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松 《台声》2004,(7):12-15
美国小布什新政府上任以后, 反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由于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台湾独立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这也就意味着大陆基本上暂时不需要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未来的几年内,台湾问题的重心将会转移到政治和经济上。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两岸间的政治和经济互动将会决定两岸关系长远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7)
<正>摘编自8月15日台湾《经济日报》8月15日,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亚洲"四小龙"是一个上世纪的名词与概念,好长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愈来愈少被人提到了,但台湾、韩国、香港与新加坡在发展环境与形势上,还是有着许多类似的问题与挑战,仍然有必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观察分析。先从韩国最近的一个事情谈起。韩国教育部宣布,从2019年开始,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与释义。韩国自古以来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台湾、韩国的发展过程作个比较研究.首先就尚未充分探讨的问题,即台湾与韩国的初期发展条件和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加以分析,然后,总结一下台湾、韩国的随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及其承担风险方面的做法.其次,从政治方面、社会因素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媒体报导,台湾领导人上台以后的经济形势看好,预估“今年经济成长可达6.73%”(1),比去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人们希望它成为现实。可是,人们也注意到,台湾当局在近几个月来,也碰到了许多棘手问题,除两岸关系和岛内的政治、社会问题外,仅需要解决的财经问题也是成筐成堆的。  相似文献   

7.
台湾青年政治观的嬗变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二十年来,台湾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变迁,经济上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商社会;政治上,随着“宪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本土化、多元化发展,政治格局由权威主义的一党专政演变为多党政治纷争,台湾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的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过去政治高压时期,台湾青年人基本扮演着“政治局外人”角色,对政治讳莫如深,生怕沾上“政治”问题而给自己生活带来纷扰。8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在《台湾青年的十年变化》的报告中曾指出:学生参与政治的有限性及对报刊上政治新闻的漠不关心表明,只有极少数青年是政治动物。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政治转型的加速、“政治解禁”和多党纷争局面的出现,客观上打破了禁锢的政治环境。然而,台湾青年并未形成独立、完全的政治人格,“政治边际人”的色彩仍然浓厚,政治人格特征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从《东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开始,笔者就一直很关心日本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问题在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很严重,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这个问题,但可以想象的是,这个问题迟早在中国大陆也会发生,这是没有内需,经济只能依靠出口国家的宿命,只是迟早罢了。  相似文献   

9.
钟台升 《台声》2006,(1):26-27
台湾与韩国均属亚洲四小龙,过去长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表现优异,为四小龙之首。但政党轮替后,执政当局只会选举,不会治台,5年来经济一蹶不振,不论经济成长率、出口增加率与出口金额,均已沦为四小龙之末。惟独每人台湾生产毛额(GDP)还高于韩国而沾沾自喜。可是2005年初韩国发表按联合国国民所得新制计算的2004年每人GDP金额,竟然超过台湾,引起当局的高度关注。经主计部门也将台湾的民众所得统计改按新制计算,去年台湾每人GDP再度超过韩国,让执政高层聊可自慰。但这一局面恐怕无法维持,2005年即将真正被打破;2005年韩国的每人GDP超过台湾,将…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海峡两岸关 系近年来的发展特点 是政治上渐行渐远,经济上渐行渐近,或概括为“民间热、官方冷”、“经济热、政治冷”。这种现象的确存在。 例如,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就已达1至2个百分点,2001年以后大陆更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台湾的社会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当前台湾社会阶层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结构化"特征最为明显,"中产化"特征并未改变,"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尚未发展到"断裂化"的程度。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恶化,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以及政治上的蓝绿恶斗,都是影响到台湾社会关系复杂化的主要因素。而社会阶层关系会对台湾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选举政治生态和政党的政策走向、民众的政治意识、政治倾向和政治参与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顽固坚持分裂祖国的立场,加紧与外国反华势力相互勾结,制造“两个中国”,岛内“台独”势力也日趋猖獗,分裂活动甚嚣尘上。这不仅使两岸关系出现严重挫折和倒退,也直接危及台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伤害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大致可归纳为:经济上繁荣富强,政治上当家作主,以及社会安定,社会风气良好等。而所有这一切,台湾民众都不可能在“台湾独立”中得到。 台湾几十年来在经济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台湾毕竟地窄人稠,资源不足,缺乏发展空间。台湾是依靠加工出口来发展经济的。当今随着西方地区保护主义的抬头,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为削弱。而随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商人纷纷进军有着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祖国大陆。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  相似文献   

13.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重要的发展经验是,当今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要持续增长都必须有一个开放经济,而贸易自由化是开放经济的基本条件。我认为,先建立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区,可以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中国面向全球市场提供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试析台湾“经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制约两岸统一有诸多因素,但带有关键性的因素,是台湾方面所宣扬的“台湾优势论”,包括“经济优势”论和“政治优势”论。这里单就“经济优势论”作一考评。 经济上总体优势不在台湾而在大陆 两岸经济相比,除人口、面积外,祖国大陆在自然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广阔等方面比台  相似文献   

15.
台湾经济边缘化问题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谈论台湾经济最热门的话题是台湾经济的边缘化问题,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讨论台湾经济空心化或产业空洞化后的又一个热点问题。日前,韩国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再度引发关于台湾经济边缘化问题的讨论。然而,何谓经济的边缘化?台湾经济边缘化有何表现?什么原因造成台湾经济的边缘化?边缘化是否意味着台湾经济的衰落?台湾能不能扭转边缘化趋势,再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辉煌?对这些问题却未有明确,完整的讨论。这里虽不可能就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却可谈谈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与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对于大陆和台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大陆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战略部署。台湾虽然经济表现微弱,政局变化不断,但在利用紧邻大陆的优势下,在发展两岸关系,提振经济上也取得了诸多进展。  相似文献   

17.
辛旗 《两岸关系》2011,(5):11-13
回顾辛亥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过程,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无论从地缘上、血缘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两岸都是基于中华民族这个基本认同的命运共同体。一旦民族认同出现偏差,台湾主体意识走向极端的政治化,变成"台独"意识,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面临非常大的变数,会造成中国大陆民族主义偏激地对待台湾少数的偏差的认同,变成十三亿...  相似文献   

18.
洪文 《两岸关系》2002,(4):28-29
台湾的政治人物有一项共性,就是一年365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在报纸杂志上见到他们的名字。给人的感觉是,这些政治人物似乎每天都在工作,每个人都好像工作狂一般,他们的生活除了政治,还是政治。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2)
<正>当代台湾青年成长的30多年,岛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深刻地影响到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心理。相较于年长群体,尤其是外省第一代而言,台湾年轻人在大陆缺乏亲缘联系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陆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对中国的认同"先天不足"。岛内的政治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充斥分离主义元素,则是造成台湾青年中国认同薄弱的主因。在政治方面,"台独"势力30年来不遗余力地从事分裂活动,使"台湾主体意识"的影响不断扩大。"台湾主  相似文献   

20.
如今台湾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急速的变化。从经济方面看,1980年代后半期,包括新台币在内的东亚各种通货大幅度升值,因此造成台湾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至今仍在继续之中。几乎在同一时期里,台湾在政治方面也开始从权威主义体制向民主政治方向转移,逐步进入最后的阶段。尽管台湾岛内这种经济与政治的变化,以及受到其相互作用的波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经济活动与当局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本文想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