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国有企业变革动力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形势下,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事关企业改革方向的正确与否,并最终决定企业改革的成败和企业发展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论文回顾了我国电网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历程与现状,剖析了电网企业产权改革的特殊性和主要难点,从理论角度与现实发展角度论证了电网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0,(4):44-44
厉以宁教授说企业改革要破除六大思想障碍:第一,认为管理比改革重要,只要搞好了管理,改革不妨慢慢来。管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但改革是前提,改革是当务之急,管理代替不了改革,改革才能使企业管理得更好。第二,不到危机时刻不想改革,只要日子还能混得下去,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改革。第三,认为国家控股的比例越大越好,减持国有股等于削弱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4.
国敬伟 《学理论》2009,(2):124-125
在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员增效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在企业改革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改革成功的关键,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2,(6):8-9
“今年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特别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和价格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纠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德国政府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对国有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因其力度大、成效显著而令世人瞩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政府希望通过对国企的改革摆脱因维持大量低效或无效的国企而使财政陷入困境的状况。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后的德国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垄断所有制为主;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为主;生产资金以银行借贷为主;经营决策由企业自己作主且职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政府分级所有;政府分类管理;政府参与控股;大胆运用托管经营方式;职工参与管理;建立监督体系。深入探讨和研究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对正处在加入WTO后新形势下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军 《学理论》2008,(11):33-34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改革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内部的思想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新时期如何结合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发展和企业改革步伐,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涵,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本人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其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0)
新形势下,国有电力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转型,基层供电企业更应紧扣时代脉搏,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充分发挥供电企业党组织在工作中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阐述了在新形势下一个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县级供电企业如何通过加强自身党建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有效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正确处理改革与管理的辩证关系.管理是改革的基础,改革是管理深化的必经之路.改革是管理的创新,管理实践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把握市场脉搏、适应消费需求、调整自身结构、创新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粮食企业增强活力、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的唯一选择。由于客观的原因,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从90年代初才正式启动,比其他流通领域的改革整整滞后了十年。现行体制的现状和急切要求改革的企业实际迫使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动大手术进行脱胎换骨的调整。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指导具体的实践才能使粮食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壮大积蓄足够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当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步入了攻坚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理顺企业产权,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不仅是构建企业优质人才库的前提条件,更是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制度保障。从员工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双维度视角,着重考察了企业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并据此为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与经验支持。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创新力与制度执行力,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要建构完善的企业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要严格执行伯特绩效管理三要务,强化对具有创新精神年轻员工的作风激励、水平激励与情感激励,并实现自我激励、他人激励与互相激励三种方式的融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当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步入了攻坚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核心就是理顺企业产权,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不仅是构建企业优质人才库的前提条件,更是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制度保障。从员工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双维度视角,着重考察了企业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并据此为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一些理论指导与经验支持。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创新力与制度执行力,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要建构完善的企业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要严格执行伯特绩效管理三要务,强化对具有创新精神年轻员工的作风激励、水平激励与情感激励,并实现自我激励、他人激励与互相激励三种方式的融通。  相似文献   

13.
为保持改革成果的延续与发展,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把支持改革成果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孟茜  陈翔 《学理论》2010,(27):86-89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值税改革的背景以及增值税的相关知识,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负、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经营业绩的影响,再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0个制造类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借助统计检验,对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当前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个阶段。这种单一的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也有很大局限性。为此,中央又提出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以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新思路。本着重对“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改革方针的涵义作了论述,并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需要坚持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佳,使得我国整个国民经济难以真正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其途径在于要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以使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要加强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的类型、性质、运作现状、财政拨款形式以及发展趋势各不相同,因此,改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据笔者调查调研,可以归纳为12种改革形式,这些改革形式,一方面各自有适用的单位、范围和一定条件,另一方面又是互相渗透、互相兼容的。因此,具体事业单位改革形式的选择,要因单位而异.因职能而异,从众多的改革形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卓有成效地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我国企业的改革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对纺织行业来说,也面临着与其它行业相同的问题:改革、发展。本文将就牡丹江市纺织系统的改革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些探讨。 一、企业概况及改革情况 牡丹江市纺织系统现有企业21户,其中,大中型企业5户,小型企业16户。占地面积878171.6平方米,建筑面积99030.9平方米,设备5902台套,固定资产净值33834.6万元。现有职112140人,离退休人员 2648人。主要产品有毛条、拉舍尔毯、丝绒毯。合纤布、天鹅绒、床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已进入深化转型的攻坚阶段.在这关键时刻,各类矛盾交叉,多种问题显现,国有企业工会正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工会组织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国有企业工...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历来是人们关切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把政治改革提到很高的议程。当时的政治改革有两个重要点,一是要以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二是要以政治改革来保证改革成果,这里的政治改革指的是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