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发展》2008,8(1):103-109
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背后是晋江人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1992年撤县建市为标志,大体可以概括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之前的十四年,晋江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晋江实际的乡村工业化道路——晋江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它成为中国乡村经济工业化道路的四大模式(其他三个模式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之一而享誉海内外。在晋江模式下,晋江经济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晋江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以来的十五年,是晋江在解决乡村工业化问题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带动晋江模式新发展,实现了晋江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2.
遵循“两个飞跃”思想 探索农村发展道路山西省副省长王文学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的十几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  相似文献   

3.
宋言奇 《群众》2009,(11):40-41
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农村地区依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及“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这一发展道路被世人称为“苏南模式”。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南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负面影响,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式人口与工业布局,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过程,认为邓小平民族理论从50年代初奠基到党的十五大予以确认,经历了半个世纪。邓小平民族理论包括: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在民族发展问题上主张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在民族法制建设上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民族工作方法上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邓小平民族理论具有求实、全面、创新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5.
期货市场是所有金融市场中风险最大 ,最需要进行监管的市场。从期货市场发展看 ,它同监管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政府的监管 ,就没有当今世界健康的期货市场。我国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快 ,因此 ,建立适合我国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体系的目标模式应该是 :在政府集中统一监管下 ,充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的作用 ,即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监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贡献。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不同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甚至也不同于东方俄国的发展道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两次飞跃都证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发展的关键期。自由主义理论的拥护者主张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发展走西方模式道路;新左派与之针锋相对,主张真正社会主义的模式;传统派认为只有传统模式才是适应中国文明根基的正确路向;稳妥派认为首先要保持稳定,再在探索成功的基础上推广。各派争论难解。马克思、恩格斯是西方人,了解西方,他们创立了社会主义学说,制定了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原则;主张扬弃历史,把历史经验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主张将他国经验、普遍原理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行政体制发展思想能整合当前的争论,指引正确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华 《求索》2007,(3):206-2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曾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发生过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一方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主张复兴农村的“以农立国”论者,另一方是以吴景超为代表的主张繁荣都市的“以工立国”论者,除此也有人主张“第三条路”和“先农后工”,“发展农业资本主叉”。就争论的问题来看,其焦点在于是促进农业以引发工业,还是发展工业以救济农业,抑或先农后工?亦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走“农化”的道路,还是走“工化”的道路,或者走先“农化”后“工化”的道路的问题。尽管论战各方都缺乏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也没有搞清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辩证关系,但他们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因此,反思这场争论,不仅有其学术价值,也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论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古明清,石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表明,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此,本文对期货市场在宏观调控体系下的经济功能作些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一、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期货(Futures),又称期货契约(Fu-ture...  相似文献   

11.
"第三条道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冷战后两大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的终结、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各国中间阶层的扩大以及欧美各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等是其产生的诱因."第三条道路"坚持社会公正,力求建立合作包容型的社会关系;主张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主张重新定位国家,重建国家和政府;主张改革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战略意义一我国农村怎样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跨入21世纪,怎样把握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初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充实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叶昌友 《求索》2008,(11):43-45
改革开放的30年,使一个积贫积弱、贫穷落后的中国,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中国;使社会主义在理论、模式和道路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这就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大发展: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但在寻求区域发展道路上,却众说纷纭。突出代表性意见有两种:一种主张均衡发展;另一种主张非均衡发展。我们以为这两种主张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而应将适度非均衡发展作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所谓经济区域,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具备完备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经济管理地域。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一级经济区域。目前,我国实行多级宏观调控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省、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经过两个飞跃 199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发展的道路。这是小平同志深刻地揭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个飞跃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积极性,是一  相似文献   

17.
庆阳农村发展道路选择庆阳县委党校刘志学同志认为,庆阳农业的发展和改革,从长远的观点看,要实现小平同志指出的“两个飞跃”,面向市场,围绕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战略目标,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进行具有庆阳特点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实践形式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一次飞跃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飞跃是与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是推动第一次飞跃的主将,又是推动第二次飞跃的先驱者。在第二次飞跃中,他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起到了启航开道的作用。他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这些理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7,(6):23-3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期货交易行为,加强对期货交易的监督管理,维护期货市场秩序,防范风险,保护期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发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其间,前30年曾经历了大的波折,后20年则实现了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并产生了一个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当中国成功走上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总结自己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根本任务、治国方略和根本保证等重要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