
正这期杂志出版后,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种提升幸福感的好方法:快去和你的朋友们一起做个"五年总结"吧!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呢?一方面,我"掌握"了理论基础。在采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畅销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作者彭凯平教授时,他告诉我,要与人交往、与人交流,一定要有朋友,一定要多与人在一起,一定要弘扬我们人类的沟通的天性,这些都是能  相似文献   

17.
在两年前我就认识了《警察天地》,当时我觉得这是公安期刊,没什么好看的。自从去年6月份我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总在家里闲着没事,就顺便翻了翻《警察天地》,不料把我吸引住了。老实说,杂志封面和地方上的杂志相比不怎么抢眼,可仔细拜读里面的文章,却生动感人,多看不厌。打这以后,我与《警察天  相似文献   

18.
吴钧尧 《台声》2013,(4):66-66
去年十二月,参加《台声》杂志三十周年庆,许多前辈、文友特地跟我致意,“读了你那么多文章,终于见到本人了”。《台声》的读者群广,还有学生表示,《台声》是伴着她长大的。想来,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至少有一本读物,在成长时,与她产生了私密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正>初次见你,是二十多年前。和《中国人大》、《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等刊物一起,你——《人大建设》是那么不起眼,就像一群华丽、时髦的美女旁站了一个土气、朴实的村姑。当初我,也许还有不少人,对你是冷落的、不放在心上的。但是,朴素的外表挡不住你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慢慢地,大家对你喜爱起来、欣赏起来。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也成了你的铁杆"粉丝"。当你应该来而未来时,我会坐卧不安;当来而未见时,我会莫名地失落。  相似文献   

20.
《人在旅途》栏目本期推出《琥珀中的生命》,作者於悦现供职于北京某影视公司影视部。在影视圈中,她从跑龙套到任女主角,再到做制片人。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她告诉大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帆风顺的,跌了一小跤要马上爬起来。给你机会的人是老师,给你磨难的人也是老师,教会你生活的许多事情都是在经历了磨难之后才能辉煌地走来的。” 《人在旅途》栏目主要由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细说人生的酸甜苦辣。客观地记录自己,真实地剖析自己,是本栏目的要求。热情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附近期生活照片若干。 下期将推出《我以法为天》,作者刘道忠是位被乡邻称为“咱庄户人的土律师”的农民,他将给我们讲述他为乡邻们赢下的不少本不该输掉的官司的曲折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