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它发轫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长和壮大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导下,它对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的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创造和积累了金融建设和对敌货币斗争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这段历史时期金融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金融事业现代化的建设,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起点,是红四军的"加油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之间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两块根据地建立的时间也几乎相同,所以,对这两块根据地进行比较研究也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苏维埃模范省”。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致力于根据地建设时解放思想、勇创新路,使各项建设事业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这样写道:“解决其他许多重要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  相似文献   

4.
郭帮 《福建党史月刊》2013,(22):30-32,3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是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区域。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延安时期,根据地掀起了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进一步结合,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仲勋是我党一位高级领导干部,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习仲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冲破“左”倾思想的重重阻力,为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颁布一系列文物保护法令,领导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创办博物馆,举办丰富多采的展览,并在战火中抢救和保护历史文物,使文物保护工作在宣传革命、教育军民、打击敌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建国后的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在总结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创建陕甘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决策;根据陕甘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根据地的政策,使得陕甘边区得以繁荣和巩固,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余(新余县、分宜县)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军事根据地,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新余的革命斗争,毛泽东、彭德怀、王震、肖克、曾山、陈正人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到新余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新余建立起县、区级中共组织17个,县、区级苏维埃政府15个,  相似文献   

10.
唐俊琼 《党史文苑》2012,(24):30-31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曾山作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在东固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江西苏区的革命发展和苏维埃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建立起来的。随着苏区土地革命的发展,其经济建设有着自己的独特形式。本文就土地革命时期闽东苏区经济建设作一粗浅的探讨。总结苏区经济建设的经验,对于我们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春光迷人。我们一行驱车追寻着革命前辈的遗迹,来到原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遗址采访。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根据地军民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卷壮丽的革命篇章。一塔卧,曾是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它位于湘西永顺县城东北39公里处,吉首至桑植的公路穿境而过。  相似文献   

13.
苏区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根据地,并在根据地上成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即苏维埃政权阶段而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了井冈山精神,开启了长征精神,并和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今天,苏区精神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4.
唐俊琼 《党史文苑》2012,(16):31-32
东固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创办贫民学校,开办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举办干部训练班,建立教导队、红军学校、无线电训班等多种形式,在苏区军民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的文化教育活动,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得到有效发展。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活动,是江西苏区文化建设的早期实践,在中央苏区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最近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党史协作会议在南靖县召开。龙溪地委党史征委会和有关县、市的党史工作者十五人出席会议。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靖、平和、漳浦三县边区的一块红色区域,在闽粤赣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沉痛的历史教训。会议就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史略》与《大事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更  相似文献   

16.
晋绥是西北战场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革命根据地,辖20余县,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余万.这块老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八路军抗战的出发点,又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绥根据地是敌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根据地之一.这两个根据地隔河相望,唇齿相依,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的道路,已经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并且以其独创性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学习和研究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正确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8.
正方志敏、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及创建的红军队伍都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坚定的信仰与忠诚是能为长征作出贡献的政治基础。一、他们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都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作出重要贡献方志敏、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创立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分别属于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一南一北。如果说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辉煌的一页,那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就是以充满血性的刚毅为这辉煌的一页拉开序幕,为长征悄然注入强大的策应与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卫东刚 《世纪桥》2014,(8):15-16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上贯彻"狡兔三窟"战略战术,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从而扭转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黔东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三种不同观点黔东革命根据地,作为一块独立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和二战时期全国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过程,并逐步趋于一致.回顾建国以来,在党的二战时期根据地史的研究中,对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归属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见诸于各种史稿、资料和研究文章,大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