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寄台湾     
站在祖国雄鸡形的版图前,看着黄色山脉、绿色平原、蓝色海洋,我看到了蔚蓝色的海洋拥着一块小小的陆地———台湾。一颗东方的明珠,嵌在碧波万顷的东海,海风轻拂这个沧桑的游子,傍着母亲的身躯却成了一个异乡的孩子。台湾,炎黄子孙梦魂萦绕的台湾,饱经沧桑,历尽艰辛。要早日回归大陆的怀抱,必须坚定一个不屈的信念: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看到宝岛的不幸,听到风中作响的哀鸣,我读懂了离别的辛酸,理解了团圆的幸福。“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台湾构筑归家的桥梁。我仿佛看到了台湾像一个东方姑娘,轻轻梳理如瀑的长发,浣洗昨日的衣…  相似文献   

2.
孔子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确为至理。为着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早日实现统一,我同席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台湾学者成了忘年好友。每年,我们都在祖国各地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欢聚,围绕着同一个议题,或热烈地争论,或倾心地交谈,或深沉地思考,或开怀地大笑,却毫不留意彼此的籍贯与年龄,而是亲切地互以兄弟相称,毫无客套。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强烈感受:彼此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在席瑜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6)
<正>台湾中部美术协会荣誉理事长台湾版画学会顾问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倪朝龙,台湾美术馆咨询委员、"国父纪念馆"咨询委员、台湾勤益科技大学艺术鉴赏兼任教授、台中市文化艺术发展审议委员、台中市美术教育学会荣誉理事长、台湾中部美术协会荣誉理事长、台湾版画学会顾问、台湾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衷于艺术创作、毕生投身于教育  相似文献   

4.
朱元鼎是我国著名鱼类学家。他毕生从事鱼类学特别是海洋鱼类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一些著作已被国外译成英文出版。为表彰他在鱼类研究方面取得成就,国外学者常以他的姓氏为鱼类命名。朱元鼎(1896-1986),浙江鄞州人。192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5年赴美国入康奈尔研究院,翌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32年再次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深造,一年半就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旧中国、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圣约翰大学生物系主任、研究院院长、理学院院长、代理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从1952年起,历任上海水产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水产学…  相似文献   

5.
魂牵桑梓 梦萦海峡──遥寄台湾辉县同乡会秦建东谨以此文献给海峡彼岸的乡亲──题记辉县位于绵亘千里,高耸天际的大行山东麓,三分平原,七分山区丘陵,一年四季分明,灵岳秀水既见,荒山瘠土且存,远古即为共工民族聚居,殷商系内地,自古是豫北通往晋东南要道。境内...  相似文献   

6.
“他爱诗如命,对推动诗运,更是不遗余力。在他主持《葡萄园》诗刊编务期间,曾大量刊登年轻诗人的作品,对提携后起之秀,付出过很多的心血。目前,台湾不少中青年诗人,都曾受过葡萄园的帮助。”——这一段话,是台湾《秋水》诗刊主编、女诗人涂静怡对著名老诗人、台湾诗歌艺术学会理事长、《葡萄园》诗刊社长文晓村由衷赞美之辞。事实上,文晓村不仅是台湾诗坛上一个成就斐然、十分爱护和提携新人的诗人,一个始终主张“国粹”——即中国诗歌要有中国特色的诗评家,更是一个推动诗运、弘扬诗教的歌手。  相似文献   

7.
刘建林 《台声》2013,(8):60-61
在台湾历史上,有一位诗人,用笔时时捕捉着他所生活时代的脉搏,诗风深沉凝重,质朴情深,充满了家国沧桑之感,以迎寄情、以情寓意,诗集犹如史书。  相似文献   

8.
赖声川,曾创造美国伯克莱大学最好成绩的戏剧研究博士,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他开创的戏剧即兴创作方式被喜欢戏剧的人们广为传诵,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使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他的《暗恋桃花源》使无数青年男女为之痴迷。赖声川说,他的作品90%靠票房。而一位熟悉他作品的人则说,很多人看赖声川作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赖声川”三个字。  相似文献   

9.
1946年6月23日,上海10万群众举行反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集会和示威,并推举了马叙伦等10余人为“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去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代表中有位浙江籍爱国工商业家包达三,在离沪前夕,曾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警告和恫吓。可他表示,“为和平而奔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在傍晚火车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代表们惨遭国民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0,(4)
正临朐县老龙湾风景区内有一明代建筑,名曰江南亭。虽名为亭,但实际是一栋有墙的单体屋舍。此亭位于熏冶水(即老龙湾)之南,濯马潭之北,是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之别墅。江南亭的主人——冯惟敏曾担任直隶涞水知县、镇江府学教授、保定府通判等职,后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弃官归隐故里。清光绪《临朐县志》记载:自免归,结庐熏冶水上,名其  相似文献   

11.
1946年6月23日,上海10万群众举行反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集会和示威,并推举了马叙伦等10余人为"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去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代表中有位浙江籍爱国工商业家包达三,在离沪前夕,曾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警告和恫吓.可他表示,"为和平而奔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在傍晚火车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代表们惨遭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长达5小时,马叙伦、阎宝航、包达三等多人受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在这场斗争中,包达三进一步看清了国民政府的假和平真面目.为了支持民主运动,他断然卖地,从中拿出200两黄金兑换成1万美金,充作开展爱国民主活动经费.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台湾研究集刊》原常务副主编李祖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9日在厦门逝世。李祖基,男,福建省莆田市人,1952年出生,1964年考入莆田县第一中学初中部,1966年“文革”开始后,辍学回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2年1月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地方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碧笙教授专攻台湾史。1984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生前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集刊》编委、常务副主编等职务。  相似文献   

13.
饶秀峰 《台声》2011,(3):57-57
今年春节期间,我又一次收到吕传胜(吕秀莲胞兄)先生从宝岛台湾寄来的贺年卡,不由想起与吕先生相识、相知18年的往事,他6次率领宗亲回祖籍地福建省南靖县寻根谒祖的感人事迹立时再现眼前。  相似文献   

14.
孙建江 《两岸关系》2001,(12):52-53
管家琪——光是名字就充满了别致的幽默。有评论说,管家琪的体内有一种叫做“好玩”的基因,不管多平凡的事物,只要一通过她的心,她的眼,她的说故事技巧,一切都变得好玩起来。不少读者都是在突然间被管家琪的作品逗得忽而会心地微笑、忽而忍不住哈哈大笑的。 这个台湾目前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大陆文友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5.
高伟 《两岸关系》2006,(6):51-52
2006年4月29日至5月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化宣传部.中国文化书院共同举办的台湾著名画家黄磊生60年绘画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史茂林、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大为.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汤一介以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常连、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原商业部部长胡平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彩。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前所长、著名台湾问题专家范希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 年10 月31 日在福州逝世。     范希周教授是福建省寿宁县人,1950 年 1 月23 日出生。1984 年从厦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7 年 3 月起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范希周教授还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务。     范…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4)
正6月24日至28日,应台湾佛光山全球义工总会会长慧屏法师盛情邀请,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非遗"传承人、"汉字拼写技术"研发人、书法家庹纯双一行与台湾佛光山"人间佛教"进行了友好访问,双方就书法艺术、书法匾额、书法教育活动等进行了深度交流,访问活动获得圆满成功。27日21时,慧屏  相似文献   

18.
姚振清  仇秀莉  刘彦平 《台声》2004,(11):52-54
金 秋平遥,艳阳高照。“2004’ 第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自9月 16 日在山西古城平遥开展以来,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摄影家与摄影爱好者们的目光。大展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最让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大展首次引进的策展人制度,“策展”这个名词成为本届摄影大展的最大亮点。在平遥丽泽苑国际酒店举办的“在此会面:策展人摄影集点评”活动,场面热烈,成为摄影人交流切磋的乐园。这项活动由国际著名策展人、台湾视丘摄影艺术学院院长吴嘉宝先生担任主持人,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休息期间,吴先生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让策展制度在大陆…  相似文献   

19.
朱建华 《台声》2000,(2):34-35
笔者与刘国松教授也可谓是老朋友了。1986年,笔者曾陪同刘国松、姚庆章等海外著名台湾艺术家赴敦煌、新疆等地参观考察,时至今日,刘先生回忆起当年考察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给艺术家们留下心灵的震撼。近年刘先生创作的大量系列作品:《丝绸之旅日志》、《丝绸之路纪游》、《塔里木河之旅》《月牙泉》、《北疆玉宇组曲》等即是对当年考察时最好的写照。1999年11月,迎澳门回归前夕,在一次海内外华人书画家庆回归、迎千禧共创巨幅长卷的活动中笔者与刘先生又一次相聚。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刘先生是在…  相似文献   

20.
桑志权 《台声》2013,(4):93-93
外公安详地走完了87年的人生之路。当我怀着对外公的无限思念首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我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