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演进的最新成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及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功能、特征等理论的系统阐述和理论概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分析文化演进过程,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南方讲话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邓小平南方谈话,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借鉴和汲取;既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的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正面回答和系统解读。邓小平南方谈话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化和提升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南方谈话,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制度建设理论以制度改革为核心 ,其基本内容包括制度生成论、制度转轨论、制度创新论和制度体系论等几大部分。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与他的社会主义观紧密相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制度层面到制度——体制层面再到本质—规律层面的发展。其中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及制度与人的关系辩证法是其理论所蕴含的最具哲学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创新,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并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同以往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与探讨相比,邓小平在以下五个重要方面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突出贡献在于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根本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规律理论探索成果的继承、创新;正确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根本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适度发展”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适度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保持稳定、把握机遇、坚持“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深化改革相统一的辩证思想,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一般规律,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张景成王玉芬陈安俊邓小平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在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有着重大发展和创新。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取得的伟大成果。其中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等,是这一理论中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义的内容,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理论科学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研读《邓小平文选》和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我认为,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怎样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并系统地论述了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和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认真学习和把握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毛日清  吴星华 《求实》2005,3(12):68-71
在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身发展规律,而且还研究他们所处时代变化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且把研究中得出的新认识丰富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实践。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发展进程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研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同时,还必须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把两个发展规律结合起来研究,是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重要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它建立在中国现实国情基础之上 ,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对于发展的内涵、本质、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新时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其时间观。邓小平的时间观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风格。抓住时间、驾驭时间、把握时间是邓小平一个重要的"时间准则",构成了其时间观的内容和核心;与时俱进、鲜明的时代性是邓小平时间观的一大本色。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时间观,深悟其强烈的时间观念,对于我们充分利用时间、运筹好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认为,政策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而实践又是向前发展的,政策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政策也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发展。另外政策发展还是政策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政策发展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政策更替、调整、完善以及政策的法律化等,这些共同形成了邓小平的政策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6.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施依法治国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不仅表现在二者在具体内涵和价值取向上的契合性,也表现在二者之间有着强大互动作用。对这种必然联系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提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的新论断,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我党新的实际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建设以及我党的理论宣传工作都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观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期盼。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选择,是对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总结。新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自觉,体现了可贵的人本精神、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和谐是我党几代领导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形成了以毛泽东的协调发展理论、邓小平的以发展促协调理论、江泽民的全面协调发展理论、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为基础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它是我党在总结执政兴国经验基础上所达到的一种认识飞跃,是社会主义和谐理论又一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